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述职评议还要发展和完善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堂述职评议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把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相结合,把监督工作和人事任免工作向深层次推进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这个来自地方人大工作实践的新的人事监督形式,对于强化人大监督,推进领导干部的勤...  相似文献   

2.
<正>专题询问已成为人大常态化监督方式,然而这项权力的行使没有固定模式,一些地方人大在实践中,只是简单"复制"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探索创新少,未能充分发挥人大询问权的作用和权威。专题询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监督方式上的重要创新与探索。近年来,专题询问在各级人大常委会迅速铺开,逐渐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实行领导干部述职制度”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几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述职评议,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实践表明,它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正确行使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规范述职人员的述职报告,对于进一步完善述职评议  相似文献   

4.
正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工作,要做到真监督、真支持,就必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对要审议的专项工作有一个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在省委人大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大与"一府两院"既是监督关系也是支持关系,监督与支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大对"一府两院"要真监督、真支持。这一要求,对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在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真监督、真支持是对人大责任意识的检验。我国宪法规定,各级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些规定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主权在民原则,赋予了人大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  相似文献   

5.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的职权。监督法的出台,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如何在地方人大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大监督职能和支持"一府两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自1979年县级以上的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那么,人大常委会应该为代表做什么呢?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增强被监督意识,齐心营造监督氛围。代表法第二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从本级人大代表中选举出来的,人们称之为代表中的代表,从法理看,人大代表与同级人大常委会之间是一种选举与产生、监督与  相似文献   

7.
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是宪法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职权,也是监督法规定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经常性监督工作形式。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经常性监督方式之一,是新形势下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重要举措。由于这项工作目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地方人大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人大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职能,本文结合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的工作实际,就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中的几个问题做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每到年末岁初,各级人大都会面临如何选择和怎样确定年度监督议题的问题。那么,地方人大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工作机关,每年的监督议题到底应该怎样选择和确定,具体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原则重点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和探讨。一、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的选择途径根据监督法和人大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各级  相似文献   

9.
一般监督与个案监督结合起来程序性监督与实质性监督结合起来监督事与监督人结合起来监督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湖南省衡阳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地方人大  相似文献   

10.
监督法颁布实施.为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人大监督工作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推动人大监督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需要不断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要贯彻实施好监督法.各级人大常委会必须努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建设,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是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证。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从代表中选出。因此,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构成情况直接影响人大常委会职能作用的发挥,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人大  相似文献   

12.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代表人民的利益依法行使职权、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的重要形式。笔者认为,搞好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会场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树立地方人大常委会的权威,增强全社会的人大意识。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地方各行政区域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在本级国家机关中,具有全权的、首要的、核心的地位。但在实际生活中,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这种法律地位和权威并  相似文献   

13.
《浙江人大》2012,(10):58-59
2011年底,在县乡人大换届中,湖南省某县人大常委会会议,鉴于下属某镇镇长当选有拉票行为,作出了对该镇人代会选举结果无效的决定。有人认为,地方各级人代会的选举结果不属于人大的决议决定,上级人大常委会无权撤销。江苏省东海县人大常委会孙轩柏上级人大无权撤销下级人代会选举结果上级人大能否撤销下级人代会的选举结果,必须先搞清楚上级人大与下级人大的关系。根据我国宪法及地方组织法等法律规定,上级人大与下级人大都是国家权力机关,上下级人大之间是法律上的监督关系、业务上的指导关系和工作上的联系关系。在组织上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这是人大机关与政府机关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依法治国、依法治省进程的向前推进,如何进一步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增强监督效果,是摆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正阳县人大常委会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其主要做法是:——努力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就是举行人大常委会会议。人大常委会会议的质量高低、效果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而且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首先,我们经常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实际,学习《人大建设》、《人大工作通讯》杂志和有关法律法规,使人大常委会委员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人民派驻地方国  相似文献   

15.
加强监督工作,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面临的重要任务。监督司法机关的工作,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监督工作做好了,将会有力地推动人大监督工作向前发展。要从"依法治国"的高度认识和加强人大司法监督工作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立法是基础,执法是关键,监督是保障。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法律,授权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行  相似文献   

16.
一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尊重和维护人大制度的宪法地位。各级党委应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理论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党政干部培训教育内容,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人大意识。将党委重视人大工作、“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职考核体系,增强各级各部门重视人大工作、加强人大建设的自觉性、责任心。完善地方各级党委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权的工作机制,如每届党委应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重大决策和重要人事任免应事前征求人大意见,县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兼任同级党委副书记等。  相似文献   

17.
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评议,是地方人大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的一种监督形式,也是近几年地方各级人大运用得最多的一种监督形式。实践证明,这种评议,有力地促进了被评单位依法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水平;拓宽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渠道,强化了监督力度;丰富了代表活动,提高了人大代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增强了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人大制度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其成效是非常显著的。有些地方人大还制定了地方性法规,使评议规范化、制度化。但从总的来看,目前这项工作仍处在探索阶段,有些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才能推动工作评  相似文献   

18.
论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王居书等一、检察机关接受人大监督的性质及其意义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及其常委会所行使的监督,是本行政区域内代表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19.
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干部的述职评议、组织人大代表对"一府两院"工作的评议(以下简称"两评"),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开展"两评"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公仆意识、廉政意识和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有利于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而且有利于丰富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拓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监督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的地方人大机关报相继刊登署名文章,对地方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发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地方人大常委会不属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种认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属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我赞成后一种观点,并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地方人大常委会是"实体性"权力机关,其法定职权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权力,其职权的性质决定了其本身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方组织法》第14条,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明确规定了14项职权,从而法定了地方人大常委会是"实体性"权力机关。这说明,地方人大常委会不同于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和办事机构,不属党委、政府办公厅(室)和部委等机关的性质,而是实体权力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