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大的预算监督作为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其代表全体国民制约政府财权、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然而现实中,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力在诸多环节都未得到充分、有效的行使,存在被架空、被虚化等问题,这与人大在预算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极不相符.本文旨在从深层次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寻逐步实现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实权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洪亮 《江淮法治》2009,(17):52-54
对预算的监督包括权力机关对预算的审查监督,财政机关对预算的稽核检查监督,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社会各界对预算的社会监督等,而对预算审查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有权力,也是对预算最高层次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十届人大以来。围绕加强预算审查监督这个中心。河北省人大财经工委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实效。开创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预算监督是现代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遏制腐败、增强政府财政透明度的制度条件。目前,我国预算监督体系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为此,必须以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能力和增强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为要点,构建起立法机关、审计机关和社会力量三重监督相互配合与补充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5.
董佰壹 《河北法学》2015,33(3):105-113
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是深具中国特色的监督制度.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在省级人大预算监督的完善中同属一体两面的关系.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理论深度亟需拓展.在对中国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实践的分析基础上,预算监督与财政立宪的关系需要重新思考,尤其是人民主权、权力配置与预算监督主体间的关系成为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程中林 《江淮法治》2010,(13):50-51
经过多年努力,地方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监督程序越来越规范,监督内容越来越广泛,监督过程越来越公开。但是,不可否认地方预算监督中有法难依、违法难纠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监督意识还不强、法规还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外,还与地方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的动态监督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美拉 《法制与社会》2013,(26):183-184
人大预算监督的实质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预算的审批和监督其执行。做好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对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规范政府的预算行为,推进政府依法行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预算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我国预算监督体制概况以及我国人大预算的几种基本的监督方式。从而进一步说明,在实践中行政权对我国预算监督的影响表现在对预算监督主体,人大会议程序,预算监督活动,监督权以及知情权行使等方面。最后,对减少行政权对我国人大预算监督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人大预算监督工作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本文从党委对人大预算监督的支持,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资源的调配,以及预算监督吸引公民参与三个方面,重新解读人大预算监督向前迈进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刘倩 《法制与社会》2011,(4):158-161
人大的预算监督作为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其代表全体国民制约政府财权、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然而现实中,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力在诸多环节都未得到充分、有效的行使,存在被架空、被虚化等问题,这与人大在预算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极不相符。本文旨在从深层次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寻逐步实现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实权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信息点击     
《法治与社会》2015,(3):34-35
西乡人大:五项措施强化预算监督近年来,西乡县人大常委会强化对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多措并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建立制度,以制度规范预算监督。《监督法》颁布后,该县人大常委会在总结过去对财政预算工作监督的基础上,拟定了《西乡县预算审查监督办法》,经广泛征求意见后提交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该办法中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编制、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审批、非税收入监督、听取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工作报告等作了具体规定。后又根据财政综合改革的推进和财政管理的需要,增加了人大常委会审查  相似文献   

11.
《江淮法治》2012,(15):26-26
自地方人大常委会建立以来,在省人大常委会领导下,在历届分管主任的关心和支持下,省人大财经委暨常委会预算工委始终把加强和推进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作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环节,积极探索预算审查监督的新方式和新方法,不断增强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地推进预算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1994年预算法颁布实施,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基本步入正轨,但是在实践中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比如预算收支的范围不完整;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存在滞后性;预算的编制过于粗放,缺乏细致化与公开化;预算调整频繁,超预算支出难以控制。针对于此,本文指出我们应当逐步缩小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监督轨道;科学、详尽的编制预算;严把追加预算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3.
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预算法》修正案,新《预算法》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预算法》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要求,规范了政府收支行为,强化了预算约束,对于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自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安徽省人大的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由改革开放破冰起航,并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初步实现了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的重要飞跃。令人高兴的是,在促进这一转变的过程中,经过长期实践探索,省人大对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曾润生 《江淮法治》2014,(17):54-55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人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具体的要求,特别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如何做好地方人大加强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工作?笔者认为,开展和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工作要做到“六要”。第一,思想认识要提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到位了,行动才能不偏不倚直达目标。  相似文献   

16.
高端改革:将破冰进行到底 在2010年的预算报告中,"首次"、"首例"、"第一次"亮点频闪,让媒体记者及民众如若新风拂面. 政府预算外收入,成为了"开刀"的主要对象.在今年的政府预算报告中,首次公开披露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报告了落实全国人大监督意见的情况.特别是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报告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相似文献   

17.
《公民与法治》2007,(12):19-21
财政预算是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审查批准本级财政预决算并监督其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但南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预算监督制度一直存在诸多缺陷,导致人大对政府预算监督的“软化”。处在基层的县级人大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转变“豆腐预算”为“铁预算”,把好政府用钱的“闸门”,成为县级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期,  相似文献   

18.
实践创新     
《江淮法治》2020,(2):54-55
云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有了“智囊团”“思想库”近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中心揭牌仪式在云南财经大学举行。中心的成立,将为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架起桥梁,为各级人大深入贯彻落实预算法和中央关于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邢台县人大常委会不断摸索有效监督预算执行审计的整改工作,从常委会审议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到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半年至一年后,再次审议审计问题整改报告,再到两次审议后,对整改仍不到位的问题进行重点跟踪监督,通过严把“体检”、“开方”、“治病”三关,逐步提高预算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当前预算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途径,以期提高预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