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形态中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打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因而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同样是历史进步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所必需的。一、社会主义的诞生就是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代表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革命的活跃的因素,是不断进步变化的,而生产关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则是相对稳定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变革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论述中,摆在首位的是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此,科学理解和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一个基本点。一、党要成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先锋队”,首先是要科学地认识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流通交换关系、分配关系等,另一…  相似文献   

3.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但不能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理解为生产力与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运动。不能简单地从生产力是否发达、先进来判断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研究一个国家、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既要研究生产力发展状况,也要研究生产关系的调整变化。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不是生产力向前发展了,而是生产关系变得"落后"了。  相似文献   

4.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集中体现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改革发生的深刻根源.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不适应会引起改革.由于不适应的基本状况不同,会使改革的模式不同.所谓改革的异向模式,是以生产力为中轴,以改革过程中生产关系向生产力靠近、适应的不同方向来区分改革的不同内容和方式,进而把改革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凡是从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变革滞后的生产关系从而使其同生产力发生趋前性适应,这种改革模式就是趋前型改革.凡是从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变革生产关系,从而使其同生产力发生回应性适应,这种改革模式就是回应型改革.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是指衡量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先进与否或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进步与否的客观尺度.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我们必须坚持运用这把尺子来裁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生活现象.同时,必须坚持以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趋势为基础,来构造和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凡是适应的,就应当  相似文献   

7.
李冬俐 《学理论》2012,(16):42-45
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模式具有独特性,由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结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因此,它们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用既定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模式,既有对经典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坚持,也包含了根据国情探索落后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新途径。实践证明,由于新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而不是结果,生产关系大大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其结果就是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所以,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改革传统的生产力发展模式,根据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32)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之前学者主要归纳出两点原因。第一,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决定的。第二,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落后国家先取得革命胜利是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即:俄国的革命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使其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所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此之前,我们在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时,往往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混淆,认为中国共产党应该代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指  相似文献   

10.
列宁逝世后的一个很长时期,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的思想,是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不是从生产力出发去研究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性,研究采取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才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进行怎样变革才最有利于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11.
一、考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抽象的,而是相对的、具体的、历史的。可以说,效率是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效率,公平也只能是一定生产关系下的公平。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时候,人们的效率能达到当时条件下的最高点,社会公平也能达到当时较为满意或可以接受的程度。而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容时,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带有阶段性,这是我国理论界正在讨论的重大问题之一。有的同志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不发达和发达两个阶段。我认为,这样划分是不妥当的。理由如下: 一、划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都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究竟应该以何者作为划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准呢?我认为,应该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大报告纠正了过去那种单纯抓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革来发展生产力的做法,同时也不为某种学术观点所左右,认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多条渠道,要多轨齐下.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和途径,一是从满足人们对物质需要的欲望出发,教育人们认清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二是从影响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出发,要求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从整个生产过程出发,强调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重视发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力量.“报告”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和途径的论述,实际提出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而且揭示这样一个思想:推动生产力发展,不是哪个单方面起作用,而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正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又统一又斗争的矛盾运动,形成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是,有人总感到困惑,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生产力这么落后,为什么能搞社会主义?既然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阶段,为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内容、形式以及变革,并以生产关系为中介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状况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或迟或早发生变革。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要确立它的历史地位,并最终战胜旧制度,必须创造比旧制度更高的生产力,否则就不能把历史真正向前推进一步,最终会被历史所否定。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生产力才是判断历史和上层建筑的存在和变革是否合理,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所有制实现形式作为…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多年来没有认识清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的决定作用,甚至离开生产力,片面地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先进与否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夸大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种离开生产力抽象地看待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邓小平同志强调,要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认识社会主义.他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展,贫穷不是社会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要求,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核心内容。我们学习马克恩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自己的行动。如何能够克服经济建设中的脱离国情、超越国力、急于求成的老毛病,正确指导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协调发展,关健在于正确坚持生产力标准。回顾四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总的来说,我们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处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所以我国才能在旧社会遗留给我们一堆废墟上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这是任何历史唯物主义者都应该承认的客观事实。在这四十年中,每当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我们党就及时变革和调  相似文献   

18.
自近代中国现代化启动以来 ,到底应该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还是应该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一直是中国人争论不休的历史性问题。时至今日 ,仍不时听到一些不协调的噪音。实际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早已以自己富有开创性的探索实践对此作出了历史性的回答 ,而且是最终的正确的回答。一人类社会总是按照其内在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性要求不断地为自己选择和开辟发展道路的。在人类社会内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 ,不管其性质如何 ,作为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都是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微观、中观、宏观等不同层次的内容,其中最大的、最根本的要求是对生产关系,进而对上层建筑方面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分析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于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和理论宣传、继续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进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不仅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且决定生产关系的建立、巩固、调整与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由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冲破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要得以巩固、健全和发展,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