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夕阳情思     
<正>悠闲的日子,一个人走进温柔的黄昏,走进桔红色的夕阳里,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我们生活在一个拥挤嘈杂的世界里,难得一个人去享受黄昏,体味静谧。如果我们能从杂乱的氛围中脱离出来,在夕阳下静静地站一会儿,那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所有解不开的心结,所有展  相似文献   

2.
红柳     
正偶然的一次机会,在沙漠前沿一个坍塌的沙丘前,一株红柳的根系裸露出来,像巨人的双臂一样,擎举起头顶的那片沙土,用生命阻挡风沙的前行。但凡来过塔里木的人,大都见过红柳。在到新疆近6年时间里,我一直认为红柳之所以叫做红柳,是因为它的枝条泛红,夏日时它的花朵艳红,秋日里一片褐红,但在此刻,我的理解被深化了,它的红或许代表了兵团的屯垦红。红柳的红与屯垦人的红是一脉相承的,当60年前屯垦战士脱下那身引以为荣的军  相似文献   

3.
遐想黄昏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拥挤嘈杂的世界里。难得一个人去遐想黄昏,体味静谧。如果我们每一天都能从杂乱的氛围中逃脱出来,在黄昏里静静地呆在属于自己的小空间里,那实实在在是种最美的享受。黄昏是一天之中最辉煌、最美丽、最璀璨的时刻。黄昏给人以悠闲的诗意,给人以宁  相似文献   

4.
享受黄昏     
我们生活在一个拥挤嘈杂的世界里。难得一个人去享受黄昏,体味静谧。如果我们每一天都能从杂乱的氛围中逃脱出来,在黄昏里静静地站一会儿,那实实在在是一种最美妙的享受。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一朵花采了许久,枯萎了也舍不得丢;一把伞撑了许久,雨停了也想不起  相似文献   

5.
您见过戈壁滩上的红柳吗?您见过那一簇簇一团团开得如烟云一般的红柳花吗?如果没有,请你来我们塔里木看一看那红像云霞一样的红柳花吧! 塔里木是红柳的故乡,从绵延千里的塔里木河  相似文献   

6.
正贺敬之是在抗日烽火中成长起来的、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是从延安艰苦岁月里涌现出来的人民诗人、人民戏剧家,是冒着战火、伴随着"喜儿"、唱着《南泥湾》和《翻身道情》而跨入新中国门槛的文艺工作者。他始终同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王杰、向秀丽、焦裕禄等从工农劳苦阶级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站在一起,是为  相似文献   

7.
元帅 士兵 公仆──记徐向前元帅张麟(一)那还是1957年春天,在北京城的一条小胡同里,有一所普通的住宅。我走到这个陈旧了的红漆大门口,轻轻地按了下门铃。门开了,一个穿棉衣的青年走了出来。我以为走错了门,再不就是记错了门牌号码。难道说,我们国家的一位...  相似文献   

8.
那是2004年的事情。从县城租车拉教科书回学校的路上。汽车在海拔4800米的红拉山上抛锚:一个轮胎从轴里滚了出来,没有专门的配件是没法修好的。  相似文献   

9.
破狱泉州城     
一、接受任务 1948年仲春季节。在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驻地晋江内坑的机关里,一张巴掌大的黄草纸,在中心县委领导人许集美和朱义斌的手上来回传递。这张纸条,是中心县委委员、中共安南永工委书记施能鹤,通过关系从泉州的敌人监狱中送出来的。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心县委领导闽南地区工农武装。开展广泛的爱国游击战争,镇压了一批极端顽固的反动分子,取得粉碎敌人重点“清剿”的  相似文献   

10.
正初到水口山1916年,年仅7岁的耿飈随父母逃荒来到常宁水口山。他们是奔着水口山这个富含铅锌矿的宝山,希望通过勤劳的双手得以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来的。然而,不管耿飈和那些童工是如何风吹日晒地敲砂选矿,也不管耿飈的父亲与那些矿工是如何没日没夜地在矿井中劳作,水口山的"宝"并不属于他们,也没有给他们带来一丝幸福生活的曙光。水口山矿工之悲惨令人震惊。大多数矿工只是在腰  相似文献   

11.
正连队东头是一大片菜园,一个园子紧挨一个园子,都用篱笆围着,菜园里满满当当,不留一点空地,每个菜园的角落,都有瓜架,瓜架上躺着一些南瓜,这是特意留着做种的,要等到瓜藤彻底枯萎才摘回家。每当秋天南瓜收获的季节,我就想起了在那艰苦岁月里母亲的南瓜粥,很自然地就闻到一股甜丝丝、香喷喷的味儿,那隐隐的红薯味,伴着玉米面的醇香,是那样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似梦、似真,它穿过悠悠岁月,从我深深的记忆里飘溢出来。  相似文献   

12.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的歌曲,影响了几代人.歌曲源自一首大别山的民歌,采用了《八段锦》曲调,原名叫《庆祝成立工农民主政府》,是一首庆祝中华苏维埃政权成立的革命歌曲. 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到1931年秋短短4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了十几块“工农...  相似文献   

13.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这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7月在戎马倥偬中,在马背上吟诵的一首“蝶恋花”词。  相似文献   

14.
美丽双人舞     
单瑞金 《党课》2013,(3):101-102
父母家楼对面住着一对结婚不久的小夫妻,他们的厨房和父母家的客厅隔路相望,父母在客厅里的活动,他们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一次我从楼下经过,看见那对小夫妻正站在楼下花坛旁窃窃私语。小媳妇说:“如果我们老了,还能像那对老夫妇一样每天跳着双人舞从卧室里出来就好了,那该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儿啊!”听了这话,我不禁哑然失笑,我的父母哪里会跳双人舞呀?  相似文献   

15.
主人与仆人     
2009年人代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参加了一个代表团的审议会。一位农民代表在发表意见时对他说:“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温总理认真地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在此次人代会前,温总理曾专门邀请各方面的代表到中南海座谈,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他对那些工农群众的代表说,你们是这里的主人。从这些简短的话语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时时刻刻把自己当成人民公仆的总理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宿忠显 《党史博采》2003,(10):27-28
今年10月4日,是刘志丹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是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人,西北红军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曾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红二十六军军长、红十五军团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86,(12)
赖毅赖毅(1903— ),原名赖玉生,平江县安定思村人。一九二四年参加本地工农革命运动。一九二六年加入共青团。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当兵。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班长、排长,中国工农红军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副官,红十二军第一纵队司令部副官主任,教导队政治委员,红五军  相似文献   

18.
耻辱从一座桥开始耻辱从一座桥开始从被侮辱的狮子开始石头狮子,把愤怒变得更加坚硬的狮子连毛发都警惕起来卢沟两岸是一段用炮火测算的距离那是中国的土地啊而耻辱从一座桥开始一枚1937年的钉子,永远钉住了历史成了民族深处无法生锈的伤痛那用头颅排成的木筏那用头颅排成的木筏在抗战的洪流中竖立起风帆那永远都不屈从的头颅那永远都无法低眉顺目的头颅那永远喷洒热血的头颅排在了一起那用头颅排成的的木筏竖立起风帆为侵略者唱起了挽歌黑夜里亮起灯盏黑夜里灯盏多么明亮我不知道该把她称作村庄的心脏还是母亲的心脏反正在陕北燃烧着一种叫…  相似文献   

19.
“又见当年《工农报》,如见志敏(即方志敏)昔日风貌,篇篇檄文似投枪,红报打击旧世道.”这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红军老战士宣金堂在看了久违了60多年的《工农报》后的即兴所作.1995年2月下旬,在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江西横峰发现了一张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工农报》,该报长58CM,宽42CM.这张报纸虽然经过64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连它的复印件也无一字模糊.人们可以从这张报纸上了解到,该报至少开设了以下六个栏目:①社论,②苏区要闻,③红报,④红军捷报,⑤国内要闻,⑥突击队.该报的右上角注明:第76期,每3天出版一次.根据这张报纸顶头栏目线上的出版日期为1933年4月30日,我们可以推算出该报创办于1932年9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万芊 《当代党员》2010,(4):69-70
李斯去牌友刘渊家打牌回来时捡了一条狗,一条似乎有着纯正血统的棕色沙皮狗。 李斯是开着新买的车去的,那车正散发着高贵的皮革味道。那狗是在李斯开车门之际,从花丛中很敏捷地蹿出来钻进李斯爱车的。它怡然自得地趴在副驾驶座上,一副死皮赖脸的模样。李斯先是吃了一惊,继而试图赶那狗下车,可那狗贪婪地嗅着车厢里浓重的皮革味道,愣是不肯下车,那小小的尾巴使劲摇着,一副谄媚的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