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日,记者从最高法获悉,最高法近日对北京市高院关于违法建筑物等强制拆除问题作出批复称,对涉及违反城乡规划法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的强制拆除,法院不再受理行政机关提出的非诉行政执行申请。(4月3日《新京报》)对于依法认定的违法建筑物,确应依法予以拆除。但是在现实实际当中,对于  相似文献   

2.
1.2013年3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释〔2013〕5号3.自2013年4月3日起施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行政强制法和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精神,对涉及违反城乡规划法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的强制拆除,法律已经授予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机关提出的非诉行政执行申请。  相似文献   

3.
仪喜峰 《法制与社会》2013,(32):285-28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强制拆除问题的批复》与行政诉讼法、强制法相冲突,也与其他部门行政法及《征收条例》冲突。对违章建筑物的行政处理涉及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时,应当综合适用法律,不能简单得出仅由行政机关自行拆除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根据行政强制法和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精神.对涉及违反城乡规划法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的强制拆除,法律已经授予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机关提出的非诉行政执行申请。  相似文献   

5.
任志强 《法制与社会》2013,(16):119-1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强制拆除问题的批复》甚为不妥,难以实现其出台的目的。立法机关"踢皮球"、"甩包袱"、"打太极",是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规化的表现,会阻碍社会主义的法治进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当采取措施,遏止这种"部门利益化"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六条、第六十八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以及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权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对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上述条  相似文献   

7.
《司法业务文选》2013,(20):35-39
1.2012年12月3日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9号公布2.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惩处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有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的单位中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第66条、第68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以及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权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对  相似文献   

9.
卢劲杉 《检察风云》2011,(15):58-59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下称行政强制法),该法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强制法是规范行政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并称为行政程序立法的重要“三部曲”。  相似文献   

10.
业界     
《中国审判》2011,(8):4-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发布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  相似文献   

11.
《司法业务文选》2013,(28):3-12
1.2013年4月3日司法部令第127号公布2.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帮助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  相似文献   

12.
作为行政强制执行手段的违法事实公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志远 《法学家》2012,(1):52-62,176,177
针对行政强制执行体制之争,《行政强制法》作出了维持现状的选择,创新执行手段随之成为破解行政强制执行难的务实路径。作为一种间接强制手段,违法事实公布业已在我国价格监管、环境监管及计划生育等多个具体行政领域得到适用。行政任务多样性与执行手段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间接强制优于直接强制理念的落实,以及信息社会确保行政法义务履行的实效性,为违法事实公布成为间接强制执行的新手段提供了正当性依据。为了防止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应当从法律依据、适用条件及程序设置三个方面实现对违法事实公布手段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3.
刘磊 《新法规月刊》2014,(5):96-104
《行政强制法》第44条将强制拆除一概界定为行政强制执行,正在进行的违法建设也涵括其中,在严格的程序要求下,能否当场强制拆除,其性质如何,不仅立法实践、执法实践更加困惑,理论层面也存有争议。强制拆除正在进行违法建设的法律属性应归属为行政强制措施,其性质的界定应打破将强制拆除一概定性为行政强制执行的关隘。强制拆除二元论的提出是对实践困惑、理论争议的回应。强制拆除归属于行政强制执行抑或行政强制措施,应根据具体适用对象的不同,结合具体情形,考量违法行为是否正在进行、是否给予相对人履行期限、相对人是否明确、情况是否紧急等因素判断。该法条的理解应该采取限缩解释,强制拆除简易程序的设置是下一步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执行的界定与后续的强制执行程序、违法强制执行责任的规定之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有必要从法律制度的角度对行政强制执行进行重新定位。行政机关自力执行时,应在行政决定的赔偿责任与行政强制执行的赔偿责任之间作出区分;在人民法院依申请强制执行时,要按照行政决定是否存在明显违法的情形来确定是人民法院单独承担赔偿责任,还是由人民法院与行政机关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杨临萍 《人民司法》2012,(11):93-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称行政强制法)于20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创制与施行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行政强制法是一部旨在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  相似文献   

16.
陈宏光 《人民检察》2022,(12):55-56
<正>对于强制拆除违法占用土地上的建筑物的行政处罚决定应由谁来执行,涉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配置问题。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享有强制执行权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行政机关,一类是法院。其中,行政强制执行权的享有主体主要是法院,只有法律明确规定享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才能自行强制拆除,其他行政机关应向法院申请强制拆除。在实践中,一般不具有强制执行权的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普遍面临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难以及行政非诉强制执行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司法业务文选》2013,(29):25-42
1.2013年5月12日国家旅游局令第38号公布2.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旅游行政处罚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及  相似文献   

18.
《司法业务文选》2012,(33):25-32
1.2012年7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2号公布2.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管理,规范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保证城乡规划编制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实施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相似文献   

19.
根据荷兰行政法学界的理解 ,行政强制有三方面的法律特征 :行政强制属于行政制裁 ;行政强制是补偿性制裁 ;行政强制的目的是阻止违法。《荷兰行政法通则》对行政强制的立法规定集中体现在该法典的第五章 ,包括监督检查、强制措施和执行罚三部分。  相似文献   

20.
沈峰 《政府法制》2012,(4):13-13
2011年12月7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有关行政强制的规定凡与《行政强制法》不一致的,自《行政强制法》实施之日起一律停止执行。按照《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今后一些临聘人员将不能参与执法;执法错误,执行机关应给予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