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月 《学习论坛》2023,(5):88-94
发展公益慈善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而良好的“施—受互动关系”是公益慈善事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受助者作为公益慈善的主体之一,其思想道德状况事关“施—受关系”态势和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现实中,对受助者“零义务”的要求容易导致道德底线失守、慈善风险浮现、慈善成本提高,从而引发公众慈善意识不强、慈善热情不高等现实问题。促进公益慈善持续健康发展,亟须关注受助者思想道德建设。公众对受助者具有自我责任感、诚信、感恩三重伦理期待,而这些期待正是促进形成良好“施—受互动关系”,加快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与现实发展来看,中国有历史悠久的慈善文化、一度鼎兴慈善组织;但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变革也曾颠覆了人们慈善观念、沉寂了慈善事业。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民众权利增长,慈善事业的主要功能也从伦理与政治教化功能向聚集社会财富和第三次分配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慈善组织与慈善事业正面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价值危机、发展模式危机以及专业化慈善组织的新功能调适等诸多新问题。因此,为了发挥慈善事业稳定社会、塑造社会文化和传播人类文明的社会功能,政府将从推动者向指导者和监管者角色转变,支持慈善事业从国家主义发展模式向市场主义和民众主义发展模式转型,服务于专业慈善活动,协调慈善组织间关系,监管慈善业务市场,引领公民慈善行为,指导慈善组织与事业重新回归社会,培养新型慈善文化。  相似文献   

3.
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一波三折。"郭美美事件"等闹剧,严重影响了慈善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使慈善事业面临空前的危机和挑战。要求增加慈善的透明度,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借鉴慈善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强我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公民道德意识的进步,公益慈善事业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也暴露出我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其一,慈善制度的缺失是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其二,错位的官办慈善格局扭曲了慈善的本性;其三,不透明的运作模式是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顽症;其四,不成熟的慈善理念和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偏差冲淡了慈善的氛围,制约着慈善事业发展的步伐。因此,认真深入地剖析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才能让悠久的中国传统慈善事业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5.
政府主导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及其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慈善事业是在政府的主导推动之下发展起来的,形成了政府主导的慈善组织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推动慈善事业兴起的同时又制约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慈善组织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解决此模式存在的弊端,建立适合慈善事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新模式,处理好政府与民间慈善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创新发展对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以及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增强农村社会内部凝聚力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正面临着农民公益慈善意识淡漠,慈善组织体系不健全,慈善组织资源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等现实困境,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均衡化发展的一支短板。农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践行慈善行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公益慈善组织机构以及不断拓展农村社会公益慈善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差序格局”的传统人际关系、“亚文化”与“主文化”的相互抵触、慈善组织及个人的诚信的缺失以及在“藏富意识”和“仇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缺乏“第一行动集团”的引领等因素共同抑制了公众慈善意识的培育,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培育公众慈善意识,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慈善事业是一项以“道德人”人性假定为基础、第三域组织为依托的崇高且神圣的社会公益事业。当前社会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不高,其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现有慈善事业运行机制不完善,以及体制转轨导致人们价值观出现偏颇。发展慈善事业应唤醒人们的恻隐之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参与慈善事业的自觉性;利用自愿性和诱致性相结合的手段扩充资金募集渠道;走点、线、面相结合的救助路线;建立发展慈善事业的长效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走出慈善的尴尬——试析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慈善事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仍面临一系列困境,如政府角色认识偏差、公民慈善意识较弱、公众对慈善认识的偏差等意识困境;法律不健全、登记困难、税收政策不完善等法制困境;信息公开和内部治理不健全等机制困境。中国的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出路是树立现代慈善意识、走法制化道路和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本文依据对石家庄市公民慈善认知调查的翔实数据,深入分析与思考了石家庄市乃至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慈善文化建设不同层次主体自身建设角度,提出了推动我国慈善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展慈善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华慈善总会、人民政协报社和中民善(北京)慈善事业研究所曾在京启动“中华慈善宣传年”系列活动。可以说慈善事业是社会公民共同的责任,也是全体国民爱心的直接体现。为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全国很多地方也极力弘扬慈善理念,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慈善公益事业上反差很大,这就折射出中国慈善观的落后,也说明发展我国慈善事业具有很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弥补各种正式制度安排的缺漏,同时还具备软性的维系社会健康、协调发…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做好中国的公益慈善,让公益慈善发挥它最大的功效,服务社会?笔者通过梳理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取得的成就,结合对中国公益慈善的反思,探讨了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路径。一、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历史(一)慈善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慈善事业和慈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社会慈善和保障已见规模,并初步形成了一种制度和模式。在西周的统治机构之中,设有地官司徒掌管荒政、安抚民众等。周代还设有疫医负责  相似文献   

13.
慈善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战略选择。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社会尚未形成浓厚的慈善意识、慈善组织建设不够规范、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强、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社会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其相应的对策应是弘扬慈善文化、促进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加强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激励机制以及健全政策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4.
慈善事业建立在贫富差别的社会基础之上,以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和捐赠为发展源泉。它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发展成果共享的功效。大连的慈善事业在有利的时代背景下,取得了一些发展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慈善意识存在偏差、慈善组织建设落后、营销能力薄弱等发展瓶颈。参考已有的慈善事业研究成果,结合大连实际情况,探索大连慈善事业发展的新路径,应该从观念的转变、政府导向、组织完善、体制创新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慈善是人类社会文明和发展进步的历史性标志之一,它表达了社会成员相互之间朴素的仁爱意识与理念,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种大爱的载体和平台。从中国当前慈善伦理的发展及状况入手,从伦理学角度,分析阐述文化是影响慈善伦理发展的深层原因、极左思潮是影响慈善发展的历史原因、初级阶段是影响慈善发展的社会原因和富才行善是影响慈善伦理发展的理念误区的学术观点。正确处理慈善的定位及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健全和打造慈善伦理的制度体系,把文化、历史、哲学、理念和所处的发展环境综合考量起来,广泛传播慈善是一项全民的活动和惠及全民的事业,对中国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民族对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国家,要保持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理想,尤其要在青少年教育中加强公益慈善意识教育。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信息时代下公益慈善具备的新特征,从而探讨当今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慈善组织公信力维度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慈善事业面临着公众冷漠对待特别是富人不愿捐款的窘境。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不足。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就是指慈善组织获取公众信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了促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一是要加强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二是要正确发挥政府与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慈善活动源远流长,改革开放特别是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全市慈善事业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福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快发展福州市慈善事业,必须加强宣传激发社会公众的慈善意识、扶持培育慈善组织成长壮大、多渠道筹集慈善资金、完善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及捐赠补偿机制、进一步创新慈善救助方式。  相似文献   

19.
慈善事业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的事业。绍兴市自1995年8月建立慈善总会以来,慈善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总结十多年的实践探索经验,可以概括为“五化”,即筹资渠道多元化、慈善组织网络化、救助活动多样化、运作管理规范化和慈善宣传常态化。在参照“绍兴样本”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当前进一步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四点:进一步加强慈善宣传力度,弘扬慈善文化,培育现代慈善意识;进一步完善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推进慈善组织的制度化建设,提高运作效率和社会公信度;进一步创新慈善超市的运作模式,积极推广村级慈善基金。  相似文献   

20.
以乌鲁木齐慈善总会成立为标志,乌鲁木齐慈善事业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一些慈善项目已经成为慈善品牌,救助效果显著,社会反映良好。在慈善事业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切实地解决,才能推动慈善事业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