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良性发展和非良性发展两种状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发展需要一系列保障条件,民主是其良性发展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以民主性、开放性思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发展需要转化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念范式,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多元共存、精英化与大众化、民族化与世界化的关系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管理创新和企业发展提供思路。大庆经验表明管理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要正确处理经济改革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社会主义企业既要会管理更要会经营,要研究和掌握企业行为规律、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着力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企业家;加强学习国外企业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建立一门企业管理对比研究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中国式民主方面的最新理论概括和生动阐释,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我们可以从理论逻辑、价值超越和实践指引三个方面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从理论逻辑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继承和发展党的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回应时代要求;从价值超越层面,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相结合,真切实施人民当家作主;从实践指引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给予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撑,为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提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非公制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正确处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其他社会阶层关系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高校基层民主建设是由我国高校的任务和面临的形势决定的。基层民主建设要求基层单位围绕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统一部署,在进行决策、执行、监督中,依靠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民主参与,从而确保学院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加强基层民主建设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办法处理好四个关系: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学术与行政的关系;领导班子与教职工的关系;学院与学生的关系。关键的问题是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互动发展需求的现实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统战社工作为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的具体实践,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体现。理论上.统战社工产生和发展的价值基础源于统一战线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本质与社会工作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具有内在的亲和性;统一战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参与功能与社会工作以民主为取向的社会参与活动具有内在的亲和性;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整合功能与社会工作对以制度为取向的社会正义的追求具有内在的亲和性。实践中,统战社工开展工作主要是基于统战资源整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对于党建理论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制度创新与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内在正相关性。在削度创新中需要处理效率与公平,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民主管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已经普遍建立起来。在进行企业民主管理中,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原则;坚持民主管理监督保障权;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原则;坚持厂务公开制度;坚持把民主管理作为工会工作重点的原则,等等。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途径是: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健全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建立企业职工民主评价机制;建立职代会通报机制;建立职代会举报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契合;既有深厚的传统渊源,又有丰富的实践创新。在新时期推进协商民主就需要发挥党的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建立政治协商互动机制;建立满足社会利益多元需求的社会协商互动机制;推进协商民主程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协商民主的保障机制;加强对互联网公共论坛的规范和引导,形成对网络协商民主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陈维义 《工会论坛》2005,11(2):34-35
当前厂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重点是在经济体制与民主管理的关系、所有制形式与民主管理的关系和基于非人力资本的产权主体与民主管理的关系三个方面存在的误区 ;为了深化厂务公开工作 ,需要把握提高认识、融入制度、抓好落实三个工作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农村最广泛的实践。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设计的村民自治是以村民委员会为核心,重选举而不重监督。在推行村民自治的初期,把重点放在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上是必要的,因为选举代理人是民主的第一步。随着村民自治的发展,监督缺位的问题则凸显出来。山东省五莲县实施的“1+4”民主监督模式对村民自治的监督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村民自治制度创新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2.
国企民主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提高领导干部对企业民主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努力提高他们的群众观念;三是对职工代表进行全面培训;四是对表决方式作出相应改革。  相似文献   

13.
加快地方政府体制创新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地方政府体制创新,应重点解决五个问题:科学、准确的城市(地方)功能定位;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推行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设置职能;加大政府管理改革力度,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阳光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健全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14.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坚持行政监督,是政府工作必须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政府法制机构作为法制工作的载体,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大力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即提高认识、健全机构、保障经费、增强素质、创新工作、强化职能,是加强对执法活动监督的重要组织基础,是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论公共行政发展的民主价值取向与政府行政模式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行政发展所蕴含的民主价值取向是推动政府行政模式从效率至上向社会公平至上和服务至上模式转换的重要因素,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西方国家在现存制度框架内推行政府改革、发挥政府的行政效能和体制内各个组成部分的合力、间接维护政治统治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在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研究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取向与政府行政模式转换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实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政治建设目标,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发展党内民主首次提出的新课题和新举措。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是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重要成就。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必须把握好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基本思路与着力点。基本思路是: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目标和原则、统筹和重点以及执行和评估。着力点是:以落实党员"四权"为着力点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以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为着力点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以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为着力点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以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为着力点完善党委议事决策制度,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为着力点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上来说,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关系是一种被监督与监督的关系.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安排,也是权力关系的必然体现.在现代民主社会,实施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拥有广泛而重要的权力,必须接受媒体的监督.公安机关与媒体虽然存在着多种维度的关系,但最关键的则是政治上的被监督与监督的关系.公安机关只有摆正自己受媒体监督的位置,警察权力才能受到有效的监督,进而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这是民主社会探讨警方与媒体关系问题的根本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职工工参加民主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主流.借鉴国外民主管理经验,对推动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完备的行政体制是依法行政的基础。我国现行行政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有必要进行大的改革:进一步推行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中央和地方实行法律分权制;确立权力适度分立的政府结构;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对其职能部门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民主协商机制关系的历史、现实出发,指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内在的民主协商机制具有建设民主党派政治资源的主导性积极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影响当前民主党派创新发展的机制性障碍因素,进一步加强民主协商机制建设,实现民主党派政治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