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志华 《理论前沿》2001,(12):29-30
一、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热潮的兴起中国哲学研究热潮的兴起已有10余年时间。1990年夏 ,上海《学术学刊》举办了以经济哲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发展与当代哲学”学术研讨会。1996年12月和1998年5月 ,上海又连续召开两届“经济哲学”专题研讨会。在1997年5月和1999年4月《学术月刊》和《中国社会科学》又分别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以笔谈的方式就“经济哲学”有关问题刊发了组合文章。在中国 ,经济哲学研究逐步推到学术前沿 ,成为研究热点 ,时间是在90年代以后。原因是 :1.党的十四大以后 ,中国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哲学观的缘起,探讨的是中国哲学观发生现代转化时所依的背景、根据、契机、条件等情况。中国学术现代化的发端,构成了中国现代哲学观缘起的学术背景;中国哲学现代转型之初,也是中国现代哲学观的缘起之时。严复的西学译介是中国现代哲学观荫生的一大学术渊薮。"义理之学"及其与西方哲学的交流,是中国现代哲学观缘起的历史根芽。"哲学"一词在中国的通行助推了中国现代哲学观的发轫,也是中国现代哲学观开始兴起的一个标志。哲学学科在中国的设置是促成中国现代哲学观扎根生长的一个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部———国内外对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研究评价状况●胡义成经济哲学实际上是经济学体系的价值观始发点和方法论依据;任何一个经济学理论体系均是某种经济哲学的逻辑展开。邓小平经济哲学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  相似文献   

4.
《广义经济结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是陆剑杰教授所承担的一项国家资助课题的最终成果。此项课题原名“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研究”,陆剑杰将其拓展为“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改革和建构问题的探究”,依次将这一问题放到“历史哲学视域”、“经济科学视域”、“中国国情视域”这三个视域中加以审察,从而写成了这部将经济学与哲学融成一体的学术专著。读了这部著作后,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介辩证法”所作的系统的运用和创新的阐发。一陆剑杰教授是我国哲学界最重视辩证法中介性问题研究的学者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人与自然平等的伦理原则后,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以及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批判继承,形成其自身的生态理论思想。通过剖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生态思想的理论背景及其实践背景后,探析其主要内容,即自然界的重要性、在异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变迁以及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终解决方法,进而领悟其对于当代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是引领学术繁荣、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党校学刊是党的思想理论和精神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多年来,党校系统和社会科学院系统、高等院校系统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及传播方面,构成了三支重要的生力军。在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包括党校学术期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新闻出版界发生深刻变革之际,党校学刊不仅不能削弱,还应当加强,应借出版体制改革之机,认真谋划,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推动党校学术期刊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正义问题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意蕴的深层次问题,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经济制度安排,经济活动的道德正当性评价。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经济正义问题引起我国理论界高度重视,并在九十年代兴起一个评价现代市场经济正义理论的热潮。本文将从经济正义研究的学术背景,经济正义研究的现状,以及经济正义研究的不足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公民社会在我国的兴起是中国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我国的政党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参政党在促进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在公民社会兴起的背景下,提升参政党的政党意识和加强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是进一步推动参政党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经济哲学的三个问题作了综述.一、关于经济学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由于经济学的数学化,使人认为经济学属自然科学,但实践使人们认识到数学并不能解决经济学的全部问题,经济学是一门既具自然科学又具社会科学的学科.二、关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问题.其实质是各学科方法论相互渗透,这是一种时代的需要,是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三、关于道德和经济关系的问题.从产权理论的角度,说明道德有经济的效用,但道德不仅仅只有经济的效用,它是社会生命的意义所在,反映了义利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公共经济管理是在公共经济学拓展和丰富传统财政学研究主题而形成新的学科范式、新公共管理运动掀起的管理主义浪潮在公共部门日益盛行的学术背景下形成的。它是一个多重理念、价值、工具和方法的总和,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重叠、相互渗透的综合研究领域。公共经济管理是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包括非营利组织、公共企业等主体对自身及授权干预的经济活动的管理。这种管理应体现对公私部门互动方式和范围的合理性考量。当前公共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研究路径构成了公共经济管理研究的理论来源与基本思路。公共经济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理论体系、主要议题的问题导向性研究以及实证分析方面还有待于充实和提高。随着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公共经济管理必将朝着更加成熟、完备和规范的学科体系转变。  相似文献   

11.
异化劳动不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构成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概念,不仅表明了马克思经济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进程,而且表明这个时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某些局限,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想处于的特定阶段性,还没有彻底摆脱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异化劳动概念自身的局限在马克思后来的哲学思想中得到批判和反思,从而表明异化劳动只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拱顶石,却无法成为马克思整个哲学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2.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从哲学文本学的视角出发,系统解读法学当代精神分析学思想大师拉康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以著名的《拉康选集》(Ecrits)中最重要的文本为基本解读对象,深入分析了拉康哲学复杂的学术背景,并以其独有的颠覆式的历时性关联,对拉康与超现实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和语言学结构主义等学术思潮之间的潜在的承袭关系一一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区块链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技术之一。自2008年以来,区块链的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在加密货币、金融、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最近几年来关于区块链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首先,文章介绍了区块链的发展背景。其次,文章介绍了区块链的运行机制以及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再次,文章从博弈论、市场均衡、网络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等多个角度,系统地梳理了关于区块链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成果。最后,文章基于我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需求,提出区块链经济学的下一步发展,应该重点关注联盟链落地机制、参与方信息结构、主权货币实施方案以及区块链在医疗、公益、食品安全等行业的具体应用机制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与哲学都是探求人类幸福生活的学问。经济学认为财富增长是达到人类幸福生活的主要途径;而哲学更多地认为幸福生活的本真在于内心的安宁、道德上的至善和人际关系的熔融。经济学的过度使用是工具理性的滥用,而哲学的唯我独尊导致价值理性的专权。只有科学发展观才在两者之间占据着不偏不倚的位置,是沟通经济学与哲学,直达幸福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起源于伦理学。但近代以来出现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的现象,经济学越来越像一门实证科学。实际上,经济学不能避免善恶判断,人是经济人也是道德人,恶总是从属于善,道德需要通过经济来表达自己,经济也只有利用道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融合是经济学的大众化和伦理学的专业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试论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学术界与公众对国学的关注持续升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研究和学术建设却日渐式微,形成了国学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边缘化”并存的社会现象。从国学热的缘起来看,新形势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对于防止国学热中的不良倾向,引导人们正确对待、正确看待国学热潮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学热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与国学的内容扬弃相结合、与国学热潮的兴起相同步、与国学热潮的途径选择相借鉴。  相似文献   

17.
国内政府回应的研究随着政府改革进程的深入而不断深化,“政府回应”已成为当前我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对政府回应的研究全面展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包括研究兴起的社会学术背景及条件、回应及政府回应的内涵、我国政府回应的现状及对策等。  相似文献   

18.
苏秀美 《工会论坛》2011,(5):125-12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世界范围内公共部门资源管理改革的兴起,我国公共部门的资源管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图书馆要想在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化经营战略系统,不断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中蕴涵的若干政治原则是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协商潮流有着密切关系。较系统地挖掘这一背景,对于更深刻地理解人民政协所蕴涵的政治理念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贺麟诉诸儒学复兴提出的“新心学”,由于缺乏哲学的批判创造性思维难以建构既非儒学也非西学的中国式现代哲学:一是通过西方现代认识论哲学修补儒家心学进行儒学创新,是依附中西方哲学观念的学术拼凑融汇思维,所以不能展开对儒家心、理、仁、道哲学和西方认识论哲学的双重哲学批判改造。二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窄化认知使其看不到中国尊重生命的个体哲学所隐含的现代性内容,故其“新心学”不能揭示儒家心学和西方逻辑理性均难以面对的中国个体生命和文化被儒家伦理异化之问题。三是对中国文化复兴即儒学文化复兴的错位认知,看不到中国文化繁荣时期均是不同文化的对等互动和远古生命神力之创造力的民间张扬,因此以儒家文化复兴带动中国文化现代复兴的实践难免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