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公平分配观的终极目标,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要反对两极分化;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邓小平公平分配观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是: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必须坚持按劳分配;要动态地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脱首创同志在《论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观》的来稿中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第一,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行政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行政改革思想由邓小平行政改革的科学观、发展观和和谐观构成.从哲学角度看,科学发展与和谐实现是邓小平行政改革思想的灵魂,邓小平行政改革思想的逻辑起点与价值诉求是和谐、邓小平行政改革的主导价值理念是科学、邓小平行政改革的过程是发展、邓小平行政改革的评判标准是和谐实现.从实践层面看,对和谐的理解构成了邓小平行政改革的逻辑起点与价值诉求,在行政改革过程中始终没有脱离科学发展的轨道,没有脱离和谐实现这一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史佩宇 《传承》2010,(9):4-5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事业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中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也是其民本观的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领导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邓小平的人民观张昌平一邓小平的人民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事业的出发点和目标、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且从社会...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稳定观初探张月泉邓小平的稳定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邓小平关于稳定的重要性的观点以及如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主张。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稳定观的精神实质,对于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  相似文献   

7.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事业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中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也是其民本观的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表述。它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关系上,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与实现目的的基本手段的辩证统一关系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对于我们科学地、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云南民族地区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准确地把握云南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性,从实际出发发展和振兴民族地区经济,椎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一、云南民族地区解放生产…  相似文献   

9.
把稳定与发展作为治国安邦之道中的最为基本的战略方针之一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目标,是邓小平同志总结国际国内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当前,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同志的稳定与发展思想,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稳定观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容,不仅包括政治稳定,还包括经济稳定、社会稳定、领导集体稳定,以及外部国际环境的稳定等。在邓小平的稳定观中,政治稳定主要是指我们国家在…  相似文献   

10.
浅谈邓小平的稳定观张月泉邓小平的稳定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邓小平关于稳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观点,以及如何保持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主张。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同...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稳步前进,而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研究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对新时期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 ,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观的特征 ,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观 ,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完整性完整性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观首要的特征。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绝不是只言片语 ,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不仅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而且还阐明了目标和内容等 ,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方向、有保证、有中…  相似文献   

13.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要有正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涵三个层次: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和根本目标方面,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物质基础、社会条件和社会目标的统一、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实践观的特色余灵灵一百五十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表明,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正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的一个新的阶段。邓小平的实...  相似文献   

15.
韦建平 《理论月刊》2002,(12):15-17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对生产力问题都曾进行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形成了各自的生产力观。毛泽东认为生产力是划分敌友的标准,也是革命成功的标准;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建设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就是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生产力观是对毛泽东生产力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实事求是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以"三个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确立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指出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是个动态发展过程,初步建构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相似文献   

17.
官僚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的一大弊端。群众观、民主观、平等观以及阶级观构成了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观的基础上 ,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反对官僚主义的两次飞跃。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生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科学地解答了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生问题,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民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关系到党执政的根基,它的基本内涵就是耍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它的特质就是共同富裕,它既是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又是检验各项工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对于怎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邓小平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把“三农”问题作为基本切入点,把改革作为基本动力,把“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基本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19.
禹国峰 《前沿》2007,3(9):8-11
马克思异化理论在唯物史观的视域内就是异化劳动的社会生产方式说。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出发,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就是实现异化劳动自觉扬弃的社会生产方式说,就是社会主义的特殊劳动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是侧重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绩效角度界定的社会本质观。这一社会本质观兼顾了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是两者的动态绩效的统一,为社会主义自觉地走向异化的扬弃提供了运行的张力。因此,单纯强调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维度,不论是在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关系上,还是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上,均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观:从马克思到邓小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要深刻理解这一点,需要考察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在最主要之点上对这三者的关系作一个极为简明的分析。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三位一体有人认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比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更接近马克思。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强调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特征: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这三条都有来自马克思,而邓小平则对这三条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作出了修正。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