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17,(10)
<正>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载体为国和家,简称为国家。做人的完美境界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忠"字,这是对国来讲的,为国尽"忠";再一个是"孝"字,这是对家来讲的,为家尽"孝"。忠孝两全,是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的追求。今天主要谈一谈"忠"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对党忠诚有过许多重要论述。2014年5月8日,他在中办调研考  相似文献   

2.
老海 《党建文汇》2006,(2):25-25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中国社会上突然广为流传开一份《周恩来总理遗言》,并且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手抄本,在亲朋好友中秘密传着。接着又流传到境外,世界上有130多个国家的电台、通讯社刊播了《周恩来总理遗言)。《周恩来总理遗言》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3.
潘国玲 《世纪桥》2011,(7):31-32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辞海》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概括了"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孝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了稳定作用,在促进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国家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倡导孝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孝文化对现今而言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4.
家与国从而民与国的内在关联是否紧密,能否真正结成一体,决定着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的层次与水平,牵连到整个国家的治乱与兴衰。架起千年家国梦到现代爱国魂的桥梁,必须以现代国家观重构家与国的位置,弥合传统爱国主义内在的家国关系断裂,建立起基于由家至国内在关联的现代爱国主义,进一步夯实支撑富国强军的民族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5.
樊程 《理论建设》2013,(2):99-104
徽州歙县棠樾鲍氏宗族是以"慈孝"闻名的望族,孝文化维系着鲍氏宗族的繁衍与发展。尤其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外出经商的宗族子弟大量出现,鲍氏宗族更加重视对孝道的践行,并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促进了宗族孝文化的传承与兴盛。徽州歙县棠樾鲍氏宗族作为典型案例,可以概括出其与孝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进一步分析孝文化对徽州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当今社会孝文化的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孝文化对于人际、家庭、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对儒家孝文化的重视。本文通过阐释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分析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孝文化对于教育的启示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7.
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以来,河北省共涌现出16位全国道德模范,涵盖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类型,他们大多生长在农村,除了2位专业技术人员,其余14位则是包含了农民、乡村医生、个体户和基层干部的普通平凡劳动者。这些全国道德模范群体体现了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8.
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曾经说过:"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国与家的关系协调得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  相似文献   

9.
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曾经说过:"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国与家的关系协调得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6,(11)
正南朝梁时的新安太守任昉,在任上病逝了。临终前,他给家人和身边人留下遗言:"不许以新安一物还都!"因为京都是任昉的故乡,故而也就被人们说成了"不以一物还故乡"。其实,即便不留遗言,任昉也没有什么可带回京都家里的遗物。据衙门里的人所知,任昉去世后,遗产只有桃花米二十石,  相似文献   

11.
熊雄 《学习月刊》2014,(2):19-21
孝文化作为“元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孝文化受到了各方面的猛烈冲击.但不能否认.其影响并没有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时至今日,对孝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本文试图探讨孔子对夏商周孝文化的批判和继承.为当代孝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自觉"以正心:构建强大精神动力正心是情怀家国。"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风雨兼程,久经磨难,青年咏叹始终与国运同调。新时代团干要在历史积淀中吸收精神养料,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情怀家国方能立身成才。  相似文献   

13.
孝和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德目,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当代,引孝入廉、以孝促廉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一些地方也在进行着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孝和廉毕竟分属不同的领域,两者并非天然结合,而孝也并非廉得以产生的充分条件。因此,充分发挥家训、家诫的积极作用,加强家风建设,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建立健全家庭教育、评价、监督、惩处机制,构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衔接配套的廉政教育体系,形成崇尚廉洁的良好氛围,对于发挥孝道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如新 《学习月刊》2014,(21):52-54
早在2600多年前,《管仲·牧民》里就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后,孔子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人生八德,成为孔子德育思想的精髓。一直以来,孝廉在人伦国纲里占有十分重要位置。那什么是孝、廉?孝与廉、孝廉与康寿又有何关系?我们又当如何践行孝廉?就此谈点个人的浅陋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86,(9)
熊亨瀚(1894——1928):号骥才,共产党员,湖南益阳(今桃江县)人,著名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创办过《资江》杂志,担任过北京《真共和报》编辑、护国军第三路军总司令部秘书等职。1922年以后,  相似文献   

16.
梁武波 《学习月刊》2014,(13):44-45
孝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以"孝"字命名的中等城市,孝文化资源丰富、氛围浓厚。自南朝孝建元年设置"孝昌县"(五代后期改为孝感县)以来的1500余年间,在孝感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孝子频出,孝道盛行,为我们研究孝文化、传承孝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06年,孝感市委就提出了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目标。2012年,孝感市委、市政府做出"大力推进文化跨越,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重大部署。孝南区作为孝感唯一的市辖区,在传承和弘扬孝文化方面,既具有独特的地位优势,又承载着更多更重要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现代家国情怀的逻辑基础,以传统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融互动为建设路径,以家风建设助力伟大复兴为实践旨归,对传统家国情怀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传统家国情怀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18.
山东孝文化图书的刻印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弘 《理论学刊》2015,(3):105-111
山东是我国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孝文化图书的刻印与传播颇具特色。就刻印而言,孝文化图书刻印内容、形式的多态化,刻印者身份的多样性,刻印地域较为分散与相对集中的格局,构成了山东孝文化图书刻印的三大较为鲜明的特征。就传播来看,孝文化图书较广的传播范围,多样化的传播方式,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兼具的传播效果,为山东孝文化图书的传播打上了浓重的地方色彩与深刻的时代烙印。由此就奠定了山东孝文化图书在山东出版史乃至中国出版史上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去世后的一天晚上。杭州。 一名年仅23岁的普通工人,以周总理的口气,在一间斗室写出《周恩来总理遗言》。 《遗言》一问世,就很快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抄本。130多个国家的电台、通讯社播出了它。 “天安门事件”爆发,《遗言》作为“头号反革命事件”受到追查………  相似文献   

20.
孝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通过先秦儒家对孝与不孝的论述,得到比较明确的界定。父子关系是对应的,不应该有绝对的孝,后代愚孝不符合先秦儒家思想。孝对后代有较大影响,也对外国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对孝的评论,要分开并区别对待先秦儒家的孝与后代的愚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