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初创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开创了以问题为中心的中国哲学史书写范式,对后来的中国哲学史书写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哲学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哲学大纲》的特色在于运用了“以西释中”的诠释框架,这在那个时代是“不得不然”的,但《中国哲学大纲》的内容、语言等则是中国的,体现出中国哲学的本土特色;《中国哲学大纲》虽然也阐释了中国哲学中的宇宙论、致知论,但核心是人生论,包括人性论、天人关系论等,为我们把握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报刊是20世纪初社会开始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主要载体,是近代社会表达政治意向、传播思想文化和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五四运动之前,天津已有中文报纸近50种,各种外文报纸约20种。民国时期的中国四大名报中,创刊于1902年的《大公报》日发行量达7万份,创刊于1915年的《益世报》日发行量达3-4万份,在种类、发行量和影响力上占据了中国报业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也必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是关于三大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三大基本问题的哲学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想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的应用哲学,是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实践哲学,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政治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创新可概括为十二新,即:客观规律的新认识、思想路线的新表述、辩证法的新突破、社会主义的新视阈、发展意识的新思路、生产力观的新视野、时代脉搏的新把握、价值观的新命题、文明观的新发展、开放观的新思维、利益观的新表达、人的发展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适应时代变迁,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模式转换的根本动因。改革开放促成了社会生活的整体转型,凸显了时代精神的差异性,呈现了中国哲学研究模式转换的必然性。确立当代视野,是中国哲学研究模式转换的内在前提。哲学研究模式的转换,必须确立有别于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性视野、合理安置工具理性的价值理性视野、超越单纯是非逻辑的正义性视野。保持开放状态,是中国哲学研究模式转换的基本路径。应该在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实践的沟通关系、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对话关系、与政治建设的互动关系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其竞逐真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现代性哲学诞生之时,人们就在质疑其合法性的存在。后现代性哲学的产生令这种质疑更为强烈。为此,我们将后现代性哲学产生之前的现代性哲学称之为传统现代性哲学。资本逻辑是与传统现代性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哲学表达,中国道路与许多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道路一样,就是要对资本逻辑予以瓦解。当然,瓦解不是消除,尤其是在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还没有到来,即全球化依然是资本逻辑化的当下时代,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哲学逻辑——中国新现代性,只能瓦解传统现代性。当下时代的资本依然处于资本逻辑能够创新的阶段,当今时代还不能消灭或取缔资本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精华的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的产物,同毛泽东哲学思想一道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大精神成果。但是,由于所处历史方位及其所要解决的民族与社会发展问题的不同,邓小平哲学思维又有其独特之处。一、把握时代、立足国情的唯实性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论或思维方法,邓小平哲学思维的运思特色就是其与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不同之处。而首要的特色是对所处时代特点和中国现实国情的分析与把握。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世界范…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7)
庄子哲学是人生哲学。《庄子》中一系列丑陋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其人生哲学思想,蕴含大量积极因子。在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其价值在于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个性发展、正确认识人生矛盾、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积极追求人生目标。《庄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新的话语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中央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化党内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对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刻内涵,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视角进行理解、把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体现了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的中国哲学精神。注重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十九讲》里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讲话》提出坚持以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同志说:"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3)
直觉和理智是表现梁漱溟文化哲学的重要概念。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梁漱溟以直觉和理智为基本概念构建起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为现代新儒家奠定了文化哲学基础。直觉和理智概念地体现了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深入认识与思考,因此在梁漱溟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本文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为文本基础,以概念分析为基本方法,对直觉和理智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试图以此展现梁漱溟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和对中国文化问题与出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3)
艾思奇终其一生走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漫漫长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其《大众哲学》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哲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简要介绍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十八大报告及当代中国实际状况,具体探讨《大众哲学》的理论意义和当代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段钢,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社长兼总编、高级编辑、研究员,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等研究,在《求是》《红旗》《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红旗文摘》《复印报刊资料》、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全文转载,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3)
文化哲学在20世纪80、90年代成为中国哲学界最有影响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与20世纪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密切相关,而在中国则是社会转型深刻的文化显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危机的加剧,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各家各派也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做了各方面的探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者更是参与到文化哲学的探讨和研究当中来,本文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内涵、表现以及现实意义,以期抛砖引玉,共同将这一理论问题深入研究下去。  相似文献   

14.
方蕴华 《理论导刊》2001,(10):53-55
一、“国风”——恋爱的浪漫时代恋爱婚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诗经》“国风”中男欢女爱的自然质朴的爱情表达式,我们不仅能深刻体会到闪现其中的鲜活人情人性,而且还能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恋爱风俗的演绎变化及多元婚姻文化的发展脉络。据谢晋青《诗经之女性研究》一书统计:《诗经》中有关妇女问题的作品已达85篇之多,其中恋爱诗最多,描写女性美、女性生活诗次之,再下来就是反映婚姻生活和失恋问题的作品。尽管中国文学中不乏大量描写男女之情、婚姻恋爱之作,但是和西方同时期作品相比,中国文化仍是一个压抑爱的…  相似文献   

15.
转轨中的中国政治走向:善治与增量民主--访俞可平研究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俞可平,1959年生,浙江诸暨人,政治学博士、研究员、政治学与哲学双学 科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 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员、德国 自由大学和台湾东华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比较政治、中国政 治、全球化。主要著作有《政治与政治学》、《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增量民主 与善治》、《治理与善治》、《社群主义》、《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地方政府创新与善治:案例研究》、《全球化的悖论》、《全球化与政治发展》、《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西方政治名著提要》、《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等。  相似文献   

16.
乔宇涛  孟煦 《学理论》2013,(8):172-173
安乐哲、罗思文致力于从中国哲学本源的角度来诠释《论语》,反对用西方哲学来剪裁中国思想的"文化化约主义"翻译方式,这是其译本的最大特色。他们通过对《论语》的哲学解读,向西方世界彰显中国传统和中国哲学的独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证明孔子对西方哲学反思重构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尚书》这八个字,是中华原典政治学的基本理念。它回答了关于天人、生民、社会、政治、以及政治存在的合理根据等根本性问题,是中华原典政治学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源于中国的哲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体现中国哲学的人本精神,为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垂范。今日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原始共产主义在新世纪的遥接。从"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到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也正是中国政治文化的思想谱系。  相似文献   

18.
尽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立足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立场深刻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也确实揭示了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的一些内在悖论,但由于此时缺乏应有的经济哲学的基础理论,他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市民社会的经济属性和经济规定,因而也还没有真正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此而言,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只是"颠倒"而非"超越"了黑格尔哲学。重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史地位,对于准确把握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脉络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庸》是儒家学说中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探析其核心概念的英译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中庸》深邃的哲学意蕴。通过对比辜鸿铭和理雅各的《中庸》英译本,探讨首章"性"、"道"、"教"、"中和"四个核心概念的英译,试图说明在翻译典籍时充分理解源语文本文化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渗透于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是一项常论常需、常论常新的研究议题.近年来,伴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热潮的兴起,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研究已从哲学领域中的理论问题,演变为新时期关涉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基本认知问题是各项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亦是学术争鸣的热点、焦点.因而,从政治学高端审视,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特征作简要理析,定位儒家政治哲学是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流,强调民本主义执政哲学是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精神支柱,实现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基本理路的科学把握,对于深化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研究和对其现代传承、发展的意义的追问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