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凌亢 《瞭望》1992,(36)
陈元方同志从省委负责岗位上退下来后,又主持省新编地方志工作若干年,两年多以前离休了。最近突然寄给我该省地方志刊物一份,内有他所写《新编地方志不记述“文化大革命”是对我国现代史的歪曲》一文。标题引人注目,内容更发人深思。不准许新编县(市)志记述“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  相似文献   

2.
读了今年2期《理论导刊》陈元方同志写的《新编地方志记述“文化大革命”的再思考》一文,觉得很有启发.这篇文章,对于地方志该不该记述“文化大革命”以及如何记述“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可以说论述得很全面很详尽了,这也是他多年来领导编写陕西新编地方志关于这个问题的体会与思考.他的意见,我是完全赞  相似文献   

3.
《理论导刊》1992年第2期刊发陈元方同志《新编地方志记述“文化大革命”的再思考》一文,以坦诚的历史精神和明若晴空的文字,率先对近两三年来新编地方志在记述“文革”问题上存在着的若干“左”倾教条主义思想观点及其危害,进行了深层次地评析,并深刻的总结了陕西编志经验.可谓一篇掷地有声的文章.笔者作为方志学研究人员,完全同意陈文  相似文献   

4.
近读《理论导刊》第2期发表陈无方同志《新编地方志记述“文化大革命”的再思考》一文,对陈文关于编志工作应排除“左”的干扰,设专志(章)实事求是地记述“文化大革命”这一观点完全赞同.县志是一县纵述历史、横陈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有“存史、资治、教化”三大作用.无论是县级领导者,县以下各级干部、工作人员,或者是庶民百姓,只要阅读本县地方志,就能弄清本县状况,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指导自己行动.县志要发挥其本身作用,就得稽实求真、秉笔直书.  相似文献   

5.
陈元方同志《新编地方志记述“文化大革命”的再思考》一文在本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先后被《了望》、《文摘报》《方志研究》、《云南方志》、《陕西地方志》、《南郑县志资料》等报刊转载或摘要,本刊也陆续收到不少读者支持陈文观点的来稿,择要刊发了两篇.鉴于如何历史地记述、评论“文革”,不仅仅是地方志方面的,也是多年来思想理论战线上有一个争议的问题,我们现再将《了望》1992年第36期凌亢同志的文章和李德运同志的来稿予以转载、摘要刊登,作为这一问题探讨的小结.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胜利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提出制定与实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7.
“新编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研究”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而“1 978年以来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进展”是“新编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研究”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为了推进“1 978年以来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进展”的研究 ,中央党校科社部在甲申岁末召开了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界的专家学者 50多人参加了会议。历时两天的研讨会一直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一、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进展的阶段划分我国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但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三大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出新的理论贡献,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在中共中央批准召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作者指出,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全面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作者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齐峰 《理论探索》2004,(6):48-5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 ,不仅体现在理论上的前后承继 ,而且更根本地体现在实践纽带的联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 ,为新的科学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沃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植根于此 ,形成于此 ,获得了深厚的实践基础。要使它发挥科学理论的巨大指导作用 ,并使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与时俱进 ,就必须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着眼于指导新的实践和实现理论新的发展 ,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郑月娟  杨初 《党政论坛》2008,(15):29-30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推动者。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引导、培养和教育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健康成长,引导他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当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遭受重大挫折时,有人曾经预言:“社会主义将成为20世纪的人类遗产。”然而,10年过去了,科学社会主义事业非但没有销声匿迹,相反却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实践在中华大地上的蓬勃发展而使这种预言不攻自破,彻底地破了产。当人类社会进入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的时候,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摆脱了一度陷入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处境,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这个新天地的主要标志,就是“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实践所带来的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农村小康的根本途径。它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4月中旬,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在郑州召开了1991年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会议期间举办了近几年来编纂出版地方志成果展览,共展出省志、专业志和县志300余部。那一部部内容翔实、装帧精良的志书,凝聚着编纂者的心血和汗水。从80年代开始的编纂,经过十年辛勤耕耘,已初见成果。与会者认为:90年代到本世纪末的后十年,将是新编地方志的收获季节。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报告论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强调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经济特区建立以来 2 0年的建设实践 ,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特区建设的骄人成绩 ,是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取得的。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说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没有这一点 ,“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走不出一条新路 ,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敢闯、敢试 ,就意味着探索 ,意味着创新。经过特区 2 0年建设实践之后 ,我们再来学习和体会这些话 ,深感它是多么准确而深刻地指明了经济特区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路…  相似文献   

17.
“发展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不仅十分明确地回答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根本任务、奋斗目标,而且深刻地论述了发展生产力的途径与手段。认真学习与把握“发展生产力”理论,时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认定前进方向.选准适度发展目标,不断推进我省机械工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现各尽所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闪烁着时代光辉的 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全面深刻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对新的历史条 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建设和党执 政规律的认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一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 表”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认识上的伟大飞跃。“什么是社会…  相似文献   

19.
陈险峰 《团结》2004,(6):14-16
一、多党合作“三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三化”建设的认识和实践又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深入理解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三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推进多党合作制度“三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三化”建设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集中全党的智慧,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议》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总结了我国多年来建设与改革的新鲜经验,是指引我们更好地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进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