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方便广大旅客购买火车票,铁道部门开通了互联网订票业务。但是,其中一些人使用抢票插件购买火车票。有专家指出,用"抢票软件"就等于强制插队,对其他旅客采说是不公平的,应予以禁止。也有人认为,"抢票软件"缩短了  相似文献   

2.
抢票软件是技术创新产物,应用先进技术取得合法利益是公平、合法的,应该鼓励。抢票软件实质是利用了“自动化技术对手工操作”的优势。用抢票软件购票一样排队,只是排队方法不同。抢票软件让使用人一次填写个人信息后,自动反复递交售票网,直到成功,实现。全秒候”排队,不须要用手工一遍一遍反复填写、递交购票信息,是智能技术提高效率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合理使用抢票软件购票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购票成本(时间、精力),提高了购票成功率,免除了购票人排队的辛苦,既让真正有购票需求的人便捷地买到票,又有效降低了服务机构的人力成本,此举未尝不可。笔者认为,按需使用抢票软件抢票的行为不应该受到指责。  相似文献   

4.
当许多旅客为春运高峰买不到火车票而犯愁窝火时,曾向票贩子批发过火车票、现任沈阳一家私营拍卖行董事长的李先生大曝黑幕:票贩子分五等,一等票贩子年收入可达300多万元。旅客这段时间在窗口买不到票是正常的。而且贩票队伍已经形成了购票、倒手、拉客、成交一条龙的“完整运作体系”。以沈阳市为例,一等票贩子一个人每年能从铁路部门拿到几万至几十万张车票,而大票贩子为了长期倒票,经常给车站及铁路的关系人送钱送物,这样一方面可以长期拿票,同时也能逃脱查处。一个人一年挣得300万元,作为诚实劳动合法所得令人羡慕,可谓成功人士;若是黑…  相似文献   

5.
时评     
《创造》2016,(1)
正"彻夜排队购票成历史"不值得过分标榜1月1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召开。媒体从会上获知,"十二五"期间,高铁营业里程超过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网上售票占比超过60%,买票彻夜排长队现象已成历史、对于所谓"买票彻夜排长队现象已成历史",铁路方面其实没必要过分标榜,其一,虽然近年来铁路运力确实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火车票尤其是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现象,实际上并没有根本改观。在许多热门线路上,"一票难求"  相似文献   

6.
回家     
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帷幕,从1月8日开始至2月16日结束,持续40天。今年春运为46年以来最早。据预测,2012年春运期间客流量将达到31.58亿人次。今年1月1日起,铁道部开始在全国铁路系统全面实行实名制购买火车票。旅客可以通过电话订票、网上订票和火车站代售点的售票3种渠道购买火车票。根据铁路部门的规定,从1月1日起,电话订票、网络购票预收期全国统一为12天。  相似文献   

7.
热词     
《中国人大》2014,(2):7
春运2014年,春运已然拉开大幕,大家兴奋之余,却仍有不少人为"一票难求"而发愁。多年来,铁路运输部门一直试图解决购票难问题,包括推行实名制、增加网络和移动端渠道等。遗憾的是,这些措施虽赶走了售票窗口的"黄牛党",却催生了"网络黄牛党"——他们用抢票软件以毫秒速度刷票,10分钟刷走1000多张,大量囤票以高价牟利。对于扰乱正常购票秩序的"黄牛党",相关部门应联合起来依法严厉打击,让他们付出代价。毕竟,春运关乎着亿万人回家的事,承载着无数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差旅新规  相似文献   

8.
话题     
《民主与法制》2020,(1):44-45
【春运买票还用抢票软件吗?官方已出手!】据中国之声报道,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运营的抢票软件有近60家,一不注意就会被套路。12306技术部声明:为保障用户权益,已屏蔽多个抢票软件的渠道。12306推出“官方抢票”的候补功能,可直接在系统内抢票,其他抢票软件会无票可抢。您用过抢票软件吗?过年回家的票,您买到了吗?  相似文献   

9.
正"我找10位朋友用20台电脑抢票,可还是没抢到,都快哭了。""放票的时候网络真的很卡,经常死机!"……1月24日零时,台湾春运期间的火车票开始发售。尽管台湾民众预备了各种抢票形式,但不少人仍然"铩羽而归"。为了春节期间能够回家吃团圆饭、举家出门旅行,春运在台湾同样也是人潮汹涌的现象,短时间内上千万人口的迁徙,给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带来了不小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6,(5)
正在"互联网+"的时代,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进入了信息化通道,"网上办事"成为了当下最需要迫切解决的任务,那么在老百姓看来,"网上办事"距离他们还有多远呢?"我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了"——2015年底,不少网友忍不住如此吐槽,阻碍他们归家之路的是每年一度的"春运"大考,车票固然难买,而让网友更为郁闷的是,12306网上购票系统的"奇葩"验证图形码。为了防止恶意抢票以及黄牛集中购票,12306网站频  相似文献   

11.
被公众千呼万唤了多时的火车票实名制终于要变成现实。今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在广州、成都两地试行购买火车票实名制。目前铁路部门已经投入数亿元,做好实名制购票、验票的硬件准备。  相似文献   

12.
谭畅 《小康》2013,(2):46
又到一年春运时。一年半之前,京津城际高铁开始网络售票,铁道部客户服务官方网站12306网正式开启网络购票业务,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铁路已经全面推行网络售票。在中国铁路走进电子商务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公众如何看待火车票网上预订?受访者对火车票网上预订业务普遍持肯定态度。65.1%的人认为火车票网上预订"简单、方便、快捷,很实用",47.7%的受访者认为"是今后出行订票的新趋势",27.7%的受访者认为"网上订票并且采用实名制能够有效遏制票贩子"。  相似文献   

13.
刘建华 《小康》2012,(2):78-80
正网上订票、电话订票,用这两种方式"秒杀"不到车票的人们,依然面临排队抢票的难题,广州火车站日客座能力只有2.5万人,在春运最高峰期却要承受日发送旅客20万人的压力一位年轻小伙子连续排队四天都没有买到回家的票,转身在售票厅  相似文献   

14.
抢红灯、抢座位、抢车道、抢房号、抢票等现象屡见不鲜,抢,为何会演变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存之道?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呈现的是有等级、有礼仪,但是不遵守规则。即使规则制定者本人,也不想把规则运用在自己身上。“刑不上大夫”就是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于是每个漂在异乡的人,年底必须要做的事就是抢到一张回家的票。据人民网的2012年春运调查问卷显示,有77%的人选择“火车”回家,20%的选“客车”。原因很简单,长途公共汽车路上耗时太长,飞机票的价格打工者又接受不了,火车票则价格亲民,路上也安全。但也正是大多数人的蜂拥而至,导致了火车票一票难求。铁道部为此每年都要被媒体口诛笔伐,被老百姓指责一番.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     
<正>中国还有一种"一国两质",一国两种空气质量,北京和海南。——3月29日,在博鳌论坛金砖国家治污讨论会上,刚经历北京沙尘暴的主持人白岩松忍不住对博鳌蓝天感叹道有我们这些专业人员在,一般乘客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抢到票。——一位"黄牛"聊天群群主称,网络抢票取决于网速和软件两大因素。他们配置了100兆光纤宽带,加上专门为抢票设计的外  相似文献   

17.
网上侦查工作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网上侦查是侦查人员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网上查询、获取犯罪信息的方法。能存储大量犯罪信息的CCIC系统、多媒体信息通讯网、上网人数的广泛都是开展网上侦查工作的基础条件。网上侦查包括网上发动群众、分析案情、并案分析、追逃等。当然 ,网上追逃对CCIC系统、广泛利用知识资源、侦查人员素质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经常看到报纸上刊登有人抢中学生地铁月票,原因是地铁月票不好买,只有凭老月票才能买新月票,故一个旧月票黑市价为600元。据说地铁根本就不再办新月票了,所以现在有人“炒”地铁月票了。我认为人人都有权利购买月票,就象人人都有义务纳税一样。如果地铁卖月票赔钱你可以涨价,涨到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程度,不能只惠顾那些有旧月票本的人了。现在是市场经济,应最讲实际。月票的最大好处不仅仅是为持有者省一点钱,更重要的是方便了乘客,免得总得排队买票,也节省了车站的管理人员的精力。  相似文献   

19.
正在火车票实名制的总体管理体制下,南京铁路运输法院一审"不支持罗某退还补票款"的判决让人无法理解。至少,面对这样的判决,我们有三大问题迫切需要追问。一是罗某称自己所购火车票丢失,是否属实?如果罗某确实买过车票,其购票信息等是否有据可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罗某的诉求显然就非常合理,而法院"不支持退还补票款"的判决,则涉嫌支持铁路公司重复收取车费。  相似文献   

20.
静观票贩子     
北京站在西客站未分流之前 ,高峰期日客流量达到了20万人次。铁路运能和运量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买火车票难的客观现状 ,遇高峰期更为突出。于是 ,一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套购紧线火车票 ,高价卖给急于出行的旅客。最初 ,倒票人以北京人为主 ,一张票只加3、5元钱 ,随着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北京 ,“倒票市场”逐渐让外地人占领 ,票价加到了十几元、几十元 ,价格成倍上翻 ,出现火车票难买、票贩子控制市场、票更加难买的恶性循环。群众怨声载道 ,新闻媒介不断曝光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案 ,票贩子问题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热点问题。虽经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