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丽华  刘燕 《法制与社会》2012,(32):100-101
商标权平行进口是法律问题,也是国际贸易问题,对于商标权平行权进口理论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应用商标权权利用尽原则解决商标平行进口问题陷入了困境,应用知识产权领域的地域性原则解决商标权平行进口又处于不安定的状态。本文通过逆向思维的角度来考虑商标权平行进口问题,商标权平行进口其实是对权利的限制,而权利的限制的本质在于利益的平衡发展,从利益平衡原则的框架下,来分析商标平行进口及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权利是有限制的,没有无限制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中就专门规定了著作权和专利权的限制。但我国的商标法中,并没有关于商标权权利限制的明确规定。本文拟探讨商标权限制的理论基础,总结商标权限制的具体类别,完善我国的商标权权利限制制度。  相似文献   

3.
一、商标权限制之立法本旨知识产权的权利往往都有一定的限制,如其行使不得违背善良风俗,不得阻碍科技和社会进步等。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其权利限制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解释:广义的商标权限制,是指法律法规对商标权人以商标专用权为核心的权利及其派生出来的禁用权、续展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等有关注册商标权所做的种种限制,其中包括商标权的地域性、时间性限制,以及对注册商标的使用范围、注册商标的转让、许可使用等所做的限制性规定,这种意义上的商标权限制实质上包含了商标权人的义务。狭义的商标权限制:“是指在…  相似文献   

4.
论商标权的限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商标权限制之立法本旨 知识产权的权利往往都有一定的限制,如其行使不得违背善良风俗,不得阻碍科技和社会进步等。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其权利限制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解释。广义的商标限制,是指法律法规对商标权人以商标专用权为核心的权利及派生出来的禁用权、续展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等有关的注册商标权所作的种种限制,其中包括商标权的地域性、时间性限制,以及对注册商标的使用范围、注册商标的转让、许可使用等所作的限制性规定,这种意义上的商标权限制实质上包含了商标权人的义务。狭义的商标权限制,“是指在某…  相似文献   

5.
商标法律制度不断扩大商标权人的权利,使得商标权保护的基础从防止消费者混淆向保护生产经营者标记权转移,这导致商标法律制度的失衡。在数字网络化时代,商标的公共产品属性更加强化,消费者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发挥的缔造者作用愈加突出。因此,商标法律制度设计中应该科学界定商标保护中的公共领域,完善商标权利限制制度,重申消费者混淆在制度中的灵魂地位,强调对消费大众的公共利益关怀,实现商标法律制度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6.
论商标权的本质及其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的本质是享受特定利益的法律上之力。特定利益与法律上之力不仅是权利分类的标准和依据,也是法律将某一特定利益进行权利化时,具体制度设计应当考虑的两个核心要素。商标权作为私权,所保护的利益是商誉,并以商标为权利客体。商标是特定标识与特定商品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指特定标识本身。中国现行《商标法》在对商标权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时,对商标权的上述本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异化。  相似文献   

7.
商标权质押融资是商标权价值利用的重要方式,商标权担保价值的确定成为一大难题。商标权的权利属性和内在价值都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质押担保方式的内在法律缺陷增加了商标权价值的不稳定性,形成了商标权价值融资利用中许多法律上的风险。推进商标权融资担保价值的利用,必须完善商标权价值评估的基础理论和法律机制;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融资的创新方式,建立融资风险的保险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莲峰 《法学》2006,(11):126-134
由于我国商标权限制制度的缺失和理论研究的滞后,导致商标权人滥用其权利,由此造成的与他人的权利冲突不能得到有效的防范和解决。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商标权限制制度意义重大。目前国外商标权限制理论的研究逐渐成熟,其类别和内容包括:商标合理使用、商标连带使用、商标先用权、商标权的用尽、非商业性使用等。建议在我国《商标法》第四章增加一条,专门规定商标权限制的内容;立法模式上可采用一般条款和列举类别的方法,简单明了,便于执法者掌握。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商标注册制度下,实践中长期存在着“重注册、轻使用”的做法,商标恶意抢注、囤积现象严重。注册商标不使用不仅有违商标注册的目的,而且导致注册商标资源的浪费。而商标识别功能的实现,是以商标的使用为基础的。商标使用既是商标权人的权利,更是商标权人的义务。注册商标权的维持也往往以持续的商标使用为基础。为了保障商标使用义务的履行,需要通过规范义务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以督促商标权人真正地将注册商标投入使用。既让不使用的注册商标面临撤销风险,同时还应统一商标不使用的法律后果,对不使用的注册商标进行全方位的权利限制。以此,强化商标权人的使用义务,既是对我国商标注册制的纠偏,同时也是在制度体系上保障商标回归其真正功能。  相似文献   

10.
注册商标的权利产生机制问题处于行政法与民法的交叉地带,对此一直颇具争议.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注册商标权的性质和效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商标审查程序的改革和商标确权制度的适用.从行政法的角度看,商标注册不是行政许可或赋权而是行政确认,确认引起注册商标权产生的法律事实.在民法的视角内,结合民事法律事实理论和商标制度自身原理的分析表明,商标申请是引起商标权产生的法律行为,审查对商标权的产生不具有实质意义,公告却起着将对世权进行公告的法律功能因而是该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商标权仅是一种禁止权而非使用权,对该权利宜采用登记对抗主义,从而将商标申请权纳入保护期,并去除商标注册作为侵犯在先权利的程序性铠甲.  相似文献   

11.
郭洪波 《法学》2005,(9):121-126
对商标权与其它标识性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表现形式进行剖析,探讨解决这类权利冲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重点提出避免和防范商标权与其它标识性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一些设想及立法动议:将商号权、域名权纳入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明确在先权利的范围及保护条件;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强化相关法律的协调性;加大社会诚信法律制度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2.
在著作权与商标权之间,存在着一个边缘领域,即作品商品化权。本文对作品商品化权和著作权、商标权、知识产权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现行的著作权模式、商标权模式对作品商品化权法律保护的不足,认为作品商品化权是知识产权项下独立于著作权和商标权的一种新型权利。  相似文献   

13.
商标权与其他在先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是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一切人类智力创造的成果,狭义的知识产权则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企业名称权、制止不正当竞争权等权利。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对商标注册申请人依法赋予其对注册商标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商标权与在先的其他知识产权存在着权利冲突,表现为商标权与其它知识产权的客体相同或近似,而主体却不同,商标权的取得在其他知识产权之后,商标权的行使必然构成对在先的他人的知识产权的限制或损害,并由此产生的权利冲突。  相似文献   

14.
商标权穷竭原则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穷竭原则是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它在传统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和商标三大领域得到广泛认可。人们运用该理论来分析、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但是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却认为 ,在商标权领域并不存在权利穷竭问题。理论界所说的商标权穷竭至多可看作是对商标权的一种限制。  相似文献   

15.
论商标法上的权利丧失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商标权与在先权的冲突是商标行政执法和司法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法律问题。所谓在先权利是指成立于商标权之前的合法权利。根据我国《商标法实施细则》和外国商标法的规定以及民法原理,在先权利包括商标权、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权、其他知识产权,如商号权、  相似文献   

16.
商标法中在先权利的知识产权法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扬 《法律科学》2006,24(5):41-50
在先权利的解释应当坚持知识产权法定主义和整体性知识产权法观念;在先权利是指法律效力低于知识产权特别法规定的权利的某些权益,或者指那些知识产权特别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民法虽然有规定,但是按照这些法律,当和商标权发生冲突时难以进行处理的权益;能够成为商标注册阻却和注册商标撤销事由的在先权利应当在商标核准注册之日之前在全国知名,而作为注册商标专用权限制事由的在先权利,只要求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知名即可;注册商标权人有权要求在先使用人附加区别性标记,在先使用人有权扩大自己的营业范围,但是不得有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7.
商品平行进口问题是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产物,商标权人的权利用尽原则是与商品平行进口中的商标权问题紧密相联的理论。各国对商标权利用尽原则在商品平行进口中的商标权问题中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我国应充分分析商品平行进口的利弊,采取有限制的允许平行进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马海生  邓宏光 《现代法学》2001,23(6):158-159
在研讨会上 ,与会代表围绕着商标法的立法目的、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商标在先使用的法律意义、商标权与在先权利的冲突与协调、侵犯商标权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商标权的刑法保护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商标权利益选择的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立红 《法学论坛》2002,17(6):50-55
权利是法律所保护的一种利益。商标权虽然是私权 ,是为保护私人利益而设定的权利 ,但事实上 ,商标权上一直交织着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 ,二者之间的界限是一种朦胧而抽象的主观观念。本文通过对选择私人利益的商标权独占主义及选择公共利益的商标权工具主义的评价 ,认为商标权的价值目标应该是在动态的环境中平衡私益与公益 ,单纯对任何一方的“取”与“舍”都是不科学的。这也是合理性评价的任务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商标和商号作为两种重要的商业标记,由于商号权是与商标权相邻接的最密切的权利,因此,经营者在使用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权利冲突,对于这种冲突,不论是行政手段还是司法手段都不可能彻底的解决,单就司法实践方面主要以坚持利益平衡的原则为指导、严格界定商标权和商号权的权利范围和依法合理的扩展和限制商标权和商号权的权利范围等手段来解决二者的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