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5年9月创办于上海的《青年杂志》,曾经风靡京沪风传全国,其影响力所及,延续了一个世纪。它所掀起的文学革命,所开启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整个地改变了国人的思维方式,推动着时代巨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刘亚丽 《党史文苑》2007,(12):32-35
1915年,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其宗旨是:“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志也”,“只从事国民运动,勿囿于党派运动”。由于陈独秀不涉“时政”和“不党”的双重声明.以及他切实改造国民性的努力,吸引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参加到《新青年》当中来,使改造国民性为主流的文化启蒙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90年前《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这是中国革命史上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新青年》之所以能享有如此高的历史地位,是因为她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办刊主旨;因为她高举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因为她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思想界的巨星。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并没有给人民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社会黑暗到了极点。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彷徨、迷惘,找不到出路。正当大家面临困境之时,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  相似文献   

4.
1898年6月,光绪帝下"明定国事"诏,颁行新法,京师大学堂应运而生.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二卷第一号起更名为<新青年>.这一南一北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客体,由于偶然的历史因缘被定格在一起,实现了一校一刊的完美结合.<新青年>以北京大学为依托,使得革命家的理想与勇气,得到学问家的性情及学识的滋养.  相似文献   

5.
"唯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 1915年5月25日,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同的"二十一条"草约,其投降卖国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12月12日,"中华民国"改称"中华帝国",袁世凯做起洪宪皇帝.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时,钱玄同已执教于北大。他们因《新青年》而相识相交,后又为《新青年》同仁。钱玄同自称是《新青年》的"一名摇旗呐喊的小卒"。其实,就《新青年》所揭橥的文学革命,陈独秀可谓主将,而钱玄同则是奋勇直前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7.
1911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是中国并没有走上一条资产阶级所设想的发展道路.辛亥革命之后不久,军阀袁世凯篡夺了中华民国的权力,国外列强照旧肆意掠夺中国权益,国内封建势力不断掀起复辟狂潮.民众失望了,资产阶级迷惘了.中国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使新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不至徒有虚名?这便成为全国的有识之士们苦苦探索的问题.就在这时,一批学贯中西、了解国情,同时又满怀爱国激情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了一场声势空前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8.
从五四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再到大革命时期,《新青年》刊载文章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不仅反映出当时中国思想界发展转变的复杂和曲折,也成为中共早期报刊功能演进与变迁的缩影。从这一时期《新青年》刊载文章类型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新青年》逐渐从思想界统一战线平台转变为党的机关刊物,从而完成其主要功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2,(1):121-122
老北京箭杆胡同9号(今20号),坐落在一条不到50米长的死胡同里。它“掩藏”在两堵高墙下,北面高墙内如今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东面的高墙内则是民政部。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曾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在北京的寓所,也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部1917年1月从上海迁到北京以后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新青年>杂志(初创时名<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创办于1915年9月15日,至今已有90周年了.对于这份杂志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重大影响,谁也不会否认.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对于应当如何准确地看待<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有人评价极高,有人则以种种理由,贬低它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革命报刊之一,它十分关注青年问题。本文试图挖掘《新青年》对于当时青年在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从青年的素质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伦理观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新青年》的青年观。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也是陈望道加入《新青年》编辑部进而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100周年。然而,陈望道在《新青年》杂志上海编辑部的身份却成了一个问题。陈望道是否真的做过《新青年》杂志的主编?他在《新青年》编辑部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历史的真相是:陈望道既不是《新青年》主编,也不是一个普通的编辑,而是一个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革命刊物,以后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先后出版过月刊、季刊和不定期刊.《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人和最重要的主编是陈独秀,其他任主编的还有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瞿秋白等人.《新青年》杂志于1926年7月停刊,共出版63期.杂志出版时间长达11年,这其中经历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整个过程,也经受了许多艰辛和磨难.  相似文献   

14.
殷杰  刘培利 《理论学刊》2005,10(9):113-115
<新青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阵地,它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范本.整体来看,这些选译作品大多是"被欺凌被压迫民族"的具有反抗和批判精神的文学作品,这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新青年>是现代中国革命史上最重要的杂志之一,是五四前后开展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最有影响的刊物.笔者翻阅安徽各地的革命史、党史资料时,发现全省各地市、县(区)的党史、革命史中,都提到<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传入当地.在当时的物质文化条件下,发行量只有一千到一万五六千份的<新青年>能够传到安徽各地,应该说相对于其他省区而言,它在安徽的传播和影响是比较广泛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6.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9):F0002-F0002
最早的中共中央局机关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位于上海市南昌路100弄(原环龙路渔阳里)2号。曾是原安徽都督柏文蔚的寓所。1920年初陈独秀到上海后,便寓居于此,移沪后的《新青年》编辑部也设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改为季刊的《新青年》,作为中共早期的党刊,肩负着夯实党的理论基础与指导中国革命的使命。《新青年》(1923~1926),一方面译介了大量的苏联文献,重视对列宁主义、俄国革命经验、唯物辩证法的学习;另一方面紧跟国内政治动向,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革命的必要性、党的群众路线、武装斗争等重大议题,积极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革命实践。可以说,《新青年》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总结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经验,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革命报刊之一,它十分关注青年问题.本文试图挖掘<新青年>对于当时青年在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从青年的素质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伦理观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新青年>的青年观.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宗旨经历了从“辅导青年修为”到开始关注“现实政治”,再到“转向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的演变。这种演变背后隐含着救国救亡的坚持和终极关怀。如今梳理《新青年》的宗旨演变和不变,可以告诫后人:研究《新青年》需要考察具体的时空环境,不可因人废言;亦不可因《新青年》宗旨的演变而否定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共创建时期的《新青年》,经历过一个思想转变的历程,这一历程在其书报广告中有着充分的体现。通过统计、分析这一时期内的《新青年》书报广告,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新青年》书报广告的演变表明了其作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阵地对广告的选择标准;真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艰难历程;展现了当时国人的思想演变路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和新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