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广晖 《理论导报》2005,(12):78-79
“终身学习“的概念从最初作为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策略开始,到现在成为一项国家的发展政策,其本质内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但直至今天仍有“终身学习“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不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误解.所以,整理理论基础和明确终身学习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为巩固和提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湖北检验检疫局把思想教育与制度保证相结合,把启发自觉与严格管理相结合,把开展活动与常抓不懈相结合,把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相结合,建立健全了保持共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健全党员终身学习机制。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党员”活动,引导党员树立“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习安排上,实施“五个一”:即每年读一本理论书籍、记一本学习笔记、作一次交流发言、写一篇体会文章、提一条工作建议。健全党性意识培育机…  相似文献   

3.
严冰  高歌  杜杰 《求实》2006,(Z3):18-19
20世纪60年代“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1994年被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所采纳。“学习型社会”理念由美国学者罗勃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创建学习型政府部门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入WTO后和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创造力的开发,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意义。政府部门和公务员适应社会变革能力的强弱,对竞争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指出:“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这些观念,同陈云同志的“终身学习”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要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要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主体的企业,如何创建学习型企业呢。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关于“学习”的有关论述,为今天我们创建学习型企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在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这些论述,对于提高国企党员干部职工学习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指出,“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思政课教师这个“关键主体”、抓住家庭教育这个“关键场域”、抓住“互联网+ 教育”这个“关键载体”。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强调指出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做一名学习型干部 ,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 ,特别是要定期到党校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素质、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 ,与时俱进 ,把握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7.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学习型社会又称学习化社会、教育化社会,是关于未来的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构想。196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这一思想。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学习化社会作了描述:“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种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教育必须成为一个协…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11):49-49
1.构建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党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终身学习,拓展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中央的精神为我们打造学习型企业和党员队伍指明了方向和任务。  相似文献   

9.
梁小平 《学习月刊》2010,(18):126-126
近年来.咸丰县财政局紧扣“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三园一都”发展思路.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确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局机关形成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的浓厚氛围,努力使机关干部职工在思想上有新境界.在理念上有新突破,在素质上有新提高,在工作上新成绩,为推进财政事业、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深刻地指出:“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生学习的时代.”江总书记短短的一句话,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干部终身学习的必要性.由此可见,我们的各级干部不仅要重视学习,而且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一、人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干部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图书馆时指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人是社会赖以生存的诸因素中第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离开了人的发展,社会也就无从发展进步.人的发展是通过学习和教育获得知识,变得聪慧的.作为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5,(18)
一是必须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和终身学习的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离退休干部党员应当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和追求,始终坚持勤奋学习,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行,努力成为  相似文献   

12.
张智荣 《求贤》2011,(6):6-6
随着科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终身教育”也演变为“终身学习”思想。以往高技能人才接受教育、掌握技能是通过有组织有形式进行学习知识技能.而终身学习更强调高技能人才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不仅要系统地掌握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中获得启发.提出技术创新的方法.因为需要学习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贾森 《学习导报》2010,(13):17-18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学习理念的转变和学习观念的创新。学习理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转变学习理念,具体说来,要牢固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  相似文献   

14.
贾森 《新湘评论》2010,(13):17-18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学习理念的转变和学习观念的创新。学习理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转变学习理念,具体说来,要牢固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9):44-46
勤奋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内在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修身乐趣、一种人生境界,树立终身学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6.
浙江温州市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扎实开展“四项载体”活动,推进率先实现富裕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以开展“创建学习型社会”活动为载体,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学习为本”和“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地各部门都根据自身特点,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和学习型家庭。他们对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双向强化,教育型社会与学习型社会双重组合,使每一个市民都能自觉学习,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受…  相似文献   

17.
1.创新学习理念。认识高度决定重视程度。学习型党组织应该树立以下理念:一是“学习伴随人生”。人生有限,学海无涯,知识比学历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终身学习比既有能力重要。二是“学习融入工作”。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相似文献   

18.
搞好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目的,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而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求的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宝库、学生的第二课堂和信息枢纽,应适应这一需求,成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终身学校”。由于图书馆员在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图书馆员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因此,馆员的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成为现代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如何按照“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中心组理论学习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以学习能力和思想理念创新能力的提高,推进执政能力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县以上党委(党组)中心组和干部理论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1.认识不够到位,学习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20.
“活到老、学到老”,是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的一句名言。“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江泽民同志对新时期党员干部提出的殷切期望。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赖于知识创新的今天,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学习可以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决定其执政水平。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