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忆许光达大将二三事曹慕尧许光达大将,战争年代,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戎马倥偬,东征西杀,枪林弹雨,驰骋疆场;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为了国防现代化建设,呕心沥血,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是我平生最敬仰的伟人之一。我认识许光达,是在1938年年初。那时,他刚从苏...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一直在北京西郊万寿路10号大院工作和生活。夏天晚饭后,邓子恢习惯穿旧式大裤裆长裤,手摇羽毛扇或芭蕉扇,在大院内悠闲散步,不时和机关干部、家属亲切地打招呼。有时则在大院传达室门口路灯下席地而坐,同机关干部下象棋聊天。他平易近人,大  相似文献   

3.
1955年秋.毛泽东提议许光达应授大将军衔。许光达听说后惶惶难安.夜不能寐。授衔命令公布以后,许光达在屋里转来转去.不言不语,似乎压力很大。他的夫人邹靖华问他是否有心事.许光达这才说:“我的军衔授得太高了,上面还有那么多人比我强,好多人性命都丢了啊!”  相似文献   

4.
许光达 ——功高不改忠贞志 许光达生前,担任过很多重要的领导职务,从师长到兵团司令员,到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委员。他从不因为职务的升迁,地位的变化,去追求特殊的生活享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高级干部,他常常想到的不是应该得到什么,而是应该为人民做些什么。在战争年代,为了使部队在长途跋涉中不丢掉一个阶级兄弟,不但把自己的乘马让给伤病员骑,还和政治委员一起,用担架抬着伤病员,走在部队的前头。当时他已经是纵队司令员了,艰难困苦的时候,他和战士们一样吃糠咽菜,用马料豆充饥,从没有利用职权搞一点特殊享受。他的一个刚满周岁的女儿就是被饿死的!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7,(12):114-115
许光达(1908—1969),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9年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1950年1月,许光达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乡亲们听说许将军回来了,都十分高兴。为了表示心意,大家凑钱买了一块长两米、宽一米的镜匾送给他。许光达坚持不受。他对倡议人说:“我是共产党员,毛主席教育培养的革命战士不是封建时代的军阀,不兴衣锦还乡,更不敢接受父老们的馈赠。分别20多年了,大家会会面,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激励斗志,搞好工作。我跟随毛主席打仗,贡献甚少,不要给我送匾。如果说有一点成绩,首先应当归功于党和毛主席,归功于人民。”  相似文献   

6.
1949年岁末,一野二兵团正在兰州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这时,一位代表说:彭总到了!代表们喜出望外,纷纷起立鼓掌。彭德怀大步走进会场,对代表们含笑答谢。他侧身一瞥,突然驻足不前了。陪同进场的兵团司令员许光达示意代表们安静。  相似文献   

7.
秦晓鹰 《党建》2011,(6):58-58
五一节放假,我和家人到公园散步。路上,一位五十来岁的男子走上前来,问我是不是曾经住在北京"前三门"大街。当我点头首肯后,他又问我是否记得他?  相似文献   

8.
管段女民警韩爱云因干部交流,要调到另一个派出所工作了。居委会的干部们听说后,联名写了一封信,请求公安局长不要把她调走。当得知干部交流的制度不能改变时,居委会干部们流下了眼泪。她们说:"这样的管段民警真是太好了。"这位让居委会干部恋恋不舍的管段民  相似文献   

9.
许光达的学习生活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1908年11月19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东山罗卜冲的一户普通农家.南昌起义失败后,从事兵运工作时,为了活动方便,改名为许光达.其含意是"只要不懈地奋斗,必达光明的彼岸".自此,许光达这个名字跟随他一辈子.  相似文献   

10.
3月30日,星期五,阴一大早,我让村支书邵元路带路,围着白塔寺村转一转。我想知道,这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县有名的先进村,怎么变成了今天的后进村?路上给他提了几个增收的建议,他要么说没资源,要么说没资金,要么说各种关系难处理。在他眼中,这些都是无法克服的难题。安于现状、思想保守、工作畏难。看来,要解决白塔寺村的发展问题,先要解决干部的"脑袋"问题。4月27日,星期五,晴不到七点,村  相似文献   

11.
邹进 《党课》2006,(2):85-85
连日来,由于工作压力沉重,心情非常烦躁郁闷。中午饭后,我信步走下楼去,在河滨公园百无聊赖地散步。  相似文献   

12.
许光达(1908~1969)湖南长沙人,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之一。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毛泽东根据许光达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贡献和建设现代化人民军队的需要,亲自提议说:“许光达应评大将。”许光达得知消息后,心里很不安,经过几番思考,他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领导写了一份申  相似文献   

13.
王国军 《学习导报》2013,(10):52-52
他是在火车站丢的,那一年,他4岁。妈妈带他去火车站散步,说给他买冰激凌,刚走,一个妇女走上来说,你妈妈有事去了,让我带你去玩,这一带,便把他带到了贵州。  相似文献   

14.
马宏骄 《湘潮》2006,(2):18-19
许光达与夫人邹靖华许光达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叱咤风云,在生活中忠于爱情、充满激情,他与邹靖华的爱情故事,动人而浪漫。遇恩师懵懂少年定亲事1908年,许光达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农民家庭。7岁时,许光达成了一个放牛娃。当时,在距许光达家1公里远的棣塘,有一个叫邹希鲁的教书先生  相似文献   

15.
在共和国的36位军事家中,在10位开国大将中,许光达都是最年轻的一位.1955年9月,得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的消息时,许光达对家人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多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以及更多叫不出姓名的战友都牺牲了!我的这顶'乌纱帽'就是建立在他们流血牺牲基础之上的.我这个幸存者今天已经得到很高的荣誉了,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相似文献   

16.
凤凰县城,古老而美丽。这座湘西边城,因沈从文的一支笔,将她的声名远播海外。在凤凰,人们传颂“凤凰三杰”,这就是作家沈从文、画家黄永玉、院士萧纪美。与院士萧纪美结缘是近年间的事。每每阅读他的“自述”,总有一种激动不已的感觉,且久久回味无穷。与院士们接触,他们常常谈到他。说他快人快语,生性幽默;说他经历传奇,成就斐然……这一来,他的名字常常浮现在脑际。当我独自散步时,脑子里常常勾画着萧纪美院士的形象,那形象常常模糊不清。而当我坐在他的书房里,听他长达3个小时的谈话时,听着听着,我心里豁然开朗。回到长…  相似文献   

17.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许光达在战争年代南征北战,屡建功勋,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一生胸襟开阔,淡泊名利,近日读书,就读到了他主动让衔的故事,感受颇深。1955年,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装甲兵司令员的许光达,得知中央军委准备授予他大将军衔时,夜不能寐,惶惶难安,接连三次向军委领导提交"降衔申请报告",说自己与一些功勋卓著的同志相比自愧不如,要求"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主动请求降低军衔,以求心安。一次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18.
许光达1925年入党,从参加南昌起义到建国以后任国防部副部长、装甲兵司令员,几十年来,为党为国,忠心耿耿。"我若是个普通病人呢?"一次,许光达大将右眼长了麦粒肿,一  相似文献   

19.
古人求仕跑官之路,要么靠自己,金榜题名走正道;要么靠父母,受恩荫,当国舅,一步登天;要么靠真金白银,花多少钱、买多大官;要么靠胆子,先做贼,再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不过,宋代种放走的却是一条通幽  相似文献   

20.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腥风血雨遍及中华大地。有人问及许光达是否退党,他斩钉截铁地说:“共产党是我惟一的选择,我要为她奋斗终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