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李萍 《法制与经济》2008,(6):106-107
西方学者认为,舆论监督是进步社会的第四种权利,它与司法监督、政党监督、行政监督相比,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这种观点我们虽然不敢苟同,但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确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共识。在我国,舆论监督是指舆论监督的主体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其实质是人民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众参与司法之理念深入人心,媒体对刑事案件报道的透明性增强,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典型案例群出现在刑法理论研究视野,每一个案均从不同角度展现着公众舆论监督与刑事司法独立性之间的交织与博弈。基于本质属性的相异,舆论监督与刑事司法独立之冲突由来已久,而二者均具有合宪性与合理性依据,良好的制度设计应当在二者之间保持合理张力。通过理论与实务层面的探讨,有必要以促进司法公正为契合点,展现舆论监督的异化过程,归纳媒体审判的形成原因,并于该基础上对舆论监督的原则、监督角色的定位、监督主体的自律等方面提出对策,对司法独立原则的真正含义、司法独立原则的程序价值作出剖析,继而设计出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3.
传媒活动介入司法审判,在实现舆论监督与公开审判协调一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国家司法权,影响了独立审判,并有可能侵犯当事人的私法权益。另外,在庭审过程中,司法审判权也制约了传媒的活动,进而影响媒介监督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对审判过程中传媒活动的权利义务予以明确规定,从而保障新闻媒介对司法的监督,消除传媒活动对司法审判的负面影响,确保国家司法权和人民宪法权利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北方法学》2022,(6):49-61
我国的舆论监督不同于西方作为“第四权力”的媒介监督,媒体仅为舆论监督的载体,人民才是真正主体。党对舆论监督形成方向、内容、形式上的全方位领导。新时代应立足本土法治资源,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之下建构舆论监督的新模式。这一模式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明确舆论监督的关键与重点,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相结合,获得权威性支持与常态化制度转化渠道。未来,应推动建成统一监督平台,在微博等新型政治空间设“廉政监督员”充分收集监督信息;各级纪委监委成立舆情处置小组,信访举报、监督检查、案管、案审、审查调查等各部门共同参与舆论监督处理工作;为舆论监督信息受理、处理、反馈等阶段设置程序规范与期限规定。这一过程中,可借助新技术赋能信息公开,助力信息收集、分析、共享及传递,充分解放人力,提升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华文化圈的地区之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慈善事业非常发达,慈善组织在香港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而高度发达的慈善事业离不开香港社会对慈善组织有效、透明的监督机制,正是因为有效的制度监督,慈善组织在香港具有高度的公信力,香港民众对于慈善组织有着很高的信任度。而作为香港对慈善组织监管的一环,社会监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监督最重要的是公众的监督、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还有媒体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今天,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媒体舆论的过多介入以及其报道的倾向性,势必会影响到司法的公平性。因此,如何把握媒体监督司法的尺度,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亚威 《法制与社会》2011,(14):209-210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新闻媒体具有舆论监督功能,在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二者承担着共同的职责。新闻媒体对检察院办理案件的报道在实现公众知情权,促进公正高效地行使检察职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检察机关的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报道片面,误导公众、干扰办案等。本文指出研究新闻监督对检察机关工作的影响,进而规范二者的关系,加强双方合作与制约,对推动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组织社会监督的理论依据包括经济人假设、委托代理理论、公共责任理论和防止权力异化.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社会监督还存在诸多缺陷,社会公众监督意识弱化、新闻舆论监督乏力、独立第三方评估制度缺位和信息公开不到位.完善社会组织社会监督机制,应当完善公众监督、加强新闻监督、健全独立第三方评估制度、推进信息公开、规范网络监督.  相似文献   

9.
樊硕 《法制与社会》2012,(18):148-149
公众舆论是人们表达自我意志和意见的方式,它具有主观性,正如真理并不一定总是掌握在多数人的手中一样,即便舆论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意见,它往往也并不一定等同于真理。舆论是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表达,因而舆论监督的对象也是社会公共事务,而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权力是其主要的监督对象。本文重点探讨规范执法的社会舆论监督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因此可见,把舆论监督和其他监督形式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是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和国家政令畅通的有效措施,也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和法制建设的一项跨世纪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1.
曹斌 《法制与社会》2013,(11):146-14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深入,舆论监督在政治建设以及社会生活的方面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党报,舆论监督是其重要的职责也肩负的使命。本文以北京日报一则舆论监督报道为例,深入分析了党报依法监督、科学监督、建设性监督的重要意义,提出建设性监督是党报舆论监督的生命线,以及如何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2.
监督公开是有效融合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可行途径。进一步规范、完善监督公开工作,形成稳定、普遍、规范的公开常态,是全面贯彻执行监督法、不断提升人大监督实效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愿望的客观需要。但从各地人大工作实践来看,监督公开依然存在着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等诸多欠缺。因此,客观评价监督法施行以来的监督公开情况,探析公开不足背后的相关缺失,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思考、完善和实践监督公开,更有效地推动监督法“落地”。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需要新闻立法新闻立法的紧迫性,来自于中国社会和新闻事业的巨大变化。1998年的“两会”上,代表和委员最为关注、议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有效遏制各种各样的腐败行为和现象。而他们都认为全方位建立、健全和加强监督机制是治本之策。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湖南省纪委书记杨敏之说:“没有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而没有知情权就无法监督,连基本的倩况都不了解,监督什么?”可以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公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新闻媒介承担起社会责任,以舆论监督的力量补充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的不足,遏制腐…  相似文献   

14.
浅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与被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效手段。如何进一步使新闻媒体"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社会和谐,其意义深远。本文旨在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正确认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依法监督、监督与被监督的体系建设等方面论述其要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09,(7):5-5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于约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公权力,保护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于的基本权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新闻媒体应当善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在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时候,应该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需要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但是不需要脱离法律约束的“新闻审判”;我们需要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但是不希望新闻媒体刻意营造虚假的舆论氛围,干扰司法机关正常审理案件。  相似文献   

16.
唐光怀 《时代法学》2007,5(4):79-82
一般而言,舆论监督不得侵害隐私权,但公共利益需要、当事人同意、合理公众兴趣、监督对象是公众人物、使不可辨认等,可以成为新闻媒体应对隐私权侵权指控的主要抗辩事由。  相似文献   

17.
人大监督包括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是最高层次监督,具有权威性、法律性、间接性。近年来,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以完善,特别是要制定监督法,并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加强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8.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础,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司法公正与社会公众的监督,但需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边界来确定监督的制度。本文通过分析公众监督与司法独立找到二者存在的矛盾。从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使得公众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和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执法及其监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行政执法的特征、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行政执法内部监督机制、改革法院监督体系和改善舆论监督环境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赵璐 《法制与社会》2013,(5):141-142
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舆论监督也要有界限,没有边界的新闻报道很有可能给司法工作人员强大的心理压力,进而造成司法不公。为此,我们需要对新闻报道进行适当限制,合理规划,包括内容要客观真实,手段要合情合法,报道时机也要合理规划,以确保对整个司法活动的干预和影响最轻最小,最大程度保证司法独立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