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日前,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编辑部和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发展理念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以及全国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3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发展理念与中国道路"主题,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深化与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内涵和要  相似文献   

2.
<正>1.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阐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和当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和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中国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依据、本质特征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相辅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前,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编辑部和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发展理念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以及全国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3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富有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面向未来,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又要脚踏实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统筹国内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协调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大战略思想,统一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它兼顾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推向了新的高度。"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及根本政治保证。同时,和平发展道路是顺利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外部条件,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顺利实现保驾护航。"四个全面"开阔了和平发展道路的新格局、丰富和拓展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与外延、赋予了和平发展道路新的时代特征,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立足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统一,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立足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统一,彰显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自觉坚守。在新的历史时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之初就展现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一脉相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由一个目标与三大举措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拓展与体系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新时代"定位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两大逻辑创新与贡献。  相似文献   

9.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逻辑必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新结晶。其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发展的新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题的新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谋划的新布局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战略布局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战略",凝结着改革开放40年来的基本历史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改革开放的首要经验,"四个全面"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成果;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四个全面"内在地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道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动力源泉;改革与法治相辅相成,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和法治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目标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创新道路上,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我国社会建设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取得了新的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站在了历史新起点。在新时代,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国家哲学,是熔铸助推中国梦的"根与魂",它作为引领民族复兴的"价值之翼",深度融合在"四个全面"与"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进程中。核心价值观、发展理念、战略布局有机统一,互助提升,助力中国梦的伟大进程。"四个全面"与"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全面深化改革的开放之路,深化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链接提升价值观自信。"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要贯彻落实在实践标准、人民标准中检验一切工作,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中增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因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已经形成,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增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因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并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道路。增加"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因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去掉"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因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范畴,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已内在地包含着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议用"绿色"来表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的根本主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发展新阶段:制度成熟化定型化的新阶段、道路价值建构的新阶段和理论体系"书写"新篇章的新阶段。从实践形态、制度形态和理论形态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鲜活内容,是在新阶段新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新的认识,从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5.
郑晓卉 《传承》2014,(3):44-47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历程作了梳理回顾,更加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联,并鲜明地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党的十八大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形成了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成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理念,为全面深化改革、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发展的新常态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的理论支撑、实践支撑和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两年多来,农工党把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此加强理论武装,增进政治共识,强化广大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围绕协调推进中共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为工作主线,积极履职尽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最伟大的历史性创造。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领导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方位,制定了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为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保正其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着中华民族迈出新的征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以当代中国的时代条件为背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面对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四个全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措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抓手,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我们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战略认知与安排,既是我们在理念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进一步理论认知,也是实践中怎样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实现路径,还是对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制度系统的构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不同的角度看可分为三种形态,即理论形态的总布局、实践形态的总布局和制度形态的总布局。其中,理论形态的总布局是指导,实践形态的总布局是路径,制度形态的总布局是保障。三种形态的总布局虽相对独立,功能目标也不相同,但却彼此协调、相互嵌入、和谐共生,共同构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既定的战略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