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是指导认识社会形态发展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不是历史哲学。马克思尤其反对把他对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理论当作历史哲学套到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发展上去。整个人类历史发展必然经历五个典型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的过程,而各具体民族、国家在这一历史必然性支配下,其社会形态发展具有多样性、变异性和可选择性。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近代历史失去了资本主义充分自发发展的条件,逐渐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希望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跨过资本主义“卡…  相似文献   

2.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制度的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制约下是以制度建构者的接受和选择为前提的,因此社会制度的更替体现了人类在社会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形态决定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体现社会形态;而在实际演进过程中,则是社会制度改变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正是通过代表前后相继的两种不同社会形态内在本质的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反复的较量、斗争和更替,逐渐从低级向高级渐次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体性特点的突出体现。  相似文献   

3.
社会政治即指无阶级、无国家存在社会的政治类型 ,它存在于前阶级社会形态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原始氏族制早已证实它的原初形态的存在。而走向社会政治就其现实形态而言 ,则是指诸如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政治客观进程及其本质特征 ,它是实现人类未来社会政治的历史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黄斌 《理论探索》2013,(1):76-79,124
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演进一般进程的概括,但在马克思的文献中,五种社会形态不是“依次演进”,而是“相继更替”.马克思“五形态论”所揭示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具体图式,既不是单线论,也不是多线论,而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类”规律与各个民族或国家具体道路的辩证统一.对此,必须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给予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包含哲学智慧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在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动力等方面。具体而言,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顶层设计,是邓小平在政治勇气与理论勇气相结合、历史眼光与世界眼光相统一、以实际为出发点的真理性与以人民利益为追求的价值性相一致的基础上,率先对时代主题作出新的判断,对中国具体国情作出了清醒的认识。从社会发展战略上看,"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如何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过程性与阶段性以及社会发展的重点论与两点论的有机统一。从发展动力上看,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顶层设计,它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自发动力和解决基本矛盾的自觉动力"的有机统一,改革动力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动力与物的动力"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中,社会主义指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形态,而不是一种国家形态。他们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家已经消亡,部分国家职能转变为社会职能。无产阶级革命专政国家是人类社会从有国家到无国家的过渡,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国家类型。而现实情况是,在"过渡时期"以后,国家都没有"自行消亡",社会主义需要建立国家、国家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7.
任何社会形态,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初期,由于受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不成熟性不发达性所制约,不可能充分地完全地反映出该社会的本质。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也不例外。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完善程度是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程度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体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本身应当而且必然存在着一个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面对社会形态理论遭遇的责难,列宁通过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坚持了社会经济形态概念、历史必然性与自然历史过程等思想,捍卫了社会形态理论。同时,他又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在多个方面发展了社会形态理论。当前,深入研究列宁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坚持与发展,对于批判当下各种错误思潮、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历史视阈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定意义上,宽容为政治妥协提供了价值支撑,政治妥协则是宽容的具体体现和展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指称一种"和而不同"的社会形态.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必须贯彻宽容的理念,采取政治妥协行为.通达宽容与政治妥协必须积极促成独立的行为主体、多元的社会结构、健全的制度框架等要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社会形态研究的方法论启示刘玲玲马克思花费一生的时间,认真研究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充分占有翔实的历史材料基础上,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他关于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过渡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阐发,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  相似文献   

11.
两种社会形态之间的兼容,符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阶级社会的历史,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出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告诉人们,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是一个必然会出现多种形式的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就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来说,旧社会形态中往往有新社会形态的萌芽,而新社会形态中也往往存在着旧社会形态的因素。这说明任何社会形态都不是纯而又纯的,会有兼容异已  相似文献   

12.
第1大变革:对社会形态的认识,从单一的重点论转变到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形态,至少有两个基本角度:一个是社会制度的角度、经济社会形态(即一定经济基础和相应上层建筑的统一)的角度。此即"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另一个是生产力角度、技术社会形态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逐步深入,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提出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我认为有深入探讨的必要。这一理论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或“三大阶段”,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由最初的以原始公有制为基础的原生社会形态向第二大阶段即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次生的社会形态,再向第三大阶段即以高级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依次过渡。本文就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作一初步探讨。 (一) “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各个时期的著作中,它是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而形成,并在马、恩不断总结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高度概括世界各个民族、  相似文献   

14.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它不仅是对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中国式民主形态的概括和描述,更是基于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实践、新发展、新要求,从应然与实然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特点和优势等作出的新概括、新提炼和新升华,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中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结构形态来看,它是一种复合民主,体现为国家民主与社会民主、赋权民主与治理民主、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高度民主与高度集中、目的民主与工具民主等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这种内在结构形态,构成了其作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安平平 《学理论》2011,(3):81-82
马克思的五形态理论不是社会发展的单线论,而是既坚持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他承认单个国家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辨证决定论。马克思不仅精辟地分析了在"世界历史"的环境下个别国家超越式发展的深层原因,而且还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三种基本的模式。当前,全面理解并科学把握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于科学定位现在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深入理解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雄伟 《政治学研究》2023,(4):112-125+152
社会形态的变迁具有内在规律性,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也不是机械的线性演变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政党基于历史与现实联结而构建和选择的结果,明显地体现了“政党中心主义”的理论特征。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以及理性与情感的互动中,形成了以“政治判断力、政治认知力、政治引领力、政治整合力与自我革命力”为主要内容的强大政党政治能力,实现了国家建构、制度建设,以及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有效地规避了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国家失败、政府失效、市场无序和社会涣散的弊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能力是在总结党的政治优势经验和世界各国发展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政党中心主义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收回香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我党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方针。所谓“一国两制”,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体现了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社会制度的多样性。什么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所谓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社会形态发展的共性、普遍性。即社会形态的发展,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的合乎规律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基于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在社会形态这个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与西方政治发展的动力不同,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体现了自身独特的一面。作为"后发外生"的国家,其政治发展的动力不仅有国内政府主导的"至上而下"的政策驱动、体制驱动和"至下而上"市场驱动,还有来自全球化的推动。市场经济是变革利益关系、均衡政治权力、锤炼政治人格、型塑政治结构的动力源泉;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也被实践证明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王卫红 《学理论》2010,(15):100-101
亭目制度是历史上布依族地区土司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布依族的社会形态呈现出独特性,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通过对布依族亭目制度及其社会形态的探析,进一步了解其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重视和加强社会基本矛盾国际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基本矛盾的国际化是唯物史观一般原理的具体展开,但学界较为忽视。诸如世界历史的产生和社会形态跳跃转型的必然性,特别是人类社会系统发展纵横向统一性内在逻辑的揭示,都与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关;同时,社会基本矛盾国际化的研究还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及其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