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国内学界对协商民主的研究可以2006年和2013年为界,分为三大阶段,期间出现了两大拐点。两大拐点的出现以及随后的持续高温与中央政策的导向直接相关。国内协商民主研究总体上经过了从简单地译介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到探讨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问题,从厘清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问题到探索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从政治领域的协商实践扩展到包括社会领域在内的广泛、多层的协商实践,从理想的、价值层面的协商民主到现实的、经验总结和制度创新层面的协商民主的过程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和主渠道。新世纪以来,对我国协商民主由兴起到深入的研究,主要围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概念与特征、价值与功能、发展历程与实现途径、理论基础与文化基础、发展与完善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协商民主理论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主要围绕协商民主理论兴起的原因、涵义、基本特征,及其在中国的适应性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协商民主理论作为代议制的修复在西方兴起以来,国内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协商民主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涵界定、特征、价值意义、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比较以及协商民主的践行困境等方面。通过对协商民主理论的介绍与探讨,加强了学界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新世纪以来这一理论在我国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从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协商民主与选举(票决)民主和参与民主的关系、协商民主的局限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协商民主的相关问题这几个方面,对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对于消除对西方协商民主的误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新世纪以来这一理论在我国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从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协商民主与选举(票决)民主和参与民主的关系、协商民主的局限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协商民主的相关问题这几个方面,对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对于消除对西方协商民主的误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且取得丰硕成果。这个研究议题主要围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演变、基本内涵与现实定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与独特优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意义、功能与价值,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以及人民政协相关问题等方面展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进一步研究应从加强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深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充实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重点与丰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方法等方面着手和努力。  相似文献   

8.
兴起于20世纪末期的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其实是发源于古希腊时期的直接民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复兴。自引入中国后,特别是随着一大批国外有关协商民主的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国内形成了对协商民主的讨论热潮,学者们对该理论的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但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一个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国内学术界很早就开始了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文分别从研究背景、两次转向和近年来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回顾了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2月23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云南省第八届社科学术年会政治学专场"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来自省内外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展开,就协商民主理论、协商民主实践、协商民主与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与多党合作、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与民主政治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一些关于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理论、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一个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国内学术界很早就开始了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文分别从研究背景、两次转向和近年来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回顾了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协是中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因为这种民主形式是建制化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建制化是建构组织、制定规范、研究理论,进而规约协商民主开展的动态过程。这一进程始于一届政协的召开,经过不断探索已经搭建起完整的组织平台,制定出健全的组织规范,展开了专门的理论研究,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运行原则、基本职能及其实现形式。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基本实现了建制化。  相似文献   

13.
自协商民主以学术概念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学界和社会各界对其理解始终存在争议,因而对其界定和解读也各有差异,当然也伴随各种批判。由于国内学者在引介和解读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同时,面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形态下早已存在且不断发展的多种协商形式,对协商民主产生了不同的概念理解和理论建构,其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协商的执政理念与制度实践先于理论研究;协商制度始终强调党的领导和有序协商;协商民主是中国政治民主转型的可能路径。因此,从中国协商民主的社会主义特色及其制度安排与协商实践来看,对于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现实发展可能需要更为切合的诠释,从治理意义上探讨协商民主,更加关注作为国家治理层面的协商民主制度和作为地方治理层面的协商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围绕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进行了多维度、立体化的解读与研讨。深化了对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的理论品性、现实意义及当代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客观而言,目前学界关于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过多地聚焦于邓小平的基层协商理论、社会协商理论、党内协商理论等的研究。缺乏对邓小平协商民主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把握,未能对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进行学理阐释和逻辑论证。因此,新时代条件下应该注重对邓小平协商民主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一方面,这有助于提升民众对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体系的科学认知,有助于领悟其协商民主思想精髓。另一方面,对于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发展等也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外学者从反思选举民主以改进决策、政治参与、治理形式等视角理解协商民主的内涵,习惯于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其民主理论,并没有肯定中国民主政治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国内研究从探讨协商民主之于中国民主政治的"意义"、"价值"转向论证协商民主的"真实存在",并建构本土化的协商民主概念,同时,关注人民政协实践问题,总结经验规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注入了新内涵。后续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的深层次拓展应着重思考人民政协的治理特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协商民主理论成为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对协商民主的内涵、理论渊源、价值与局限性、在我国的适用性与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综述,试图理清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现状,旨在对协商民主理论在我国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民主理论范式。传入中国后,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目标。从结构上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包括党内协商民主、执政协商民主、国内党际协商民主以及人民协商民主四个方面。就目前而言,我国既存在着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有利因素,同时也存在着民主传统缺失、选举民主不发达、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等不利因素。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思想上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政治协商以及选举民主的内在区别,在制度上要将协商嵌入票决民主的已有制度结构,在行动上要选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产生的顺序不同,国内协商民主理论或多或少依附于西方话语。通过深入发掘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价值、文化根基、制度基础、理论建设独特性,发现中西方协商民主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我们要加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理论是当今世界倍受关注的政治理论之一。在我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本文在述评国内外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和总结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释了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李瑞环协商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自从协商民主理论提出来以后,国内外理论界学术界涌现出了很多的专家学者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全面深入。为了更好地推动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必须充分意识到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加大对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力度,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