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窝藏毒品,不仅为毒品犯罪分子隐匿直接罪证,给揭露、证实、打击毒品犯罪制造困难,而且窝藏行为直接将毒品置于个人非法控制之中,留下危害人民、毒化社会的隐患。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窝藏毒品罪本身就是毒品犯罪。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适时地增设了窝藏毒品罪这一新罪名,为打击窝藏毒品的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一、窝藏毒品罪的概念、特征 窝藏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而替毒品犯罪分子藏匿、转移、隐瞒的行为。 1、窝藏毒品罪的犯罪对象,是指行为人替其他毒品犯罪分子藏匿、转移、隐瞒的毒  相似文献   

2.
一、共同毒品犯罪的处罚标准因为毒品犯罪是围绕着毒品这个特定犯罪对象展开的,在禁毒法中,毒品的种类、数量又是对犯罪分子进行处罚的重要依据,所以,对于毒品共犯的处罚,也要以毒品的种类和数量为量刑的主要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适用《关于禁毒的决定》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的罪名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在刑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均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决定》规定了12个罪名,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毒品罪,窝藏毒品犯罪所得财物罪,掩饰、隐瞒出售毒品获得财物的非法性质和来源罪,走私制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物品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出售毒品罪和非法提供毒品罪。上述罪名,  相似文献   

4.
《政法学刊》2015,(5):13-19
随着国际毒品形势的变化和毒品违法犯罪的增多,毒品犯罪分子开始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毒品交易,给全世界、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2001年,联合国麻醉品管理局就向全球发出警告:"毒品正通过互联网销售,私人聊天室正被毒品商利用,人们在互联网上正面临着毒品的威胁。"2011年10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统一行动,成功侦破了我国首例利用互联网视频交友平台进行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8.31"案件涉及我国31个省区市,查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12125名,破获制贩毒案件496起,打掉制贩毒团伙144个、吸毒窝点340个、制毒工厂(点)22个,缴获毒品308.3千克。"‘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的成功侦破,敲响了我国互联网涉毒犯罪监管的警钟。  相似文献   

5.
李华 《法制与经济》2008,(13):25-26
毒品这个话题,至今仍令全人类感到困扰和头痛,人们与之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尚未能铲除这个毒瘤,它仍像毒蛇般缠绕着海洛因成瘾者的身体。公安部门对制毒、贩毒、吸毒各个环节进行了无情的打击,各社区也配合明查暗访成绩显著。但毒品始终未能如人愿消失。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型毒品也随之出现。海洛因成瘾者戒而复吸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每年全球至少有10万人死于吸毒,1000万人丧失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毒品这个话题,至今仍令全人类感到困扰和头痛,人们与之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尚未能铲除这个毒瘤,它仍像毒蛇般缠绕着海洛因成瘾者的身体。公安部门对制毒、贩毒、吸毒各个环节进行了无情的打击,各社区也配合明查暗访成绩显著。但毒品始终未能如人愿消失。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型毒品也随之出现。海洛因成瘾者戒而复吸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每年全球至少有10万人死于吸毒,1000万人丧失劳动能力。因吸毒者长期使用海洛因,改变了其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系统紊乱  相似文献   

7.
黄磊 《检察风云》2023,(4):54-55
<正>韩国一度进入“毒品清净国”行列(联合国将每10万人口中每年有20名以下毒品犯罪者的国家认定为“毒品清净国”),可以说是当时禁毒方面的优等生。毒品犯罪是一种对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形态。韩国这个20世纪90年代的禁毒优等生当前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此次重启严打毒品犯罪是否能起到预期效果,无疑值得期盼。  相似文献   

8.
走在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的大街上,一幅巨大的宣传广告吸引了我的目光——几个神情颓怠的青少年全身像旁,写有一行大字:他们中有40%以亡的人会尝试毒品。我知道,国外关于毒品的界定范围要比我国的规定宽泛,国外吸毒者使用的主要毒品,在品种上也不同于国内的情形。但“40%以上”这个比例仍让人心惊不已。  相似文献   

9.
为了贩毒牟取暴利,他们不惜铤而走险,兄弟相继下水,妯娌一齐上阵,甚至还把自己幼小的婴儿作为运输毒品的工具,手段残忍,令人发指,结果涉案的家族成员全部被捕锒铛入狱,走上了一条万劫不复的不归路。毒品,这个面目狰狞的白色恶魔又一次酿就了一场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10.
陈洪 《特区法坛》2007,(3):25-26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深受毒品的危害,“东亚病夫”这顶帽子就是毒品罪恶的佐证,是炎黄子孙无法洗雪的耻辱。中国人民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终于一度把毒品这个白色的魔鬼赶出国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曾一度被国际社会誉为无毒的国家。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在宁夏的毒品问题中,外流贩毒犯罪占有很突出的位置。那么,地处西北地区东部,面积仅5.6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经济上比较滞后的宁夏,为什么会出现大批的外流人员进行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全区各地,特别是外流贩毒突出的重点地区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查。  相似文献   

12.
毒品,这个吞噬人们肉体与灵魂的恶魔,曾在新中国的大地上绝迹长达30年之久。  相似文献   

13.
东莞的吸毒现象,既受世界性毒品泛滥的潜在影响,与周边地区的毒品市场兴衰休戚相关,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冲击,社会结构、地区秩序、空间环境以及人们的意识观念等处于不断的矛盾和变更之中。而新型的、适应不断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所需要的社会正常循环机制却无法在短期内确立、定型。各种情况的大串换,导致了种种新问题的出现。吸毒,这一禁绝多年的丑恶现象,亦伴随着毒品的流入而死灰复燃,使东莞这个曾以“虎门销烟”揭开中国近代史的禁毒圣地,亦面临着毒品的严竣挑战。  相似文献   

14.
毛发毒品的分析在毒品检验中具有独特优势,而毛发与毒品的结合状况及毒品聚集于毛发的机制影响其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对毒品与毛发的结合位点、毒品与毛发结合的差异性因素以及外界因素对毒品与毛发结合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毒品犯罪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重庆作为西南重镇,长期受“金三角”地区的毒害,毒品犯罪形势严峻.本文通过搜集2003-2014年重庆市毒品犯罪的相关数据,分析了重庆市毒品犯罪的特点并从控制毒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提出了预防毒品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所有的毒品犯罪中,制贩毒品犯罪是国家打击的重中之重.当前,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制贩毒品犯罪呈现出新的犯罪特点,新的形势、新的特点的出现给我国打击制贩毒品犯罪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分析当前制贩毒品犯罪的特点入手,进而明晰当前制贩毒品犯罪蔓延的原因,并最终提出打击制贩毒品犯罪的侦查对策与建议来有效应对制贩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7.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禁毒的决定》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日前就这个决定,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要制定《关于禁毒的决定》? 答:我国人民在历史上深受帝国主义散布烟毒之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依靠共产党的领导,发动人民群众,在短期内禁绝了烟毒。但是近几年来,国际上贩毒活动猖獗,不断向我国渗透,使我国原来已经消灭的贩毒、吸毒现象又开始出现。这些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毒化社会风气,诱发一些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必须采取坚决措施,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防止毒品的蔓延、泛滥。  相似文献   

18.
对居间介绍者为吸毒人员介绍购买毒品并牟利的应认定为贩毒毒品罪.牟利不仅包括直接倒卖毒品赚取差价,也包括谋取物质经济利益.为赚取毒品吸食多次主动介绍买卖毒品,实质上居间介绍人将毒品作为获取的劳务报酬,毒品虽然作为违禁品,但仍然具有物质经济利益,符合牟利的要求,客观上也促进了毒品的流通,具有社会危害性,应认定为贩卖毒品罪.  相似文献   

19.
试述掩饰、隐瞒出售毒品所得财物的非法性质和来源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钱”活动在国际贩毒集团的走私贩毒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洗钱”,就是使毒品交易等牟取的“黑钱”通过金融中转等手段变成合法收入的活动.进行毒品犯罪活动,都是为了牟取巨额利润,如没有“洗钱”这个程序,贩毒集团就不能把走私贩毒的利润拿到手,其贩毒活动也就失去了作用.为了彻底剥夺犯罪分子的所有违法收益,打击“洗钱”活动,《联合国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毒品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已从开始私种罂粟发展为外流贩毒与消费并存的省份,毒品犯罪问题是影响安徽省社会治安的一大因素,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安徽省毒品犯罪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介绍了安徽省毒品犯罪的概况和规律特点,并预测了以后的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二是科学分析了安徽省毒品犯罪日趋严峻的主客观原因;三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徽省毒品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