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琴 《世纪桥》2023,(7):10-13
中央红军在遵义停留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了遵义红色文化,并推动其不断丰富发展。遵义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新时代要推动遵义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深度融入,把红色文化融入党课教学和主题党日活动,借助网络传播和创建红色文化场景,进而推动实现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确定支持建设的26个市级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员教育培训、主题党曰活动的红色阵地。走进现场教学点,我们就是在与红色奋斗历史对话。用心触碰峥嵘岁月,汲取精神财富,能够让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红色力量、践行初心使命。从本期起,我们将以系列文章介绍各个现场教学点的主题展览内容、教学特色、服务活动等,更好地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
《奋斗》2021,(11)
正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205钻井队党支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实行"党课+"模式,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路径。"党课+红色基地",让党员教育接地气。深化"铁人精神+党建"模式,依托"铁人纪念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主题队史室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通过开展党史学习、重温誓词、观看红色影片等活动,回顾党的历史、重温革命精神。邀请新铁人李新民开展面对面座谈,讲述成长历程,使党员眼见与耳听相结合,身临其境接受精神洗礼。  相似文献   

4.
盐山县为激发党员干部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热情,组织开展了“重温党的历史、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入党志愿书”主题活动,使全县11000余名党员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党性教育。 重温党的历史,树立了荣誉感。以抓好革命传统教育为切入点,在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读1本红色经典书籍,看1部红色电影,走访1名老党员,重温党的光辉历史,领略革命前辈的风范.倾听老党员的奋斗历程,让每名党员切实感到作为“共产党员”的自豪,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时刻维护党员的形象,努力为党争光添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强调,"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2013年,丰台区突出五大重点,求真务实,锐意创新,体现特色,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焕发活力之源。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是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之源。要把增强党性观念作为第一任务,改进党员教育的手段、方式,激发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永葆先进性、纯洁性。一是创新教育手段。大力推进党员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抓住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节点等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使教育贴近需求、贴近实际,提高党员教育针对性。二是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在抗日战争雕塑园、丰台科技园区、王佐镇南宫村,建设入党宣誓和主题党日活动的场所,开发现场教学素材,打造党员教育的"红色课堂"。三是丰富基层党课内  相似文献   

6.
红色资源形成于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的不同时期,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每一个红色圣地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对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激发党员爱党爱国热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遍访革命故地、红色热土,反复叮嘱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史,进一步根植红色热土、传承红色基因、感悟精神伟力,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学生党员数量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工作已经成为了高校党建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基础。在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中,将洪湖湿地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课教育、学生支部党日活动相结合,并引导大学生党员主动走进洪湖湿地红色文化之中,充分挖掘洪湖湿地红色文化的价值,发挥出洪湖湿地红色文化的优势,能够切实增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坚定性、充实性,提升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正永泰县红色教育基地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充分挖掘和开发,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素材,通过对党的历史、革命精神、革命人物先进事迹的学习,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一永泰县党员政治生活馆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7,(4)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是形势发展的要求和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红色资源对大学生党员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借助红色资源对党员进行政治动员、加强党员的党史知识教育、丰富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发挥其功能作用,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中既有优势,也面临挑战。红色资源因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和鲜活性,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具有独特价值。因此,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只有将红色资源与网络相结合,打造和夯实红色网络信息教育平台,发挥网络信息平台和红色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才能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毛建新 《党课》2009,(1):66-67
江两省吉水县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经常性教育模式,在利用移动短信平台开通“红色短信”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流动党员“空中党教课堂”,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组织起来难、学得进去难、做出效果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革命理论、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厚重的历史内涵、艺术沉淀和革命情感,其本身的积极意义催人奋进,红色艺术蕴含在红色文化之中。根据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面对的新的考验,本文拟将红色艺术以视、听、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大学生全面深刻的领悟党的思想,探究新的党员教育途径,从而促进高校党员发展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红色经典阅读对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激发爱党爱国情怀、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大学生党员缺少对红色经典的了解,阅读量偏少,阅读兴趣有待提升,阅读途径有待拓展。提升大学生党员阅读红色经典质量的主要思路是在做好红色经典阅读指导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红色经典阅读实践活动,建立多维度红色经典阅读平台,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和支部活动中增加红色经典教育内容等。  相似文献   

14.
<正>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活动主体,只有每名党员合格,党组织才坚强有力。今年以来,潍坊市围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总结部分县市区探索实践基础上,从创新培训机制入手,组织实施党员全员进党校培训工程,推动党校由培训领导干部延伸到培训全体党员,打造共产党员修身养性的"红色殿堂",有效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激发了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5.
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其先进性对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所在。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的教育和党内制度建设是党的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从思想和行为上教育和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使其实现个体思想与党的意识形态的统一、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22,(12):28-2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九台农商银行党委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持党史学习教育永远在路上,将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为“书记领航工程”来抓,提高政治站位,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提出,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这为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的建设,可以教育党员“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可以促进教师党员做好“铺路石”“引路人”“好老师”“大先生”,可以帮助学生党员汲取共产主义思想、信仰、道德、实践的力量。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建的主要路径包括:融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地方红色文化的融入,提高了党的建设质量,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推进了高校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抓好高校党员经常性教育,对于不断提高高校党员队伍素质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是全党全国面临的艰巨任务。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培育党员理想信念、壮大党的群众基础、推进理论创新、塑造全党清正廉洁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效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