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已·正人·正气——写于《正气》创刊十周年之际王双喜腐败现象的出现,社会风气的败坏,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绝非某个人的原因,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由相当一部分人造成的一种与人民利益相益的社会现象。所以要彻底清除这种社会现象,扭转这股不正...  相似文献   

2.
创刊和创业精神史富泉《正气》已走过了十年历程。如今的《正气》以其优美的形式和健康的内容,奉献在广大读者面前。值此《正气》创刊十周年之际,我作为当年的办刊人之一,衷心地祝贺她!《正气》的十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创业伊始,往事历历在目。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3.
正气永存──在《正气》杂志创刊十周年暨《中国纪检监察报》山西记者站成立座谈会上的讲话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贾鸿鸣由中共山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省监察委员会主办的《正气》杂志以担道义反腐倡廉、著文章除恶扬善的气概,豪迈地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值此《正气》...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汇》2013,(7):24-24
一等奖 论文类:《风展红旗如画——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诞生80周年》《浅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山西省委对大寨精神的总结》;著作类:《1949山西南下干部实录》;影视影像制品类:《旗帜·山西记忆》。  相似文献   

5.
收获成熟     
收获成熟伴随着风风雨雨,伴随着潮起潮落,《正气》和我们一起走过了十年。十年来,《正气》用最热烈的语言赞颂真善美;用最辛辣的词句抨击假恶丑。既熔炼着自身,也缎造着别人;既使人民群众欢欣鼓舞,也使腐败分子胆战心惊。对党和人民,她的每一句话,都是一张柔情的...  相似文献   

6.
十年风雨路一曲正气歌──《正气》杂志创刊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侧记□本刊记者杨万福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1996年11月24日。初冬的太原朔风凛冽,寒气袭人。然而,在迎泽宾馆东楼歌舞厅,却是一番温暖如春的景象。中共山西省纪委。省监...  相似文献   

7.
油画《父亲》的完成和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公众面前,已经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多年来,当人们谈论中国当代美术的成就和涉及中国衣民题材的艺术创作时,经常会提到这件作品。时光流逝,世事更迁,《父亲》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早巳为艺术史论界所认定,世人更愿意谈论的是这件作品曾经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民众对它的关注。 笔者曾见证《父亲》从创作、出辰到获得殊荣的整个过程。多年后,回顾和梳理这段历史,我们似乎更清楚地认识一个道理:长存于人们记忆中的艺衣不仅须是艺术上的精湛,更须与民众血脉相连、心灵相通,这在中华民族从贫弱走向富强的漫长征程中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8.
《如梦令·元旦》入选三明十大城市名片,这是三明“中央苏区”文化的一次升华。同时,也给正在全力打造红色品牌的建宁,又增添了一道光彩。为什么呢?因为,毛泽东的这首词创作于建宁。请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诗词集》(1996年9月出版)《如梦令·元旦》注释:“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在福建省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以后,  相似文献   

9.
天地正气     
正一个人、一个群体,要始终正气昂扬,是一篇在理论上永无止境、在实践中常做常新的大文章。南宋宰相文天祥《正气歌》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慷慨激昂,浩然正气,不愧千古绝唱。推崇和弘扬正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坚持认为,把正气者当老师、当朋友、当臣子、当兄弟,可称  相似文献   

10.
朱启 《求是》2002,(23)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历史性盛会,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意志,动员和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一名党的十六大代表,亲身的经历使我感受到,十六大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就是通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这个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和党章这一党的根本大法,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了报告,写进了党章,写在了党的旗帜上。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如同党的七…  相似文献   

11.
娄勤俭 《学习导报》2011,(20):35-35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近代以来,虽屡经磨难,但自强不息和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却始终如一。作为中华文化根脉所系的黄帝文化,伴随着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也得以不断发扬光大而历久弥新。今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们围绕”黄帝旗帜·辛亥革命·民族复兴”的主题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就作为民族旗帜的黄帝文化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意义,做了深入的研讨。此研讨会是陕西省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系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宗旨是弘扬黄帝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气》,不只纪检干部喜爱王文杰《正气》杂志发行10年来,不只受到了广大纪检干部的喜爱,而且还得到洪洞县离退休若干部的青睐。我们中有50多人自费订阅《正气》,而且多年不间断。《正气》刊发的政治要闻和新政策、新法规,是我们了解国家大事的窗口。一些诗作、...  相似文献   

13.
《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邓在军主编;《海棠花前·绽放的记忆》,邓在军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七律·长征》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和引人深思的东西。毛泽东朗诵《七律·长征》诗  相似文献   

15.
《正气》2001,(1)
为了全面提高刊物整体质量,在新的世纪迎接新的挑战,更好地为山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服务,在第一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正气杂志社邀请省版协主席梁肇唐以及姚文锦、潘俊桐、马森彪、张安塞、杨文彬、来克让等 7位新闻出版界的专家、学者,“会诊”审读《正气》杂志。  《正气》杂志从 1996年以来,连续 4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优秀期刊”,两次获得省期刊封面装帧设计一、二等奖。  座谈研讨会上, 7位专家异口同声赞扬:《正气》无愧于她的刊名,真正做到了“正气”,是一份思想性很强、可读性很…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用一本书,填补了一座城市众多心灵对城市历史记忆的空白。这个人就是罗渝,他用《上清寺在哪里》,在重庆掀起了一股追寻历史的旋风。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的一首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激情,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49年来驻守在平凉六盘山下的武警8674部队一连一直唱着这首歌,用雷锋精神建连育人,用雷锋精神激励爱岗敬业,用雷锋精神引领新风正气,被誉为“六盘山下一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旗帜”。  相似文献   

18.
在省纪委工作期间,我曾分管过正气杂志社的工作。获悉《正气》杂志改版,欣喜之余,想讲几句祝愿的话。多年来,正气杂志社的全体采编人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省工作的大局,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委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精神和决策,加强正面报道、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推动全省的反腐倡廉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借此机会,谨向忠于职守、默默耕耘、敬业奉献、成绩卓著的全体采编人员致以衷心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同其他报刊一样,《正气》杂志也具有政治…  相似文献   

19.
蔡赴朝 《求是》2012,(1):22-2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广播影视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广播影视强国。一、始终高举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影视发展道路旗帜就是方向,《决定》鲜明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喆 《党史博览》2011,(10):52-53
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早已家喻户晓,是毛泽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词之一。几十年来,《清平乐-六盘山》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并把这首词作为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特别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指挥红军翻越六盘山时写的。其实,《清平乐-六盘山》词的最初形式,并不是现在人们诵读的样式,而是以自由体歌谣——《长征谣》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