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人》2013,(5):8
4月23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本次修订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近20年来的首次修改。其中关于"7日退货"的规定被认为是本次修法的最大亮点之一。草案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  相似文献   

2.
刘璐 《法学》2013,(7):123-128
一、问题的提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于2013年4月28日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同时公布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指出,为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作用,该草案增  相似文献   

3.
刘武俊 《检察风云》2013,(10):16-17
实施近20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迎来大修,2013年4月24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草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首次提交审议。我们每个人无论职业身份差异都拥有同一个角色——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部与我们每个人的权益都休戚相关的重要法律,《消费  相似文献   

4.
吕斌 《法人》2013,(10):16-19
"后悔权"制度以追求契约正义与实质性契约自由为目标,有助于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关口前移。而草案二审稿中做出对"后悔权"的限制,是否隐藏着企业在背后的强势推动?那么,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权益谁来保障?自9月6日至10月5日,修订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下称"草案")正式对外公示并接受修订意见。本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消法》)大修,是颁布近20年以来的首次"动刀",外界颇为关注。其中,关于网络购物等领域的相关规定,尤其是被称为"后悔权"的"7天无理由退货"被认为是本次修订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都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并且《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力度远远高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应当说,这两部法律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增强消费者的权利意识、打击经营者的欺诈行为确实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惩罚性赔偿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胡田野 《河北法学》2012,(12):151-156
2011年10月25日,欧盟颁布了编号为2011/83/EU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最新指令。该指令主要规定了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信息的义务,以及消费者撤销合同的权利,这些规定反映了欧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的信息透明、利益均衡和私权救济的立法精神。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定于1993年,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今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需。欧盟最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指令对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3年4月23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这是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1994年1月1日实施以来的首次大修。回望《消法》实施的20年旅程,正是消费者的维权行动催生了这部大法,也正是消费者权利意识的成长推动这部法律通过修改而走向成熟。从颇受争议却让"双倍赔偿"家喻户晓的"刁民"王海,到高擎"公益诉讼大旗"向垄断说不的丘建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23日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中提出网购“后悔权”后,争议不断.因而有必要结合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及法益目标,对《草案》中“后悔权”规定的消费者有权范围、不应退货的商品类别、经营者义务范围、退货退款期限、经营者应退价款的范围、个人销售者赔偿责任以及责任承担主体范围等文体的合理性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得出结论,以促进完善立法和未来该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消法》颁布实施近二十年来迎来首次修改。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在进一步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意见征集截至日期为5月31日。此前,4月23日至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消法》(草案)]进行了一审。与原《消法》相比较,修正案草案由55条增至60条,共修改了27处。与现行法律案8章55条的篇幅相比,草案新增条数约占现行法律案的"半壁江山"。1993年,我国颁布《消法》,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形式全面确认消费者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中对维护社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了该法的主体范围,但该条款仅就"消费者"的行为作了界定,却未明确其概念和主体资格;因此,准确解读"消费者"内涵、明确其主体资格、划定其范围界限对于正确适用该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吕斌 《法人》2013,(10):22-23
正在征求意见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消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引发了不少争议。  相似文献   

12.
医疗美容机构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的“经营者",接受美容者不同于“消费者",医疗美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服务",因此,医疗美容损害赔偿不能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依据。另外,消法规定的安全权、后悔期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和责任承担的形式都与医疗美容之间存在冲突,所以医疗美容损害赔偿应排除消法的适用。  相似文献   

13.
张凤仙 《法制与社会》2011,(20):180-181,204
2008年10月29日,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消费者概念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概念,因此,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首要问题应该是对消费者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对理论和实践当中存在的争议进行回答:即消费者是否只限于自然人?什么是生活消费?鉴于理论和实践中对生活消费的持久争论,我国应借鉴国外,在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对消费者概念进行排除式界定,即将消费者概念界定为:本法所称消费者是指非为营业和职业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包括自然人和为职工购买生活消费品的单位。  相似文献   

14.
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有关消费者公益诉讼的规定是一大亮点,其第46条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亦引发各界热议。笔者注意到,在有关消费者公益诉讼的三个关键性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还十分模糊,相关规定也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5.
正从1993年到2013年,20年之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了首次全面的修改。从草案的公布到历次修改直至最后决定,这部法律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引发民众的热议。其背后固然是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消费"已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必需。此外,20年的历史进程中,在这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被民众"消费"的背后,也在折射着消费方式、消费环境和消费心理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目的在于惩罚和制止不法行为,以及鼓励消费者同欺诈行为作斗争,具有惩罚性赔偿的性质。本文主要对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适用条件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知假买假行为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惩罚性赔偿是近年来人们争议颇多的话题.2013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第3条明确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购买的,不影响其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惩罚性赔偿.随着规定的出台,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出现了主张“全民打假”的思潮,认为知假买假行为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惩罚性赔偿可以遏制当前我国假冒伪劣商品的乱象.但是,“全民打假”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法治理念,陷入了通过群众性运动解决社会问题的历史惯性思维.知假买假行为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惩罚性赔偿,该《规定》第3条只是例外规定.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与法治》2013,(10):15-15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作了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草案从充实细化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强化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规范网络购物、进一步明确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等方面作了修改。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到饭店就餐停车,餐后汽车丢失,其中的责任认定应该如何呢-本文将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合同法》相关规定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到饭店就餐停车,餐后汽车丢失,其中的责任认定应该如何呢?本文将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合同法》相关规定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