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年,在深圳打工多年的王杰,看中家乡柑橘销售的巨大商机,毅然回到家乡,投资140万元,建起一座柑橘打蜡厂。每年打蜡销售柑橘1000万公斤以上,实现收入40万元,并带动橘农增收350多万元,被乡亲们尊称为”柑橘大王”。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初,一个名叫刘丽的安徽籍普通打工妹突然被成千上万的网友所关注,人们感叹之余.纷纷发自内心地称赞她是“最美打工妹”:在厦门一家足浴城打工的刘丽,每天要连续工作12小时,月收入不过2000余元,却从2001年起,连续8年将大部分的打工收入用来资助那些曾经跟她一样上不起学的贫困家庭的孩子。时至今日,她先后资助了58个贫困孩子上学,目前仍有37个孩子接受她的资助。  相似文献   

3.
冯子文 《工友》2014,(3):40-40
正当前,"技工荒"仍然非常突出。以笔者所在的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中部制造基地为例,目前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中部制造基地技术工人总计600余人,较规划人数存在约400人的缺口。去年下半年的六个月仅招聘技工80余人,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如何留住技能人才?应对"技工荒"?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完善分配体制,合理提高技工薪酬逐步改革企业收入分配机制,对一线操作  相似文献   

4.
机遇:不能白白溜走 现年33岁的农村青年杨剑出生在贵州省安龙县德卧镇。1996年。杨剑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到安龙县农业局农经站当了一名农业技术干部。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杨剑,农村的贫困状况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到县农业局上班的第一天起,他就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5.
来自湖南山区的农家大嫂郭玲,曾经因为年龄偏大,四处找工无门,后来突然发现给打工兄妹洗衣服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商机,于是她转变观念,专门给打工兄妹洗起了衣服。如今,她的月收入竟然达到了数万元!  相似文献   

6.
海田 《农村青年》2006,(5):34-36
13年前,16岁的农村少年杨明为实现大学梦,来到省城沈阳打工,是王中军、姜妍夫妇助他重返校园。四年前,当大学毕业后的杨明惊悉为供他上学,王家欠下10万元巨债的真相后,毅然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远赴日本打工还债。如今,杨明不仅还掉了17万元巨债,还被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06,(12):56-57
深秋季节,笔者来到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河东乡的千亩甘草种植基地,一捆捆新出地的甘苹正在装车准备外运,村民丰收喜气溢于言表。河东乡党委书记王辉告诉笔者:“9月以来,河北省安国市甘草收购企业入驻我乡大批量收购三年生人工种植甘草,全乡可以采挖的甘草300余亩,仅此一项全乡可实现收入150余万元,农民人均从甘草产业获得收入270多元。”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06,(7):64-64
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昌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南昌软件基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学院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800余人。  相似文献   

9.
《农村青年》2006,(8):64-64
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昌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南昌软件基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学院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800余人。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年》2009,(3):54-54
近两年,白埠镇张家寨村悄然兴起的收“石头”热,带动着周边十里八疃的乡亲富了起来。大家没想到这不起眼的“石头”还能赚洋钱,而且仅此一项每年就能户均增收8000余元。  相似文献   

11.
晓寒 《农村青年》2006,(1):21-23
出生在四川农村的刘国民,高中毕业后在老家摸爬滚打了几年,然后南下打工,开餐馆,再创办全国规模最大的青蛙养殖基地。正是由于他的敢想敢干,努力打拼和永不言败的性格,成就了他的美丽人生。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青年》2006,(6):F0002-F0002
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昌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南昌软件基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学院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800余人。  相似文献   

13.
冯韬 《时代风采》2009,(14):10-12
背景:2007年3月1日,《春城晚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老父打工意外受伤可能瘫痪 黑龙江小伙闹市举板为你讨说法”的文章,一时间,此举引来社会热议。时隔两年多,这个“闹市举板为父讨说法”的黑龙江小伙已辗转到了滇东南公路及铁路的交通枢纽一个旧市鸡街镇,靠着在当地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一家七口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3目,在丽江市华坪县老千局招待所打工的唐明祥、李兴海等9人来到县总工会,反映承租县老千局招待所餐厅和住宿部的老板张福康、梁孝华等人拖欠了他们的工资共计14000余元,请求县总工会帮忙追讨。  相似文献   

15.
乐乐 《农村青年》2008,(5):36-38
11年前,一个初中尚未毕业的农村青年,在城里打工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原本处于弱势的他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获得了胜利。从此,他迷上了法律,一边打工,一边钻研法律,并发誓:要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去帮助更多的和自已有同样遭遇的打工兄弟。结果,近4年来,他不仅为3000多个“打工仔”打赢了官司,而且还通过自学拿到法学本科文凭,并获得了律师从业资格,成为湖北省代理劳动争议案件最多的人。从一个没有文化的“扁担”,到令人羡慕的大律师,他是如何一路走来的呢?  相似文献   

16.
《时代风采》2010,(24):28-29
11月26日,古城区红砖商会工会联合会在金安乡正式成立。2007年,位于该片区的10家红砖企业成立了古城区红砖业商会。目前,商会从业人员有300余人,几年来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达500人以上。为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区总多次调研,广泛征求企业职工意见,  相似文献   

17.
华夏 《时代风采》2014,(3):29-30
一年一度的春节返乡大军中,新一代打工主流——80后、90后新“候鸟”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8.
罗伟 《工友》2010,(1):38-40
为养家糊口到煤矿谋生的农民工能够做出多大的事业?从鄂西北大山里走出来的一位汉子,不仅通过挖煤改变了命运,还成功带领家乡1000多人外出打工,让乡亲们集体脱贫致富。他,就是被誉为“打工皇帝”的湖北郧县籍企业家张兴良。  相似文献   

19.
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蚕塘村的刘艳,是一个从山村走出来的打工妹。她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父老乡亲的真挚情感,用6万元的打工收入,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在家乡创建了一个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加工的产品依托台资企业远销海内外,实现年销售收入860万元,安置就业560人。这些劳动就业者年收入累计达420万元。2003年以来,刘艳先后荣获江西省科技致富女能手、宜春币诚信个体工商户等称号。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  相似文献   

20.
傅辕 《农村青年》2006,(5):13-14
千里打工。庄稼汉成了煎饼专家 今年37岁的易云成,出生在河南省信阳市南部大别山中的一个山村。高中毕业后,在一个亲戚的帮助下,到乡粮站做了一名临时工。20岁那年,经人介绍,易云成结识了镇上一位名叫宋芸的女孩。三年后,1991年春两人结了婚。婚后第二年,易云成就被单位裁减下来。他只好在街上摆了个地摊,虽然每天收入很少,但总比无事可干要好。当年春节,易云成的一位在郑州打工的表哥回来,见他在街上摆小摊,说:“你二十来岁,窝在家里,不算数啊。跟我去郑州吧。”表哥在郑州经营一家饭店,生意很红火。易云成和妻子一商量,决定出去闯闯。1992年初。小两口登上开往省城的汽车。迈开了打工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