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论坛》2003,(11):8-12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今天,已经25年了,从党的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也已经10年了.现在,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艰苦探索和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地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是指导我们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体制保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30年改革开放初步建立并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集我国4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提出的,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从1949年到1979年,我国建立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这个体制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以及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1949年到1956年,这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我国传统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建立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又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各项保障制度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自身的特征之外,自然也具有市场经济一般的特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即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的一般特性,必然引发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深刻的演变。清醒地分析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演变,特别  相似文献   

6.
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历了复杂的探索过程。从越共六大提出越南仍处在"过渡时期的初期阶段",到越共九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越共深化了自身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发展任务、发展方向的认识。越共十一大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促成了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帮助越南渡过了两次经济危机,改善了经济结构,促进了越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我国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并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实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五个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应发挥的经济功能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把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最近,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上的新突破,对于我们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对高等法学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推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创者和建立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他始终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适时地提出契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具有重大突破性的理论观点,最终促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成功确立。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思想包括: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由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现在.这个变革已经开始,刚刚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以不可抗  相似文献   

11.
一、目的要求。学习本章,应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一个总体的基本的认识。搞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五项主要任务;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艰巨性。 二、重点、难点问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的要求,完善我国合同法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法律体系的迫切需要。本文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完善我国合同法制的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政府发展观与审批观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资深政治家基辛格曾与邓小平讨论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他说:“如果你们成功,那将会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提出一个哲学问题”。时间只过了10多年,但基辛格所预言的答案已经出来,如何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嫁接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人不仅在理论上获得了成功,而且在实践上也获得成功。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中国完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今天,中国要完成的则是市场经济体制如何从有到好的历史跨越,将“初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完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这项更  相似文献   

14.
<正>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专业银行也要转换经营机制.那么,作为基层农业银行,如何面向市场,转换机制,这是当前一个紧迫而十分重要的新课题.笔者通过对饶平县农业银行的调查.认为应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金融作为经济活动的中枢,对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也完全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路子,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提高农村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新论荟萃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2年9月的十四大。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的目标,这与东欧改革者在70和80年代所进行的“模拟市场”的“市场社会主义”是不同的。在中国的市场经济里,市场经济是目标。 第二阶段是1993年11月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历史性决议,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在改革战略、以法律为基础的体制、建立市场支持性制度、产权和所有权的四大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模式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到一个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计划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体制结构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抑制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 ,我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的巨大转变。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我们还缺乏经验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不仅是一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而且还意味着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人民找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道路.然而,正当中国人民迈进在这条道路上的时候,却受到腐败现象的困扰,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地干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育.因而,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就成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课题.腐败现象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凸显出来的问题,是在行政体制转型中滋生出来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在改革中解决,行政道德建设应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健全的行政体制,而健全的行政体制又必然包含着完善的行政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