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亚五国民族关系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亚国家独立后复杂的民族结构和民族矛盾,即突出主体民族地位,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俄罗斯人的矛盾,历史上遗传下来的跨界民族使中亚地区民族关系复杂化;中亚国家对民族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即奉行民族复兴政策,以巩固新独立国家的主权和统一;否定民族自决权,倡导文化多元化;强化"人权和公民权",淡化民族观念;反对极端民族主义,建立和谐民族关系;采取措施缓和与俄罗斯人的矛盾;恪守历史形成的边界,维护中亚国家稳定与民族关系和谐.文章还论述了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的跨界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2.
常庆 《欧亚观察》2001,(3):28-32
中亚五国系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它们是1991年底先后独立的,在建设独立主权国家的道路上已经走过十年。十年来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民族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本文简要介绍这些国家在建设民族国家过程中遇到的与民族因素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缘政治与中亚五国民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缘政治与民族问题固然属于不同范畴的两大理论体系,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中亚地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为载体,探讨地缘政治与民族问题在沙俄时期、苏联时期以及中亚五国独立后的相互关系,以便于我们对上述两大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以及中亚的历史与未来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亚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构建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原苏联在中亚地区的民族划界和民族国家构建,正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此之前中亚的国际体系为族群国家体系.由族群到民族、由族群国家到民族国家,原苏联的民族划界和民族国家构建工作在中亚国际体系的变迁过程中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由于民族划界和民族国家建构工作过于主观,戛然中...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亚五国民族和睦政策形成的因素 ,国内学术界已有过一些积极研究。本文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中亚民族和睦政策形成的因素做了进一步的理论思考 ,提出中亚五国民族和睦政策的制定 ,除开五国政府考虑其复杂的民族宗教现状这一现实因素之外 ,中亚五国总结苏联近 70年民族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是其民族政策形成的历史根源 ,中亚五国客观分析其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其民族政策形成的国际因素 ,西方国家“文化多元主义”理论及其重“人权与公民权”、轻“民族”观念的理念是其民族政策形成的理论基础 ,中亚国家民族和睦政策是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本国独立以来民族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阐释。他的认识涉及对苏联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评价,认为苏联时期没有解决好联盟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批评苏联时期的极权主义思想,总结其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提出建构哈萨克斯坦多民族的公民身份认同,反对滥用民族自决理论。本文认为,哈萨克斯坦实施民族和睦团结的政策措施对中亚地区的稳定是有益的,对中国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周边贸易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柯尔克孜跨国民族社会发展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尔克孜族与吉尔吉斯族是同一民族的不同译音,是该民族的自称。生活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称吉尔吉斯,我国则译为柯尔克孜。19世纪中叶以后,柯尔克孜成为跨国民族。根据2000年人口统计资料,我国境内柯尔克孜族有16万吉尔吉斯人,其中77.4%居住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中亚吉尔吉斯斯坦有319万吉尔吉斯人。该同源民族分布在西部天山南北,跨中国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线两侧居住,属于原生跨界类跨国民族。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柯尔克孜族分属两个国家,从此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该跨国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观念、意识形态诸方面开始出现差异。他们彼此既相同又不同。  相似文献   

8.
2007年3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淑云教授的专著<地缘政治与中亚五国民族问题>①.这是李教授长期潜心研究中亚问题的劳动结晶,也是一部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应用价值的力作.  相似文献   

9.
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这“三股恶势力”成为中亚国家独立以来最主要的安全威胁。以“乌伊运”为代表的这些邪恶势力打着民族、宗教旗号,在费尔干纳等地频繁制造恐怖暴力事端,以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中亚“三股恶势力”问题的凸现,具有相应的国际背景和社会根源。在多层次的国际安全合作中,上海合作组织遏制“三股恶势力”的努力令人瞩目。近来中亚安全严峻局势表明,彻底铲除这些邪恶势力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范围内伊斯兰运动的复兴,促使原苏联地区特别是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的伊斯兰势力迅猛发展,并同时催生伊斯兰极端势力。苏联解体后,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一些觊觎国家政权和图谋实现民族独立的宗教极端势力,以"圣战"的名义向世俗政权发难并进行民族分裂活动,致使中亚各国的安全和俄联邦的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中亚和北高加索均属原苏联管辖的领土,这两个地区宗教极端势力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世界凸显着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问题普遍存在、民族冲突层出不穷的现实,在这此起彼伏的国际地缘冲突与动乱中,跨国民族问题成为世界民族问题背后的主要深层原因之一,跨国民族问题日益上升为影响国际政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许多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在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疆地区,不仅与周边的一些国家的民族...  相似文献   

12.
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亚地区 ,是多种古代文明的交汇处 ,历史上民族迁徙频繁 ,宗教的影响也很复杂。中亚五国独立以后 ,在巩固领土主权、草创国家体制、维护政局稳定的过程中 ,经常受到民族宗教问题的困扰。由陈联璧、刘庚岑、吴宏伟三人合写的《中亚民族与宗教问题》1 ,直接切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以历史、语言、民族、宗教等为基本领域的中亚文化研究,还是侧重于当代时政分析的中亚问题研究,中亚学在中国都属于比较年轻的学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家对外政策迫切需要的促进下,对中亚地区的基础研究和动态关注逐渐发展起来。从研究队伍到研究成果,从资料积累到学科建设,中亚问题研究大大促进了中国中亚学的发展。中国与中亚关系发展中的现实性因素大量出现,决定了中国中亚问题研究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凸显了中国中亚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亚国家独立20年以来,在国家建设、经济社会转型、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对外关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虽然5国所走的道路不同,取得的成绩也有差异,但都显示出独立建设自己国家的能力,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相似文献   

15.
三个"极端主义"与中亚安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内涵和界定标准,这三个"极端主义"是当今世界上不少地区冲突或战乱的重要根源之一.近几年来,民族极端主义、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三股恶势力在中亚地区的合流,挑起塔吉克斯坦内战,制造绑架、暗杀、爆炸等一系列恐怖活动,破坏中亚国家社会秩序和威胁地区安全,影响中亚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进程.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后,中亚国家积极支持美国反恐怖战争.美国与俄罗斯在反恐怖斗争中的合作,消除国际恐怖主义头目本·拉登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和推翻伊斯兰极端主义政权塔利班,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大对中亚国家经援力度,这都有助于维护中亚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亚地区①是当今世界上民族成份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不仅历史上曾有大量的外来民族进入这里,并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原居住民族,而且近代以来又有俄罗斯、乌克兰、德意志、朝鲜、东干等多种民族进入这一地区,形成了有130多个民族在同一地区、甚至同一国家中共同生活的特殊局面。在这种独特的社会居民构成的基础上,复杂的民族因素与宗教等其他文化因素交织在一起,长期以来一直对中亚各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在世界范围内激起了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中亚各国的独立,…  相似文献   

17.
在后冷战时代的第三次全球性民族主义浪潮所引发的民族问题中,俄罗斯联邦的民族问题尤为引入注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第一,从联邦国家层面来看,主要是以联邦主体为单位的各主体民族与俄罗斯族的关系问题;第二,从联邦主体层面来讲,各联邦主体内部的主体民族与其他民族群体的关系问题。从转型以来俄罗斯联邦的宪政结构与联邦化的制度实践来看,俄罗斯先是采用协商性的联邦制,而后到普京时期又辅之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来处理民族问题。俄罗斯解决民族问题的实际进程与制度构建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俄国对中亚的占领,使其对中亚的政策问题突显出来。1867年和1886年的管理条例确定了俄国政府对中亚实行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俄国政府对当地穆斯林采取了不干涉政策,而19世纪末俄国农民向边疆地区不断移民则成为这一时期民族政策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同中亚国家的新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于洪君中亚5国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领土总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生活着100多个民族5000多万人口。复杂多样的民族构成和异彩纷呈的宗教文化,使该地区不仅成了东西方文明的...  相似文献   

20.
吴永年 《东南亚》2009,(3):74-79
印度民族的矛盾和问题复杂尖锐,不仅影响了国内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还影响了与南亚诸国的关系。本文从分析印度民族问题着手,深入探讨其与南亚诸国的关系。通过它不仅了解印度崛起道路上的艰难,也使我们懂得妥善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