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其法律保护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患者隐私权作为隐私权的重要种类,也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由于我国立法对患者隐私权的规定不够全面,加上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混乱、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缺乏,患者隐私权极易受到侵害。应完善相关立法,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改进医疗机构硬件条件和内部管理制度,提高患者的自我维权意识,建立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了医护人员较容易获取患者的隐私,建立健全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势在必行。建议规范患者隐私权的内容与范围,在立法上完善有关隐私权的规定,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患者知情同意权包括充分知情权和自我决定权,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医患纠纷,保护患者利益。《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告知义务的内容,平衡了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关系,但缺乏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配套救济制度,也没有关于患者意思表示能力的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医疗事故频发,因医疗事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也不断出现。一些患者为了挽回自己无故而遭受的种种痛苦和损失纷纷前往法院请求得到一个公正的判决,从而获得相应的赔偿。这就涉及到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以及赔偿等问题。正确地把握上述问题,对于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保护作为弱势的患者,平衡医患双方的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晓燕 《前沿》2012,(10):49-51
随着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公民权利意识不断提高,由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引发的医患纠纷逐年增加,加强患者知情同意权保护的呼声随之高涨。因此,准确解读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深入剖析我国现行立法的相关规定及不足、进而提出完善建议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沈铭贤 《传承》2012,(1):83-85
在我看来,医学人文精神之核心无疑是增进人民的健康,关心和爱护患者、维护患者的权益。同时,也应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和尊严,保护他们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董伟 《协商论坛》2011,(9):52-53
“如果单独出台一条法律保护医生,那么是否也该单独出台一条法律保护患者?”今年3月7日,冯世良委员等人在全国两会上就“医闹”这一热点话题,表达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8.
新疆十三个主要世居民族中,有十个少数民族的绝大多数群众都信仰伊斯兰教。受宗教观念、风俗习惯、禁忌心理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患者的临床行为有其特殊性。医方正确理解和认识这种特殊性,并作出积极应对,才能有效保护患者权利。  相似文献   

9.
张静 《前沿》2014,(9):80-81
患者对中药的知情权受到中药不确定性以及中药配方保护的双重限制。患者因缺乏对药物的准确认知与评价,患者难以行使对药物的选择权,更不利于患者用药的安全。本文从中药知情权的双重限制人手,分析患者对中药饮片与中成药享有知情权的范围,并探讨权利冲突机制下患者对中药知情权的法律限度。  相似文献   

10.
是如何解决严重危害礼会的精神病人非自愿住院治疗(强制医疗)问题。【点评】全闰政协委员李利新:对精神疾病患者如何诊断、治疗?如何平衡保护精神疾病患者和社会公众的权益?还要避免“被精神病”,这是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立法更重要的是,要保护、促进和改善公众的精神健康,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为促进人们“心理和谐”提供保障,也为社会和谐“护航”。  相似文献   

11.
赵桐  颜涛 《人民论坛》2011,(10):98-99
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民众法律意识淡薄,医疗现状与患者及其家属理想之间存在差异等。为化解矛盾,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等及时调解、协商纠纷。同时要完善法律机制,用法律的手段保护患者利益,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嘉 《中国人大》2013,(15):6-6
最近一个月里,深圳、北京、四川等地发生多起精神病患者持刀伤人事件,造成数名无辜人员伤亡,痛心之余更应反思。根据我国刑法,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对其造成的危害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法律对不幸的精神病患者必要的保护。但是,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约有1600万,专家认为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明显较高,如果任由精神病患  相似文献   

13.
侯俊杰 《传承》2013,(2):66-67
医师注意义务产生的渊源之范围应当包括习惯、诊疗规范。在医师注意义务的渊源上既要考虑切实保护患者的利益,又要考虑将注意义务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民众法律意识淡薄,医疗现状与患者及其家属理想之间存在差异等。为化解矛盾,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等及时调解、协商纠纷。同时要完善法律机制,用法律的手段保护患者利益,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河南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苹果公司供应商员工因工作环境致病……不断被媒体曝光的职业病案件屡屡牵动着社会的神经。然而,现行职业病防治法并不能很好地保护职业病患者,要求修法的呼声不断。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一位女性艾滋病患者的生命历程进行了社会性别分析。研究认为,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恶化了女性艾滋病患者的社会处境,尤其是从夫居和父系继嗣制度不仅使女性在患病后难以获得家庭和社区的支持,而且容易面临来自家庭和社区的双重压力。在艾滋病的防治中,应更关注女性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医疗"作为新兴行业日益进入公众视野。但在法律规制层面上,"互联网+医疗"还面临诸多困境。筑牢"互联网+医疗"法律屏障,需要明确立法,提高"互联网+医疗"诊疗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加强患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建设,增强个人信息保护;完善"互联网+医疗"主体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8.
政策与规定     
《今日上海》2008,(6):60-61
公务员招录相关政策出台;护士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患者隐私;调高工伤保险待遇;上海生源考生报考外地高校享受优惠政策;文艺特长生参加今年高考最高可加20分……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民政部首批"国家一级救助管理机构"武汉市救助管理站,在救助管理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轨道上砥砺前行,在创新困境群体救助保护、引入社会力量共赢发展、倡导建立城际间流浪未成年人保护联盟,实施主动救助、抱团救助、温馨救助,破除流浪传染病患者医疗救治瓶颈、破解800余长期滞站无家可归群众查询甄别难题等方面进行积极探  相似文献   

20.
代表语录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损害认定机制国家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但是没有与之配套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理机制,使不良反应严重的患者得不到保护。药品不良反应受制于医学科学发展的水平,即使经过严格审批的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