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八桂侨刊》2005,(3):40-41
北流市是广西第二大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32万多人,港澳台同胞4.3万人,侨眷、侨属46万多人。为了发挥侨乡的优势,动员广大华侨、归侨侨眷为北流市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近年来,我们围绕“为侨服务、富侨兴桂”和“兴玉利侨”的工作导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维侨、护侨、富侨和开发侨力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4年,自治区侨办授予“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评选活动组织奖荣誉称号及玉林市“侨务工作特等奖”,最近获得全国侨务系统先进单位和全区侨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2.
《八桂侨刊》2004,(6):4-7
五年来,自治区侨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国务院侨办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侨务方针政策,紧密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务院侨办的工作部署,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努力抓好侨力资源培育开发,凝聚侨心,发挥侨力,努力拓展新时期的侨务工作,尤其是积极推进“八桂挚友”、“富侨兴桂”等侨务主题活动,为侨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上次全区侨务工作会议的5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国务院侨办的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区各级侨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务院侨办的工作部署,坚持为侨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积极推进“八桂挚友”、“富侨兴桂”等侨务主题活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百色华侨经济开发区的前身是广西国营百色华侨农场,创建于1960年10月,是广西最早建立的6个华侨农场之一。现有总人口2715人,其中归难侨1738人,占总人口的64%,在职职工1157人,离退休559人。土地面积1.5万亩,耕地8000亩。1999年下放由百色地区行署管理,同年改制为百色华侨经济开发区,同时设立百色华侨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按公司化运作。2002年以来,特别是自治区侨办提出“富侨兴桂”,区华侨企业管理局提出“富侨兴场”以后,我开发区认真贯彻有关文件精神,抓住新机遇,迈出新步伐,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着力新发展,加大企业内部改革力度,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积极探索富侨兴场新路子,从而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对实施富侨兴场发展战略作了有益的尝试。现把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概述如下。一、做法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抓好方案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桂侨字犤2002犦19号和桂侨企字犤2002犦9号文件下达后,我们首先在开发区党政班子中认真学习,分析理解文件的精神实质,明确文件对我们的要求,并结合开发区实际,研究如何贯彻实施富侨兴场战略,从而在决策层形成共识,做到思...  相似文献   

5.
要搞好广西华侨企业的改革开放和促进广西华侨企业的经济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为动员全区侨务部门的力量,进一步修改广西《侨务志》篇目,落实资料收集任务,编好广西《侨务志》,区侨办、侨联、华侨企业联合公司在南宁联合召开的为期三天的《侨务志》编纂工作会议今天结束。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编修广西《侨务志》,是加强侨务部门自身建设,搞好侨务工作的需要;将明清后我区在海外的华侨和归侨、侨眷对侨居国和祖国各方面的贡献以及在祖国四化建设时期对我区所作的贡献等史实收集整理,加以考证,系统编成志书,这无疑也是全区数百万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侨乡人民以及侨务工作者的迫切愿  相似文献   

7.
广西是全国集中安置归难侨较多的省份之一。全区现有华侨农林场22个,华侨工厂7个,拥有土地面积155.17万亩,其中农林业已利用面积73.6万亩。总人口12.5万人,其中归难侨6万人,职工4.8万人,离退休人员1.8万人。近年来,我区华侨农林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务院侨办的指导下,在侨务部门和农林场领导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广西作为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同样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揽全区的各项工作,不断完善民族地区发展思路,不断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自治区最近提出建设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的重大战略举措,正是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宁的前提下,形成的具有指导广西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具体工作思路。同时,我们还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建设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的具体实践,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目标。本刊现转载《求是》第19期刊发的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一文,供广大读者特别是全区广大领导干部学习共勉。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发展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在新的形势下,笔者认为,要促进广西华侨农林场职工经营收入稳定增长,实现区侨办副主任(区华侨企业管理局局长)韦谦同志今年在桂林召开的“全区华侨农林场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华侨农林场职工应有“一片优质果地(蔗、麻、茶),有一个五位数的存折,一栋小楼房,一辆机动车”的“四个一”的“富侨兴场”发展目标,是完全可能的。但农林场的领导和职工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生产经营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要求,调整新的发展思路。要从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的大格局中考虑,立足本场实际,发挥各自优势,资源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投资,狠抓改革,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搞活营销,开拓市场,提高效益,开辟职工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下面就如何实现“富侨兴场”谈点个人看法。一、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结合推进华侨农林场领导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关系,将其工作职能、改革与发展等措施落实到位,使企业的各项工作与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通过改革,实现领导与管理人员技能化、精干化。达到学历高、懂管理、熟电脑、社交广、会流通、敢致富,改革创业意识强。做到生产...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5,(11):1-1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近期做出决定,用三年时间,在全区集中开展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建设平安广西的总体目标是: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少出,保持全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具体目标任务是: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秩序良好,执法公正,群众满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这是维护稳定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广西平安的关键。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注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  相似文献   

11.
由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与广西《侨务志》编辑室联合召开的广西华侨史志资料征集工作会议,于1987年6月26日至28日在重点侨乡容县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我区19个地、市、县的侨务部门的代表,以及有关科研单位、高校的专业人员共40人。自治区侨办副主任、区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广西《桥务志》编纂领导小组组长向大有出席了会议。区华侨历史学会、区《侨务志》编辑室的其他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熊志灵 《传承》2012,(10):28-29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后,广西周边出现了三次明显的华侨华人归国浪潮,归侨安置工作在不同时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建国以来广西共接待安置归难侨约15万人,60年代以前以分散安置为主,60年代以后以集中安置为主。  相似文献   

13.
苏道俨 《当代广西》2005,(21):25-25
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今年全区经济发展实现“双过千”目标,体现了党委、政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加快发展步伐,向着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奋进的信心和决心。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将按照自治区的决策和部署,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今年全区人均财政收入越过1000元人民币的奋斗目标。为此,财政部门将坚决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侨务部门与海外华侨、华人具有广泛的联系。充分调动华侨、华人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广西的开发建设,发展对外经贸合作,帮助广西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广西经济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是广西侨务部门独特的优势。侨务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组成部份。侨务部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通过加强海外联谊,努力做好海外涉侨文化交流和海外侨务经济科技工作,适应新形势,研究新侨情,在开展海外民间外交工作中发挥侨务工作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十余年的打磨,《归侨口述史·广西篇》于2022年夏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梁茂春教授和陈文教授及其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经过大量的走访、谈话、记录和编辑工作,为读者呈现了一本近40万字的归难侨访谈录,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民族主义等众多内容。书中42位现居广西的归难侨,曾侨居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他们以历史亲历者的角度再现其在侨居国及回国后的经历,还原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时代变迁,也生动地展现了归难侨对祖国的眷念与热爱。一、历史中的“无名者”20世纪50至70年代,国内外局势急剧变化,中国接收了大批东南亚归难侨,他们被安置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区。东南亚归难侨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归国华侨华人组成,或因受到东南亚国家“排华”问题影响,被迫离开侨居地;或因受到新中国成立的感召,怀揣着满腔爱国热情,辗转回国,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归难侨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特征等都与大陆其他民族和群体有着显著差异。所以,归难侨研究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侨华人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声琨 《传承》2006,(6):11-13
“十五”以来,广西抓住主要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时期将是广西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整个发展的全过程,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是促进广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7.
桂政办发[2008]18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侨办《关于广西华侨农林场土地确权的意见》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8.
一、“富侨兴场”新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论述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富侨兴场”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就明确了华侨农场要走我国农村改革的道路,要彻底改变现行农场的经济体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切实扩大生产经营者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特别是归难侨的积极性,促进华侨农场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确实提高归难侨的生活水平。中央有关部门对华侨农场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中央“五侨”部门,十分关心华侨农场的改革发展和归难侨生活的改善,并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多次深入华侨农场调研,制订一系列有利于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国家计委“十五”期间将继续支持华侨农场的基本建设项目;财政部“十五”期间除在华侨事业费方面对华侨农场继续予以支持外,还增加了对华侨农场困难职工的生活补助,对华侨农场归难侨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定额补助,以保证按月足额发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国侨办积极帮助解决华侨农场职工退休养老保险问题。仅20...  相似文献   

19.
黄吉民 《当代广西》2004,(10):19-20
近年来.广西海外联谊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窗口作用,广泛组织与引导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到广西开展交流、合作和投资,为广西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4月24日,广西海外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理事大会在南宁隆重召开,刚当选为广西海外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的姜兴和同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畅谈了在富民兴桂新踌越的伟大实践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广西海外联谊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5,(15):1-1
全区上半年工作汇报会上,一项鼓舞人心的重大决策出台——今年广西要实现“双过千”目标,即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越过100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越过1000元人民币的大关。在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的走主题下,广西正如一辆急需提速前行的列车。如何更科学更协调地提速?在去年顺利实现经济发展“三突破”目标的基础上,经深入调研、多方论证,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又一项重大决策,广西今年要以实现“双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