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10月16日,安徽省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安徽中医药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王键受贿案作出一审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除此之外,北方工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原校长夏建国,广西中医药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唐农也相继落马。这些密集通报的高校腐败案一再警示我们,高校绝非清净之地,也不是清水衙门,对高校腐败问题必须大力整治,坚决把象牙塔里的蛀虫清除出去。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常被称为“象牙塔”,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一方净土”。然而近年高校腐败案频现,权钱、权色交易屡见不鲜,窝案、串案时有发生,甚至有地方高校领导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20余名厅官落马或被“双开”2020年年初,中国传媒大学原副校长蔡翔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近年来,党内腐败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主要表现是:由个人腐败向集体腐败发展;由低层腐败向高层腐败发展;由经济方面的腐败向政治方面的腐败发展;由一般部门的腐败向人事、司法部门的腐败发展。泰安胡建学集体腐败案、湛江海关腐败案、厦门海关腐败案、宁波许运鸿腐败案;原北京市委书记、政治局委员陈希同、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腐败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1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意见时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作为象牙塔,高校应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然而,腐败案频发却已成为高校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它给大学精神造成严重伤害。遏制腐败、弘扬大学精神的有效出路是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实行大学自治。  相似文献   

5.
“整体上缺乏控制,个人腐败就不足为怪。”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这样概括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局前局长郑筱萸的落马。2003年,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和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的腐败案相继被查处,汪玉  相似文献   

6.
<正>"8·14韶关系列腐败案"的查处是广东近几年最大规模的反腐行动之一。韶关系列腐败案至今已历时两年,涉案230人,其中包括31名厅级干部、100多位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他们分属数个权贵交易网络,通过这个权贵网络,动辄以百万为单位敛财,但这一切终被党纪国  相似文献   

7.
钟言  纪威 《廉政瞭望》2005,(4):14-16
2004年11月,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因严重违纪及涉嫌违法,受到了中央纪委的严肃查处,被开除党籍、公职。经初步调查,韩桂芝在任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副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先后收受多人多次所送钱款共计人民币950万元。韩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韩桂芝案不是孤立的。由这起腐败案牵扯出的腐败链条,随着韩桂芝案查处工作的逐步深入,已基本显现。许多官员因卷入此案,也相继落马,其中不乏省部级和市地级高官。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人看来,高等学校的校园基建、教材采购处处都有"油水",而正是这些"油水",让个别高校领导就地"滑倒"。本文的主人公延边大学原副校长、副教授于永和就是典型代表。于永和,1954年出生,延边大学数学系毕业。曾担任过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办主任、行政直属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延边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校机关党委副书记,中共延边州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曾获得吉  相似文献   

9.
高校购书回扣高达30%,13所高校中36名干部或工作人员被立案侦查,3名县处级干部贪污受贿100万元以上,涉案总金额高达1200余万元。去年,四川省三级检察机关集中力量展开的围剿高校购书腐败的行动刚打开突破口,就立即在高校中引起强烈震动。7月中旬,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开审某高校原教材科科长齐洪军涉嫌贪污、受贿一案,这也是成都法院开庭审理的首例高校购书腐败案。齐洪军在法庭上辩称,他把书商送来的7万多元回扣作为福利发放给科室人员,是经学校有关领导同意的。当时由于教材科没有专门的账户,他便把妻子的卡号告诉了书商,随后书商把5.7万…  相似文献   

10.
刘治军 《世纪桥》2005,(3):111-112
在新形势下,作为高校应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以市场为导向,帮助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这是高校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就业工作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构建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机制;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8·14韶关系列腐败案”的查处是广东近几年最大规模的反腐行动之一。韶关系列腐败案至今已历时两年,涉案230人,其中包括31名厅级干部、100多位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他们分属数个权贵交易网络,通过这个权贵网络,动辄以百万为单位敛财,但这一切终被党纪国法改变。  相似文献   

12.
庞贺峰  胡浩 《世纪桥》2012,(9):37-3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高校招生也进入了“扩招时代”,各地大学城也相继建立起来。同时,高校领导干部掌控的各种权力也在迅速膨胀,在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中,一些高校干部未能坚守住道德和法纪防线,陷入腐败的泥淖。因此,在高校建立以防控廉政风险为核心的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对于遏制高校新校区建设中职务犯罪的滋生蔓延,保障高校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李记在2009年12月21日的《梅州日报》上撰文指出:据报道,12月初,两院院士新增选名单相继公布。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85%是现任官员;工程  相似文献   

14.
从上海“社保基金案”看权力资本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中国反腐败中社会影响最大、最值得“回味”的腐败案是上海“社保基金腐败案”,人们将其称之为“中国腐败第一案”。这是因为,上海“社保基金腐败案”腐败案值大(拆借违规资金高达32亿元之巨),涉及的人数众多且涉嫌官员层次高(不仅有上海公路富豪张荣坤,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秦裕,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王成明,上海电气董事韩国璋,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和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也“涉及”进去),是一个典型的窝案、串案。应该说,十六大以来整个社会反腐败力度是越来越大,但是各地…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加剧,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校园内外部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前"象牙塔"式的宁静被打破,高校中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应急事件.高校应急管理不仅是适应我国社会变化发展和弥补高校应急管理缺陷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持高等教育发展与稳定和维护高校自身形象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理念缺失、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法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高校应急管理工作应该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健全应急管理预警、信息沟通、管理训练和恢复评价机制,完善高校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惟有如此,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和论述了影响高校师德建设的四个因素。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引领性因素;科学的激励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促进性因素;有效的监督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保障性因素;高校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基础性因素。高校师德建设的这四个因素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他们共同影响和促进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高校师德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前一段,“上海社保基金案”这一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腐败案“东窗”渐亮,涉案金额百亿人民币,银行借款大都来自工行上海分行,而工行上海分行是上海社保资金主要的协议存款银行。此案所牵,上海社保局局长祝均一、宝山区区长秦裕等相关人员纷纷落马,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最终也因涉及上海社保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等问题2006年9月24日被中央纪委立案检查。这一案件的发生,无疑又为金融腐败链条上增加了重量级人物。而在此前,我国银行业已有朱小华、段晓兴、王雪冰、梁小庭、赵安歌、张恩照、刘金宝等一批高官相继落网,仅中银香港一家就有数名…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社区,其构成社区文化要素的精神文明具有地域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先导性等特点;高校的发展之路在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培育“四有”建设者与接班人,这从根本上讲,是高校社区精神文明功能的发挥历程。  相似文献   

19.
古井之殇     
《党建》2008,(6)
4月15日,古井集团原副总经理兼上海野太阳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飞涉嫌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犯罪一案在安徽省亳州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这是迄今为止古井集团腐败案中第8个出庭受审的企业高管人员。  相似文献   

20.
近日有消息说,中国高校已成为"腐败高发区",理由是近几年高校腐败案成倍增长.采购设备吃回扣,基建工程"暗箱"操作,招生人员索贿受贿……很多人惊呼,"净土"不"净"了,"清水"不"清"了,高校不仅成了腐败的"高发区"和"多发区",而且成了腐败的"传染区"和"扩散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