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外传播能力的构建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基础设施与传播途径的完善,但目前仍无法取代西方国家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在传播理念与意识上的创新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文章将探讨我国如何从机制创新层面真正实现对外有效传播,己达而达人。  相似文献   

2.
张琰 《前沿》2014,(17):21-23
本文提出,构建客观而全面的图式是使得西方人理解接受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国文化走向西方世界需要有一套系统的传播策略和方法,即运用巴特利特提出的图式理论将中国文化进行分层次传播。本文通过多方面例证先后对中国传播层次、具体传播理念及传播方式进行探讨。同时,本文以诗词为例针对文学传播中应注意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提出具体策略,并对孔子学院的办学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李智 《人民论坛》2023,(18):103-106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正成为一套兼具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具有独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中国新话语。打破西方对现代化的定义权、解释权和评判权的垄断,破除国际话语权困境,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基于此,自主构建并对外传播好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将成为我国未来知识生产和国际传播事业的重要议题。具体地说,一方面,应融通中外,自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应以交往为本位,对外传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进而在自主构建和对外传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义亭 《前沿》2011,(20):148-150
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意义: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有助于国家硬实力的提升。河南省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现状令人不尽如人意。河南省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对策:一是整合河南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品牌,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二是搭建对外传播的立体结构传播模式;三是建文化产业发展专家库、文化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四是建立一套文化对外传播效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让中国更加接近国际舞台中央。随着受众群体的增加、传播话题深度与广度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由于当前存在中外文化差异、传播渠道不畅通、传播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使得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做好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讲好中国故事、革新传播理念、拓展传播渠道,打造多元化的传播格局,发挥公众的聚合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阔步走向世界的同时,迫切需要解决"失语挨骂"的问题。要有效提升对外宣传效果、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需要以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创新对外传播,善于发现和挖掘"中国好故事",以系统思维讲好"中国好故事"。  相似文献   

8.
刘舸 《求索》2010,(5):183-185
"soft power"概念被引入中国后,学界对其基本概念、内涵存在着较大争议。本文从概念辨证入手提出一条化解当前学界有关软实力概念、内涵论争的路径。我们在定义"soft power"概念时,我们既要考虑约瑟夫.奈的"soft power"论的原意,也要考虑它被引进我国后在中文世界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从而在共同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它的发展。中国对外传播战略的核心是要动用各种传播手段实现既有的软实力,使之权力化。  相似文献   

9.
10.
李琼 《人民论坛》2015,(5):155-157
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形式的外宣工作都离不开外宣翻译,外宣翻译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在各方面都是相互交织、紧密联系的。合适的翻译策略将直接影响外宣翻译的效果,会进一步影响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成功与否。在对外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宏观上要根据不同内容的文本类型灵活选用直译、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对外传播是一个集物态文化、心态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综合交织的多层次、多方位、纵深发展的动态过程,既有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直接输出,也有着以物质为载体的文化传播。这就决定了文化对外传播在法律保障上的多元化诉求。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加强网络转载版权的保护,为社会文化生产和消费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中国对外话语和价值观念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本文指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对外话语体系建构与传播的"必要性"在于展示中国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的价值观念,展示中国和平可亲文明的国家形象;并以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为例探讨了"可能性"的问题;其"可行能"路径主要有将中国道路的实践创新凝聚、升华为对外话语体系的新表述,实现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学术创新的辩证统一,打造对外话语体系的"全媒体"传播路径,实施对外话语体系的"分众性"传播方略。  相似文献   

13.
田书慧 《前沿》2014,(11):225-226
内蒙古悠久灿烂的地域文化,是草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丰厚财富,是中华文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向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展示内蒙古地域文化,是一个重要课题。加快内蒙古地域文化走出去,应以全新的视角,进行全方位推进。  相似文献   

14.
刘信言 《传承》2011,(20):60-61
电影诞生百年以来,一直被看作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更是各个国家进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有力武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影是最有效的传播文化方式,电影所营造出来的虚拟声画世界是电影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从一些优秀电影入手理解和阐述电影国际传播的现象和本质,探讨中国电影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为世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杜侠 《贵州民族研究》2016,(12):141-148
贵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贵州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过去及现状的分析,本文就新媒体的作用,对外宣传资料的制作,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翻译的策略及人才的培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及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周良发  赵悦 《前沿》2023,(5):5-13
新时代提升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话语亲和力是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提质增效的重要环节。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话语亲和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话语主体引领力、内容阐释力、风格吸引力、场景感染力和评价助推力。鉴于当前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话语主体能力有待提升、资源质量有待提高、语言表达有待融通、场景供给有待重视、评价机制有待规范等问题,要从培养话语主体素养、重视话语资源整合、创新话语表达风格、创设话语传播场景、构建话语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话语亲和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外传播的失衡表现为新闻流向与流量的失衡两个方面,即我国接收了大量从发达国家流入的新闻信息,而我国流向发达国家的新闻信息量并不大。这种对外传播中的失衡给我国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必须寻求再平衡。  相似文献   

19.
城市文化伦理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发展分不开。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道德伦理问题,对这些文化的反思和解答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城市社会稳定和谐。道德实践在城市社会的重要性,在于如何在社会生活中遵守道德,以利于城市社会的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主流意识形态与视觉化传播具有内在关联。图像作为视觉化的主要内容,承载着一定的意见态度和价值理念,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与功能。理性形式的意识形态内容可以通过感性、可视的图像展现。在视觉技术赋能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视觉化传播成为现实,但也面临着自身图像传播能力不足、视觉文化的负面影响以及外在因素掣肘的困境。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视觉化传播,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当前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新趋势,实现传播内容、方式、技术、机制、人才、平台等全方位创新,从而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阐释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