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我们家季小明爱管闲事,心肠好…"面对笔者,杲宣含说起丈夫季小明,脸上写满了幸福感。她的丈夫在二师二二三团农四连担任支部书记,她是一名农试站的技术员,两人工作都很忙,但他们却能用满满的爱去关爱家、家人和邻里,使每一个靠近他们的人都能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  相似文献   

2.
梦生 《廉政瞭望》2005,(7):29-31
10年来,她迈着小脚为艾 滋病奔走呼喊,以不可思议的 力量,揭开了艾滋病“血祸”这 块硬疤; 她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 救助艾滋病人和艾滋孤儿,付 出了一个老人的极限; 艾滋病人视她为“救命菩 萨”;艾滋孤儿亲切地叫她“奶 奶”;美国《时代周刊》赞她为 “亚洲英雄”;联合国秘书长安 南称她是“中国防艾女性活动 家”……  相似文献   

3.
娘从乡下来     
<正>娘是农村人,是个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村人。但为了替我照看孩子,她迫不得已离开那片生活了60多年的土地,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娘不会跳广场舞,坐公交也会晕车,她只敢去家附近的菜市场和孙女幼儿园,远了怕迷路回不来。她和小区里的退休老太永远聊不到一块儿,她听不懂CPI是什么东西,只知道菜市场里白菜都要一块多钱一斤,说太贵了,要是在老家田边地角随便种些菜,一年到头都吃不完。  相似文献   

4.
<正>从"火锅皇后"到"创客""领筹人""世界众筹金融小镇镇长",何永智看到了众筹市场的未来,她说:"大数据、大市场、大金融,能让整个行业飞起来!"62岁的何永智从没想到,2015年,她突然有了三个时髦的头衔:"创客"、"领筹人"和"世界众筹小镇镇长"。在此之前,她被人们称为"中国火锅皇后"。从路边的小店,做到全国拥有近300家加盟店、97家直营店的餐饮公司,何永智用33年打造出"小天鹅火锅"的品牌。可是,一直在传统餐饮行业摸爬滚打的她,突然变身"网络达人",摇一摇、发红包、刷朋友圈,还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正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提起张荣华,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张荣华和爱人均系二师二十一团团场军垦后代,生在农场长在农场,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在家中尊重双方父母兄长,对父母  相似文献   

6.
<正>她在家中排行老三,上有一哥一姐。农村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观念让家长只舍得将有限的钱财供宝贝儿子念书,而女孩从小就要帮家里干活儿,到成年后嫁到别人家去了,有了文化知识自家也用不着,肥水岂能落外人田。所以她和姐姐只能有一人上学。母亲拿来一副金耳环和一块手表,对姊妹俩说:"你们一人得一样,得耳环的人不上学,帮家里放牛;得手表的人上学。自己选  相似文献   

7.
她辛辛苦苦地挣钱,节衣缩食地攒钱,却把钱用来兴办“免费福利院”;她是一个37岁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却无偿赡养着一群与自己非亲非故的老人;她不被人理解,遭人嘲讽,却依然痴心不改,奉献爱心;她家财万贯,却衣着简朴,甚至不曾有一双像样的皮鞋;她以福利院为家,与老人、孩子同食同宿同喜同忧;她身为福利院院长,却依然干着厨师和服务员的活计,  相似文献   

8.
正在二师三十三团十九连,一提到何伟群家,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们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尊老爱幼、热心助人;礼让邻里、团结互助;教子有方,精心培养下一代。现年42岁的何伟群,是上海老知青的后代,她继承了上海人的聪明和新疆人的豪爽,长大后的她毅然放弃了跟随父母回上海的机会,而是选择了嫁给一个新疆小伙子,留在团场,做  相似文献   

9.
房托     
李英梅 《党员文摘》2008,(10):27-27
阿雯家附近新开了个楼盘.她想在那儿买一套房。看房时,阿雯特意叫上我,她说。现在卖房的都有房托,你帮我看着点儿,省得被人忽悠了。  相似文献   

10.
徐志民 《实践》2014,(12):38-38
<正>记者随着科左中旗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梅园雪来到保康镇巨宝山村村民房殿军家,为的是给他家送去"测土施肥建议卡"。一进屋,只见几个老庄稼把式正围在一起唠种田的事。看到梅园雪,他们就像见到老朋友,全没有客套话,把梅园雪围在中间,这个问他家该用什么种子,那个问肥该怎么施。梅园雪胸有成竹,一一为他们答疑解惑,好像早就为他们备好了答案。提起梅园雪,科左中旗的农牧民如数家珍:"她就是我们种粮人的圆梦人,她把全旗玉米单产提高了300斤,创造了亩产2300斤的全区玉米高产纪录,让我们旗连续9年粮食总产位居自治区第一名……"  相似文献   

11.
<正>14年的等待,14年的祈祷,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段漫长的人生路。对于七师一二九团十一连周凡瑞来说,14年在希望与渺茫中的期盼,是爱托起了她的精神支柱,是爱的源泉滋润了丈夫"沉睡"的大脑,使一个精神病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开始交流和劳动,这就是爱的奇迹。14年前,每当人们谈起周凡瑞患精神病的丈夫时,她总会道出她的心声:"我不求老公给家挣多少钱,我只求他  相似文献   

12.
念春的母亲叫春花。我和春花是在1976年认识的。我们在一个厂上班,她的成分不好,父亲曾在国民党政府里做事,解放后被镇压。因着这种关系,厂里的人都不敢和她太接近,她也不爱和人说话,从早到晚只顾闷着头做事。她的寝室和我的寝室隔不远,我经常到她的寝室里去看她,还把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送给她。我只读过两年私塾,不认得多少字,她小的时候家庭条件比我好,认得的字也比我多,我每次去找她,都借口向她学认字。她教得很认真,一年下来,我已经能够看书读报。作为回报,我经常随她回家帮她做家务。她的家在湾址镇,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哥哥前几年倒插门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她母亲有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方便,春花每隔一个星期回一趟家,帮母亲准备好下个星期的米、菜和柴禾,还要担水把水缸填满。我和春花好上后,担水、劈柴的事都由我来做。就这样,我们相互帮助着,彼此信赖着,爱情的种子开始在我们的心里悄悄萌芽。  相似文献   

13.
冯瑞莲是三师四十八团医院的原护士长,今年45岁,她微胖的身材,和蔼的面容,一个普普通通的团场中年女性,父母是第一代军垦人,她是家中的长女,1987年石河子护校毕业后分配到三师四十八团医院工作,1989年她结识了团中学教师欧阳尚荣,1990年3月,他们组成了一个虽然简陋却无比幸福的家,隔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1996年,这个温馨的家庭又有了一个小可爱,加上公公,一家五口三代同堂,温馨幸福。冯瑞莲最崇拜的人就是南丁格尔,  相似文献   

14.
是她用朴实无华的母爱,把一个上有百岁老人、下有学步孩童的30多口四世同堂之家操持得井井有条;是她用宽厚博大的母爱撑起了一个困难重重的家;是她用伟大祟高的母爱诠释了人间真情。她就  相似文献   

15.
<正>蒿草青青,报之春晖。平凡普通的小小蒿草,已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让这种小草变成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人,也像蒿草一样,不惧风雨,向上生长。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学家,她研究发现的青蒿素,对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她就是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60多年来致力于青蒿素抗疟研究,用小小蒿草济世报国,让世界为之瞩目。  相似文献   

16.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也许走伍校旧与人擦肩而过也不被人注意;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孩,因为她拥有很多荣誉:同家纵奖学金、“尤洛卡”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学生会十部、优秀学生标兵、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  相似文献   

17.
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是一位活到102岁的红军老战士。她参加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并在长征途中生下女儿任远征……第一个女儿不幸夭折陈琮英身材矮小,人很清瘦,幼时缠过足,没有入过学校门。她是湖南长沙东乡胡家坪人,生于1902年1月16日,比任弼时年长两岁。由于两家世代交好,陈琮英自幼就与任家结成娃娃亲,来到湘阴县塘家桥(今属汨罗)任氏新屋,做了任培国(任弼时的学名)的童养媳。任弼时此时在乡间上学读书,二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家在新疆建设兵团,六口人中有四人——父亲、哥哥、二姐和我是正式党员。大姐因先天性疾病,一生与党员无缘。母亲也是兵团的人,思想觉悟很高。她一生中只写了一次入党申请书,最终虽然没有加入党组织,但她在我们心中永远是一名“预备党员”。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地方税务局沈河分局”是个仅有一个月历史的崭新的机构名称,但完全可以相信,她将在不久的将来与她的前身“沈阳市税务局沈河二分局”同样著名。 这个随国家税制改革这一国内外瞩目的重大举措重新分设的基层分局,现有干部175人,担负着为沈阳市沈河区城区建设提供大部分资金的重任;她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20.
陆睿 《当代党员》2014,(4):40-41
左昌兰是涪陵区马武镇石朝门村人。初中毕业后,她就到上海一家皮鞋厂打工,在那里结婚生子。 成了家,左昌兰却没有“安家立业”的满足感——漂泊的艰辛、收入的不稳定,都让她心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