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周娜 《前沿》2013,(2):112-113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纯理功能中的经验功能理论为依据,选取Sydney Morning Herald《悉尼先驱晨报》官方网站2012年9月19日对在中国发生反日游行示威活动的新闻报道,旨在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进一步证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及物性系统作为分析语言工具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文学与语言学的融合形成了独立的语体学学科,广泛应用于诗歌、小说和戏剧研究。语料库语言学的快速发展,给新时期的文学批评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语料库语言学中的语料标注、"词块分析"等方法为进行文学作品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能,也使得当代文论家能逃脱简单繁琐的人工劳动的藩篱,迅速便捷准确地检索和统计各种文本信息,从而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强有力的定性定量理据。  相似文献   

3.
蔡安延 《理论月刊》2005,(8):123-124
文学文体学是一种处于语言学和文学批评之间的交叉学科,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应用.文学文体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国文体学、西方文体学与中国对西方文体学的研究.文学文体学的阐释套路是一面借助阐释经验、直觉与洞察力,同时反对一味凭借主观想法,主张对文本的细读,并要求言之有据.其分析的对象的类型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相似文献   

4.
处于"当代性"历史场域中的中国文学批评,面对来自西方学术话语过度浸染之后的"失语症"与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急需建立文学批评"中国话语"本土阐释范式的双重焦虑,需要从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评价阐释性实践活动出发,在厘清自我学科定位的基础上,主动介入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实践,关注中国问题与本土经验,在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资源及西方文化理论资源的三维对话中,克服自我阐释焦虑,构建具有中国文化气质品格的文学批评范式,从而有效实现文学批评的意义再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5.
动因的掩饰:语言策略与意识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涛 《求索》2004,(12)
本文利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特别是其中的及物性理论,对一次中美撞机事件的有关报导和评论进行了批评语言学分析,指出其动因建构方面所体现的语言策略及其所隐含的意识形态信息。  相似文献   

6.
"语境"概念从语言学传播到各个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在其他非语言学领域的运用频率远远超过语言学,业已成为一个被学术界普遍使用的学术用语。语境的传播现象之下蕴含着学术研究的思潮转向、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及语境理论的变异和丰富。推动语境传播的动力,表层上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语言学转向,不过语言学转向内部经历了从排斥语境到转向语境的曲折历程;深层上则是学术界的整体主义思潮,是对个体主义、还原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反拨。在这场广泛的传播中,语境也从作为言语环境的语言学概念,变异为多重内涵的普遍学术用语,甚至成为学术研究的一种深层的思维范式和研究方法,发展了方法论、本体论和认识论层面的语境理论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包括两个学派:形式学派和意义学派。学者们一般把形式学派称为第一代认知语言学,把意义学派称为第二代认知语言学。两派都属于认知语言学,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反对物理主义-行为主义,主张通过语言研究来研究人的思维过程、认知策略。近十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在理论演绎与描写分析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认知语言学已成为自然语言分析与研究的一种重要理论。本文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及其研究重点的论述,整理出了其研究方式的理论特征,以期对其理论导向与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与推测。  相似文献   

8.
唐洁璠 《前沿》2010,(16):157-159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的联姻,是大众传媒语境下文学批评转型的典型形态。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媒体批评在赋予大众参与文学作品意义重建的权力、构建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构建动态、完整的文学批评活动过程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死亡意识是海子诗歌的一个主旋律和主线索。理解其诗歌的死亡意识对于深层挖掘其诗歌内涵、感悟和理解其创作与生命历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认知语言学为诗歌解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诗人的强烈情感往往使诗人形成偏离日常思维的概念化过程,这种过程体现在音韵、词汇、语法等语言的各个层面。而隐喻作为跨越两个认知域的概念化方式,更为海子诗歌死亡意境建构起到审美化、陌生化、整体化等作用。通过认知语言学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海子将死亡看作是一种正常的必然结果,他怀着较高的追求和期待,却苦于现实中的不被认可等因素,使他向往死亡的同时亦夹杂着不安与焦虑。  相似文献   

10.
李松 《理论月刊》2005,(6):131-133
后经典批评着眼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变动的思考,是对文学发展与文学批评方法嬗变情形的一种描述,因此要给后经典批评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接近这一问题的核心使其意义显现出来.在对文学经典的内涵及其形成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发展与文学批评非经典化现象,探讨了后经典批评的内涵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11.
王轻鸿 《思想战线》2003,29(4):43-46
文学批评"人类学转向"取代"语言学转折"的困境在于如何寻求和体现文学的审美价值意义。事实上,审美本质探索与人类本质问询二者本来是统一的,传统的文学人类学批评审美性缺失的原因在于将"人类性"当作了"先验的存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探索走向了抽象浮泛。将"人类性"看作是"历史的建构",阐发作品关于人类本质的独特言说,应是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审美性路径。  相似文献   

12.
原型批评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同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和加拿大文化批评家弗莱密不可分的。弗雷泽在其巨著《金枝》中详细探究了世界各地原始部族的神话和仪式所体现的原型意义,他所提出的金枝国王原型模式在后来的文学批评中被广泛运用。荣格则将其集体无意识理论应用于原型研究,突出了原型意象的心理能量。弗莱在继承弗雷泽和荣格的原型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原型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和手法的地位,并着力考察了一些反复出现在不同文学背景中的原型的原始意义和它们在形成共同文学经验中所起的作用。总而言之,原型是从原始到现代的不同民族的人们的智慧的积存,原型批评的价值就在于利用人类学和心理学所构建的横向、纵向的坐标系,来阐述世界文学的象征体系的普遍性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终极作为自身意义的支点。终极是对有限自我的超越性追求。作为终极的信仰,无法经验性地证明但却是对人之己身的精神指引。当终极被解构,自我僭越为终极之后,人的精神世界也就不再有深层的支点。一切都被还原为表象化的和物性的生存主义,生活失去了严肃和意义。重建终极和崇高,是超越和驯服自我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王凤 《求索》2010,(6):220-223
美国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斯坦利.费希既是读者反应理论的代表,也堪称实用主义文学批评家,其读者反应理论是实用主义思想在文学思想中的反映。他驳斥意义客观先在论和符号论,反映了实用主义反本质主义的立场;他对文学与语言二元划分的颠覆以及语言价值判断特征的彰显,与实用主义注重经验和行为效果的观点不谋而合;为说明人们的阐释从未脱离语境的限制,意义符号与社会制度相连,费希提出了阐释群体这一概念,来寻求阐释的一致性与规约性,这恰好与实用主义的理论立场相同:否定以语言、文化之外的所谓客观现实作为理论、知识的基础,而主张从社会、文化、语言共同体内部寻求理论、知识的最后根据。费希把美国文学批评中的实用特色发挥到了极致,实现了实用主义与文学批评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5.
郑义 《前沿》2012,(24)
杜夫海纳是现象学文艺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自己的文学批评观.现象学哲学的要点在于悬置我们由经验世界所得到的知识而面对现象进行直观本质的还原.这种还原肯定了现象作为本质的自明性,同时也要求主体对客体进行本质直觉.杜夫海纳敏锐地把握了其中的关键,试图建立自己超越主一客二分的文学批评观.杜夫海纳对社会学批评与实证批评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都是走向了一个极端,科学的文学批评应该是建立在现象学基础上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关系理论界自从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出现理论趋同之后,建构主义兴起。语言学作为建构主义三大理论来源之一,对其有重要的意义。政治话语作为国际关系中一个研究方面,与语言学中的话语分析密不可分,建构主义认为语言具有建构社会事实的功能。本文用建构主义观点及语言学中修辞分析、语境分析、文化分析等非批判性分析融合起来,凸显了语言学对国际关系的贡献。同时可以看到在国际关系中,话语的威力是无穷的。奥巴马总统把自己的意志输入给普通民众乃至伊朗和全世界人民,这也是话语霸权的体现,由此也可以看出国际风云变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学意义研究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成果。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围绕文学意义的研究大致有三种理论范式。第一种研究范式以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为代表,它们认为文学的意义内置于文本之中;第二种研究范式以美国读者反应批评、德国接受理论和解构主义为代表,该范式以"作者—文本—读者"为批评理路,强调读者的解读功能;新历史主义把文学看成历史的组成,强调文本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与权力话语,标志着西方文学批评由"作者—社会—作品—文化—读者"的新的历史转向。三种文学批评研究范式的演进是文学批评从文本研究走向文化研究的历史转型,这是文学批评范式的理论地图。  相似文献   

18.
张琴 《学习与实践》2016,(4):133-140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从不以批评家自居,却以三百多篇散评彰显了他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存在。法郎士的文学批评虽不脱印象式批评的形态特征,却内含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诗性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和体系,即张扬文学批评的直觉思维形态,澄澈真善美的人道主义价值观,构建以乐趣为核心的审美标准,确立融智性于诗性的言说方式。法郎士的诗性文学批评见解,相较于当下日趋技术化、理论化、远离鲜活艺术对象的学院派文学批评,富有着十分深刻的反思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尚华 《求索》2011,(7):223-224,246
奥斯古德作为一位语言学家,他一直致力于情感意义、感情归因和心理社会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其独特的见解使其成了现代心理语言学先驱。奥斯古德语言学理论主要包括语义分化法、心理语言学及学习迁移模型等三个方面。其语言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它引导了现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理论取向,并促进了现代传播学和现代行为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秀萍 《求索》2012,(7):139-141
文学论争、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有共生关系,它们参与着文学的生产,通过对文学价值予以阐释,确立文学的合法性意义和文学的规范。返观现代文学史,几乎每一次论争都有着复杂的原因机制,除了意识形态、美学观念等方面的显在冲突外,还存在着话语权力争夺这一深层原因。文学研究会通过与学衡派的论争,确立了自身话语的权威性,将其他话语排斥或整合进自己的话语系统,确立了新文学规范,巩固了自身在新文学建设中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