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十月革命道路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月革命的爆发是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和俄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矛盾的积累和尖锐化的产物,也是各种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十月革命道路是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不能把十月革命道路与苏联模式简单地等同起来。概括地说,十月革命道路就是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朝着以建立"自由人联合体"为目标的共产主义前进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月革命道路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认真地反思和总结“十月革命道路”,这是当前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中左翼政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所谓“十月革命道路”,是有其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的:狭义的“十月革命道路”,是指1917年十月革命的内容、方法、性质等具体的问题。广义的“十月革命道路”,是指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及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总的来看,俄罗斯左翼政党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反思和总结还在  相似文献   

3.
记者:今年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0周年。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以十月革命为起点,世界历史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新时代。但是,自苏东剧变后,出现了一股否定十月革命,更深层次说是否定十月革命道路的思潮,提出十月革命到底是伟大的创举还是历史的误会等问题。您对这一问题是如何看的?赵:我们所说的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在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劳动群众所进行的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深刻社会变革,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在世界1/6的土地上推翻了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了社…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建构革命话语的核心资源,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重要历史支撑。究其缘由,作为深刻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事件,十月革命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苏联社会主义道路,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最终凝聚成为历史的共识与时代的坐标。由此,它也实际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话语建构的镜鉴,并化为中共解决现实难题、塑造政党形象、协调党际关系和消解虚无主义的政治功能表达。借助十月革命建构话语,既有助于丰富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亦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有两件震惊世界并改变世界格局的事件,都发生在苏联。一件是世纪初的俄国十月革命,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在世界1/6的土地上推翻了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世界,开辟了十月革命道路,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理论,主张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腐朽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理论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着眼于中国是农业大国、城市中工人势力弱小的具体国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的基础上,独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理论。  相似文献   

7.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俄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革命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提出帝国主义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胜利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策略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建设的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十月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纪念十月革命,就要继续坚持十月革命的精神、道路和基本制度,也要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贬低乃至否定列宁主义,不仅会割裂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而且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8.
俄国十月革命已经80年了。80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发生、发展、兴旺、停滞和挫折的阶段,现在又在中国等国开始复兴。在这样的时刻,认真总结和学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始人——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和苏维埃政权初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总结他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对于我们具有重大的意义。 大家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曾经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和货币的。列宁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列宁早在本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胜利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即象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不够发达的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尖锐地提到布尔什维克党面前。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光辉论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过设想。但这种设想不是、也不可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详尽计划和具体方案。特别是对于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更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必须靠俄国人民自己在实践中探索。这一探索,就其艰巨性和历史意义来讲,都不亚于十月革命的伟大斗争。在达一伟大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中,列宁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列宁正确地回答了上述新课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开辟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列宁关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光辉论断,是俄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最初几年基本经验的总结,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经过反复探索实践,不仅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而且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建设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科学命题;确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走出了商品经济与公有经济互相兼容、优势互补的发展新路,从而进一步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我们伟大祖国更加生机勃勃,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相似文献   

11.
自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以来的百年间,国内学术界围绕这一焦点问题的争论持续不断,学术的争鸣推动了研究的深化,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历史合理性、革命性质、历史意义、内在精神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关于十月革命的基本问题、研究盲点、研究视域等方面还有深入挖掘和继续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作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不仅与现代化建设内在统一,而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内在统一。改革开放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否定,有着特定的历史与理论逻辑,涉及内政外交以及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其历史过程符合现代化逻辑,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正确道路。由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了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构成了一个历史新时期。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也动摇了它在其后方的统治。从此,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和东亚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迅速壮大,进一步推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后形成的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模式,毫无疑问是俄国特殊历史条件下探索的产物。如何结合俄国国情,探索和开创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成为列宁晚年不断思考的问题。这些思考告诉我们,改革是一种常态,执政是一门科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甚至走向失败和垮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来自于对我们自己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来自于对当代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入比较,更来自于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自觉把握。在新的历史征途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必须进一步研究与探索规律,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本质和真谛。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4)
井冈山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由于受共产国际及党内领导同志错误思想的影响,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中国革命形势出现危机,毛泽东同志在极其艰难的形势下,坚决反对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教条,并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对人民军队建设、农民问题、党的建设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中国革命的成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74年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一个由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丧钟敲响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期诞生了,社会主义从理想转化为现实。在这个意义上,十月革命这个日子,永远值得纪念,十月革命的光辉旗帜,也将永照人间。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重大命题,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辟和推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新时代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一命题,需要将其放置于世界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宏观视野下考察和审视。鸦片战争的爆发迫使中国被动开启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道路的本质规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在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节点,立足唯物史观,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百年探索的历史脉络,全面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就和经验,对于进一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现代化道路的方向和核心力量,坚定不移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十月革命一百周年,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对此持何态度令世人关注。笔者认为,就总体而言,"继承和发展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应当或将会成为中国纪念十月革命百年活动的"基调"。这就是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今天对十月革命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们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探索多样化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使之成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新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