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令人思索和回味。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读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并的视角,对几千年中国法治本文作者杨庆育先生以学者型学以及类型转换的研究。是对中国法律史进行一种类跨度上涵盖整个中国历史,《法治是什么》一书时间从前近代的黄宗羲到清晚期的沈家本,我国的法治理念实现了从思想设计到实践转换的一次飞跃。沈家本是清代著名的法学家和立法专家,对传统法学  相似文献   

2.
李凤成 《求索》2012,(5):68-70
梁启超是将社会主义术语引入中国的第一人。近代时期中西文明相互影响,梁启超以贯古通今、执中鉴西的学术风格和思维模式,将先秦时期的大同思想与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深入地分析了大同、和谐、民主等思想与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并根据中国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进步要求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解读,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现有的史料记载为基础,以梁启超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为突破口,探究梁启超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共创建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4.
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治国方略,是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当代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达到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科学立法的思想继承完善了传统法律文化"立善法于天下"的内涵;关于严格执法的思想汲取了传统法律文化"法在必行"的合理部分;关于公正司法的思想发展超越了传统法律文化"法不阿贵"的主旨要义;关于全民守法的思想彰显了传统法律文化"人法相维"的精华所在;关于法治工作队伍和领导干部保障作用的思想借鉴了传统法律文化"奉法者强则国强"的理性要素.  相似文献   

6.
肖仕刚 《人民论坛》2014,(2):126-128
在非经济现代化领域中,法治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法治,法治的开展以一种法律主治的新文化——法治文化为基础,而法治文化的形成又离不开法律文化的进步.构建先进的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是推进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7.
白少帆 《台声》2001,(4):36-37
清季台湾割让之前,曾赴岛内的大陆文界名流有林琴南和谭嗣同;日据台湾时期,则有章太炎和梁启超到访。   梁启超平生第一次,也是唯独一次的台湾之旅,时为宣统辛亥年( 1911年) 二月下旬,从日本横滨港启程。他偕女儿思娴,于岛内各地游历未足半月,却将一路上的观感情思,同步写成《海桑吟》一卷。这卷诗歌,被视为近代晚期台湾史料的重要文献。   《海桑吟》之作,是他舟次马关时开始动笔的。海轮上,又遇有台湾“遗民”与他谈起 16年前台土沉沦的往事,诗笺上于是出现了“听谈天定只伤凄”的句子。二月二十八日,当船靠台湾北…  相似文献   

8.
易胜  黄跃红 《求索》2007,(3):227-229
梁启超是活跃在中国政坛、学界三十余年的一代风云人物,被称为“新思想界之陈涉”。晚年他摒弃政务,专心向学,著作等身,建树颇丰,成为新旧交替时期学界泰斗和文化重镇。梁启超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经世致用,其治学方法最重科学精神,开启了中国学术史研究之新路。对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梁启超堪当少数几位奠基者之一,又是难得的思想启蒙者,导航人。  相似文献   

9.
郭刚 《长白学刊》2010,(1):144-148
将近代西学提升为普遍性的思想理论,遂而凝缩成为符合中国特征的理论武器,乃是粱启超新民的一种手段。不过。其成分是驳杂多端的,却是合乎中国口味的新鲜思想。他有信心地认为,若糅合西方各国学术思想于一妒而冶之,则会创造一种特别之新文明。因而有理由说,他不是从学术角度对西学作科学性的译介。只是从功利(实用)出发所从事的理性解剖,而为启蒙所用。  相似文献   

10.
彭璟玮 《新重庆》2006,(11):35-37
法律现象.属于一种化现象。根据马克思主义化观.法律现象具有民族性.但并不排斥它的世界性。在当代中国,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需要批判性地继承世界法律化.更加需要立足当代中国实际,辨证思考,不懈探索。努力实现党的领导和法制建设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心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城镇体系中等级最高 的城市,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 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表明,城市不仅是经济高度发 达和财富高度集中的地区,而且也是法治建设完备 健全的地区。加快中心城市法治建设是一个国家法 治建设的先期任务,国内已有一些大中城市提出了 建设法治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西方"法治"的含义入手,通过对我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分析,结合考证几个朝代的兴衰,论述了在中国实行法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中国建设的提出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具体政策目标。法治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优秀类型,对法治中国的建设起着引导、补充作用。文章从提升主体的法治文化素质、打造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吸收和萃取法治文化理念、营造互助合作的国际法治文化环境等方面探讨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对人格平等思想的认识源于他对中国古代“君主责任”之考察,他认为中国古代所谓“天”应是人民,君主和臣民均受制于“天”,君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帝”,无论君臣,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民权”应是存在的。但是,他在探究奴隶制社会中的人格不平等问题时,只指出了这种人格不平等是因为奴隶的人格意识没有觉醒,过分强调了实行民权的条件,并未揭示人格不平等的根源在于阶级性,这也是其后来民权思想的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出身于半耕半读的封建家庭,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为什么会走上变法维新的道路.他少年时代的思想有哪些要求改革现实的痕迹.而这些思想又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为了寻求答案,本文试图从他少年时期的思想认识、生活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马媛 《传承》2008,(10):106-107
梁启超出身于半耕半读的封建家庭,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为什么会走上变法维新的道路,他少年时代的思想有哪些要求改革现实的痕迹,而这些思想又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为了寻求答案,本文试图从他少年时期的思想认识、生活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在政治化传统的实际观念表现上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法治”虽同属一词,但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化定位。对法律的基本认识,中国传统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人性好利的性恶论,法治主张由此而展开论说。西方则基于理性思考,以社会公正、社会正义理论为基础,并形成法治主义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心德和重法主法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古代史上法治的初中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8.
法治是人类特定时空文化条件下的治道活动,文化是法治的深层土壤,道德是法治的源头活水。现代治理既是德治与法治的结合、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的统一,也是在文化认同、文化共识之上的规则之治和良法之治。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两者紧密结合方能达至善治。法律与道德都是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产物,法治既是对恶念恶行的约束和禁止,更是对人性本善的维护与倡导,是全社会对契约精神的崇尚和对诚信原则的恪守。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道德的屏障。从文化层面而言,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与法律相对分离、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但最终只有获得更高层次的复归,才能形成良法善治的统一体,而这一"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寓于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必然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相似文献   

19.
作为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融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红色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国外优秀法治文化为一体,既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法治特质,又切实体现了人类法治文明的精髓要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习近平法治思想清晰阐明了其基本含义、代表性内容和时代价值,也结合时代需要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红色法治文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赓续和传承,法治原则、策略、举措、方法等都存在鲜明的红色印迹。对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法治基本方略、法治基本原则、法治基本方针。对于国外优秀法治文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予以充分借鉴,从国外优秀法律名言、法律制度以及法治发展模式中汲取养分,将之转化为中国法治元素。对内外多种类型的法文化资源的聚合、融贯与创新,践行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双重旨要,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法律化、制度化的程序保证,而法律化、制度化的体系的建立,又离不开精神与信仰的引导。健全的法律体系是筑起法治大厦的外部条件,而能够让公众形成普遍的法律信仰则是其内部条件。法律信仰为法治中国提供精神支撑、意识基础和信念鼓舞,然而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法律工作者法律信仰薄弱、法律程序冗杂等因素影响,使得当前我国法律信仰缺失。对此,可以从提高公民法律认同感、提高权利意识、增强法律法律工作者的法律信仰、通过多种媒体进行舆论宣传和指导等方面来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