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立功制度的本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 1997年刑法典在总结 1979年刑法典成功的立法经验和此前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于第 68条、第 78条明确规定了立功制度。刑法第 68条规定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 ,查证属实的 ,或者提供重要线索 ,从而得以侦破其它案件等立功表现的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 78条规定了正在服刑中的犯罪分子的立功和重大立功表现。立功制度的确立 ,是我国修订 1979年刑法典所取得的一项巨大成就 ,也是我国刑事立法的一大变化。一、关于立功…  相似文献   

2.
立功制度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立法上的重要体现,这一制度的确立和司法实践中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司法资源,减少了司法运作成本,分化瓦解犯罪分子以及提高了办案效率。然而仅仅建立在功利主义基础之上的立功制度是否有失公平与正义?是否违反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颠覆了刑罚的目的?我国立功制度出路何在?本文以此为视角,做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立功     
我国的立功制度有效地发挥着鼓励犯罪人立功减刑,节约司法资源的作用,但是,由于立功制度仅规定了五个条文。本文针对实践中关于立功的不同情况逐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完善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首与立功探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首从宽与立功抵过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的重要法律表现。正确理解与适用自首和立功制度,对于及时侦破刑事案件,充分、有效地分化、瓦解犯罪分子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斯,本文拟就自首与立功制度的适用问题,作一扼要探析。一...  相似文献   

5.
关于完善我国刑法中立功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功制度是指刑法对于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予以刑事责任上从宽处理的制度。根据立功制度的立法方式 ,可将立功制度分为单纯立功制度与附属立功制度两类。我国刑法中的立功制度存在诸多缺陷 ,要弥补这些缺陷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明确“立功表现”与“重大立功表现”的含义及界限 ,尽快填补我国刑法中有关立功制度的空档 ,彻底纠正我国在立功制度价值取向上的功利色彩 ,科学地排列立功制度的刑法规范。  相似文献   

6.
正立功制度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刑法》确立的立功从宽处罚制度符合我国现实国情,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这一制度对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实现刑罚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试从我国刑法立功制度的历史演进、设立意义、立功的认定及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奚金才 《法制与社会》2011,(36):252-253
立功制度是我国重要的刑事政策和刑法规定的重要制度,在我国打击犯罪和改造犯罪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立功的认定程序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厘清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的立功程序,完善立功认定的操作性程序。对立功的合法、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首与立功司法认定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首从宽与立功抵过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的重要法律表现。正确理解与适用自首和立功制度,对于及时侦破刑事案件,充分、有效地分化、瓦解犯罪分子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斯,本章拟就自首与立功制度在司法适用过程中遇到的若干争议问题,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深刻认识刑事诉讼中的立功本质对于领会立功制度的立法精神,掌握立功的条件,分析立功的情节,充分发挥立功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立功的本质?司法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具体有:1、社会有益行为说。认为立功的实质内容就是“一定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确认刑事犯罪后又立功对于社会、公民特别是正在受到不法侵害的集体、公民更有益处,可以避免不法侵害,应当提倡。2、悔罪说。认为“悔罪是立功表现的思想基础,而立功则是在悔罪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突出表现”。所骨悔罪,就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对自己所犯罪行感到后悔,决心改恶从善,真减悔过自新,争取重新做人。  相似文献   

10.
立功问题研究及其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上的立功是与行为人的罪过无关,但对行为人刑罚和刑罚执行具有重要影响的法律行为.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有关刑事法律,对立功问题作了一些规定,例如,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惩治反革命条例第14条规定,检举前或以后真诚悔过立功赎罪者,得酌情从轻或免予处罚.1979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3条规定,犯罪较重后自首,如果有立功表现,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但是,我国刑事立法对立功问题并未向自首那样单独作出规定,且规定比较原则,对于什么是立功,成立立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都没有明确规定.刑法理论对立功问题研究的也不多.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立功问题却比较突出.为此,笔者对立功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功利与公正之间:立功制度的价值取向及其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的立功是我国特有的一项量刑制度,究其本质可以说是一种国家和犯罪分子的双重功利主义.功利是立功制度的基本价值,这是由其立法目的决定的,然而,立功制度牺牲了被害人的利益,对违反社会最基本道德的行为进行褒扬,违反了立法最根本的道德基础.因此,需要在立功制度中强调公正原则对功利原则进行限制,并对二者的关系重新调整与定位.  相似文献   

12.
立功制度是我国刑法对犯罪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人予以从宽处理的一种刑罚制度,本文对立功制度司法适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诠释立法的相关规定,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3.
立功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功作为对被告人的量刑和人犯的刑罚执行产生重要影响的法律行为,①其制度设计本身和执行情况不仅关涉对个案中当事人权利的保障程度,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国法治化进程的实现程度和刑罚制度的民主化水平,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研究价值。但因立法规定的原则及现实问题的复杂,立功的实践操作却比较混乱,本文拟对与立功有关的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一、现行立法关于立功的规定(一)立功的立法沿革1979年刑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犯罪以后自首的,……犯罪较重的,如果有立功表现,也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②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应建立完备的自首、坦白、立功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刑法应建立完备的自首、坦白、立功制度李希慧谢望原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国长期以来奉行的基本刑事政策,这一刑事政策是制定我国刑法的根据之一。为了全面体现这一刑事政策,新的刑法典应建立完备的自首、坦白和立功制度。值此刑法修改工作正在进行之时,本文试...  相似文献   

15.
单位立功是近年来学界探讨的热点与难点。我国现行刑法未确立单位立功制度,理论界关于单位立功的专题论文也仅寥寥几篇,一些在研究单位犯罪的论著里,提及单住立功的也屈指可数,这使得单位立功实际上处于了立功制度和单位犯罪制度“两不管”的尴尬境地。这种情形,显然与单位作为和自然人并列的犯罪主体这一地位不相符。从转型时期确保社会和谐,惩罚与预防单位犯罪以及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角度来看,建构单位立功制度极其必要。而立功概念的深入人心、单位立功的客观存在以及不违背刑法适用平等性又使得单位立功的具体建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立功制度是我国惩办和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刑法中的具体化和法律化.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瓦解犯罪分子。提高办案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简单化和司法实践的复杂化,立功制度也暴露出诸多不足和问题,影响了国家刑罚权的实现.不利于实现对罪犯进行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刑罚目的。为掌握立功制度在当前刑事审判中的适用情况,促  相似文献   

17.
从性质上分析,立功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到刑罚执行完毕之前所实施的可以获得国家刑法奖励的对国家和社会有突出贡献的行为。关于立功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我国立功制度的理论基础不是功利主义,实际上应该是国家实用主义,它体现的是国权主义的刑法观。立功有四个必备条件:立功的主体只能是犯罪人,包括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刑罚执行过程中的罪犯;时间条件是犯罪后刑罚执行完毕之前;前提条件是立功行为必须是真实、有效的;实质条件是指立功的各种表现形式都必须是符合刑法规定且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达到突出以上程度。我国立功制度存在缺陷和不足,建议通过列举方式明确规定"立功表现"和"重大立功表现"的形式和范围;完善立功认定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8.
自首、立功若干规定的理念及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刑罚的设立,是为了使社会一般成员能够树立理性意识,或者犯罪之人重新认识其自身的社会价值,重塑其理性意识以达到对其人性的救济;自首和立功是我国惩治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立法中的体现,并在我国的司法实务中得到广泛的适用,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是,社会一般成员树立理性意识和犯罪之人人性的恢复有赖于刑罚传递的符合人性的价值和文化理念,以此角度而言,关于自首、立功司法解释中的某些规定,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相似文献   

19.
论自首和立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自首和立功莫洪宪自首和立功是我国刑罚裁量中的两项从宽处罚制度,也是两个重要的从宽处罚情节,它们是党和国家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它对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打击少数、争取多数、教育改造罪犯、预防犯罪具有重要意义。自首篇一、自首的...  相似文献   

20.
立功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对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教育改造罪犯,及时侦破重大案件,有效地打击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刑法第六十八条对立功的构成条件和刑罚适用作了比较原则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