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任何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是以本国的农业为基础,就必须依赖外国的农业作为基础。 在我国,由于下述原因,农业的基础地位显得更为突出: (一)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有73.73%的人口在农村,而发达国家一般仅占3—6%之间。我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94年为18.8%,发达国家仅为2—3%。由此可见,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强大动力,全面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根本改造.正因如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明确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指出要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个关键方面实施突破,全面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和制约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下面,笔者就创新“三农”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发展高效农业,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高效农业,必须加强科技的应用。只有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链条之中,才能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环保、高效农业,才能实现农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现工业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必经之路."十一五"时期,如何依托宁夏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当代国际国内先进科学技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实现我区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实现农业商品化、现代化。如何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快农业产业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意义重大任务紧迫加快农业产业化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迫切需要:一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需要。目前农副产品加工深度和开发广度滞后,传统分散化经营严重,尚未走上立体比、“三高式”(高产、高质、高效)、开放型的农业发展轨道。这就需要尽快依靠科技,强化农副产品的精细加工和开发深度,发展食品工业和轻工业,产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农副产品,实现农业集约化增长。二是实现农…  相似文献   

7.
齐国华 《奋斗》2008,(6):43-45
水利永远是农业的命脉,现代灌溉技术的推广则是我国农业迈入现代化殿堂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本来,利用管道输水,已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既节水又省地的灌溉技术。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和美国已分别有63%和47.5%的农业灌溉实现了管道化,日本大口径管道灌溉面积也超过50%,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实事求是,循序前进,相互促进,迎头赶上。前两点是指要有科学的态度。毛主席在一九四二年整风时就提出了实事求是,这同样适用于自然科学。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仅要实事求是,循序前进,还要有雄心壮志,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  相似文献   

9.
杨治钊 《党建》2012,(6):47-47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究其原因,核心还是人才问题,尤其是处于乡镇一线的推广、普及、转化农业科技成果人才的问题。笔者所在的镇是一个农业重镇,近10年内,该镇没有新进一个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现有农技人员年龄均在40岁以上,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出现严重断档现象。由于经费缺乏、工作条件差、上升渠道难等因素,新的农业技术难以普及推广到乡镇,乡镇一级难以留住农技人才,也很难吸引高水平的年轻人进入基层。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科技教育的发展关系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中国现代化的前途。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落后已严重制约经济增长。据有关资料,目前国有重点企业关键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经过比较全面技术改造的只占ZO%左右;找国工业技术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的相比,大约要落后15至ZO年。所以,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努力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科技意识,始终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以此改造传统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步骤、原则和方法曾进行过深邃的理论思考和睿智的科学论述,系统地提出了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方针,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课题。本文仅就邓小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进行初步论析,并以此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一、农业现代化“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结果。在…  相似文献   

12.
要使我国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北、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其中一个决定性的关键,就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历史证明,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源泉。科学技术上先进的国家,每年都用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2,(12):27-27
以农业现代化为主题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日前在京发布。报告预计我国在2030年前后有可能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达到上世纪60年代农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农业中等发达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传统农业也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在6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现代化农业具有以下特点:1、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从制度上保证了农业生产者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在土地产权、生产经营权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以及争取更多收益的内在动力。这是推动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力量。市场发挥着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一方面,农业通过生产要素市场获得装备、化肥、农药、资金等投入要素;另一方面,通过消费市场的引导,带动农业生产的扩张和结构调整。市场竞争推动着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们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山东省是经济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科技力量雄厚,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具备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21世纪初,山东省发达地区要不失时机地制定与实施加快农业…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民经济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求农业经营方式相应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摆脱高工本、高消耗、小规模、低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发展“一优二高”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广工作,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组建了各级农技科研、教育推广培训机构。据农业部统计,我国近十年获部级以上奖励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达3000项,目前每年取得农业科技成果有6000项。但是农业科技成果平均推广率却只有三分之一,在这三分之一中,推广的规模又只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与发达国家70%—80%差距很大。究其原因,与我们只从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一方着眼,着力于把农业科技成果推向农民,而不注重培育能主动有效地吸纳农业科技成果的用户有关,事实表明:我国  相似文献   

17.
我对自然科学是外行。这次来到上海,碰到各位正在讨论制定十年科学规划,借这个机会我谈谈下面几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我国过去的科学基础很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深化改革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土地、劳动力和生产资本的扩大性投入来实现的,农业经济发展以数量扩增和外延为主要特征,其结果是资源消耗太大,投入产出率不高。而面对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约束,这种增长方式的持久性基础将会越来越薄弱。要转变这种增长方式,最根本的是扩大科学技术的应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已充分证明,农业生产的每一次大的进步,无不与新的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相联系。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率并不高。农业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推动因素,全国平均只有30 40%,只相当于工业化国家60年代的水平;我省虽高于全国平均数,达到50%,但与目前发达国家的70 80%相比,差距仍很大。如何尽快缩小这一差距,使农业科技成果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已是摆在各级领导、农业主管部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国民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竞争。我们要在新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综合国力。这既是推进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根本大计。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  相似文献   

20.
最近,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深刻地阐明了发展农村生产力,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基本保证。高等农业教育最根本的宗旨就是服务农业、农村与农民,就是为农业和农村输送农业高等科技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研究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因此,全面贯彻《决定》的精神,着眼于21世纪的需要,不断丰富拓展“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和为农村基层服务的办学思路,为农业现代化作贡献,是我们农业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