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过去只有“妇道”——“三从四德”——而无“夫道”和“父道”。不过,虽无此说。内容却是有的。“夫道”且不论,“父道”则名堂繁多。“父为子纲”便是其一。既然是“纲”,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伦理观念,儿子便得绝对服从,聆听其教诲,遵从其训示,至于所教、所训是否有理,是否正确,做儿  相似文献   

2.
正"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我怎么能干这个事儿呢!"这句惊人话语出自某一市长。但却是句大实话,反映了官场流行的政绩思维。地方官员是真担心"百姓看不见"吗?事实上,地方政府"几百亿埋地下",当地百姓是有目可睹的。比如每到雨季,城市排水系统十分畅通,没有发生大面积内涝,看不到城市"内海",老百姓会感受得到,政府在解决城市内涝和下水道建设维护方面,是做足了功课的,反之,则看得见政府的管理缺失。  相似文献   

3.
真理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即使真理被颠倒了,终究有一天会再颠倒回来。这是笔者于最近读到的张闻天对几个经济问题的论述的感受。 36年前,张闻天在庐山会议期间作了“检讨”。当时他被迫“检讨”了些什么呢?他说自己从六个方面反对了“总路线:一、强调发展生产力,这是把经济放在第一位,是“三分政治,七分经济”,而政治也是为了经  相似文献   

4.
编外话     
杜澜 《瞭望》1995,(29)
学生不尊敬老师,在中国这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度里,不能说不是一个反常现象。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也? 教师通过授业解惑,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学到必要的改造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其二,师之,表也,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又使学生学到了做人之道。师,便是楷模。 如此,学生岂有不尊敬老师之理? 如来信所说,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部分教师中确实出现了素质下滑的现象:一是知识贫乏,所教不能满足学生所求;二是不仅缺  相似文献   

5.
朱正 《瞭望》1988,(41)
一天,遇到一位青年朋友,闲谈了几句,他忽然说:“那本《社交书信大全》我已经看到了。” 我没有听明白,问:“什么书信大全?” “《社交书信大全》。怎么?你不知道?那里面还编进了你的几封信呢。” 他告诉我,他的同事有这书,他无意中在书里翻到了我的信,还以为我早知道了哩。我确实从来不知  相似文献   

6.
乡村的歌     
春节刚过,我回到故乡淮北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亲友们闻讯赶来,挤满了一屋子,一直热热闹闹地“侃”到午夜才上床。 我躺在铺得软软,盖得暖暖的被窝里,却是毫无睡意。我为亲友们挣脱贫困而激动,同时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声响震破了乡村夜间的宁静。那声音似乎很低微,但又听得真切;似乎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象就在耳边轰鸣。夜半时分了,这是什么声响呢?我问也还没有睡着的母亲,她说:“眼下人们干的欢着呢。村西头歪老三的孩子领首包了队上  相似文献   

7.
刘健 《党政论坛》2014,(19):64-64
“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我怎么能干这个事儿呢!”这句惊人话语出自某一市长。但却是句大实话,反映了官场流行的政绩思维。地方官员是真担心“百姓看不见”吗?事实上,地方政府“几百亿埋地下”,当地百姓是有目可睹的。比如每到雨季,城市排水系统十分畅通,没有发生大面积内涝,看不到城市“内海”,老百姓会感受得到,政府在解决城市内涝和下水道建设维护方面,是做足了功课的,反之,则看得见政府的管理缺失。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关于诗的小故事,说一个诗人得句道:‘一轮明月照姑苏’,诗句当然平常,算不了什么隽句,但一位冬炵先生听了,大不以为然,批评道:明月普照大地,岂有独照姑苏一地之理,不通。此句应改为‘一轮明月照姑苏等处’才通。 对这样的批评家你能说什么呢?上海方言叫做‘缠夹二先生’。缠夹二先生总自以为真理在他手里,因而  相似文献   

9.
修葺一新的北京慕田峪长城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旅游胜地。过去,文物部门是‘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地方,近几年却是‘车如流水马如龙’,这里面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本期刊载的这组专题报道,探讨了保护文物和利用文物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杜绝讲空话     
唐剑锋 《民主》2010,(8):54-54
<正>怎样才能有效杜绝讲空话?开会、发文、要求、提倡?都不好使。很多有益的探索,都没有收到成效。这是为什么呢?关键还是方法不对头;费了很大劲儿,却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9,(Z1)
正姓氏起源1.源于子姓,出自春秋初期宋国国君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衍,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子桁,字乐父,公子衍的孙子以乐为姓,分为两支。其一为夷父须。据《姓纂》《急就篇》等记载,衍子倾父泽,倾父泽子夷父须,夷父须以祖父衍之字乐父命姓,成为乐姓。子姓乐氏正确读音作yuè。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乐王鲋之后,属于  相似文献   

12.
<正>《新京报》2015年8月20日刊登朱昌俊的文章指出,周永康,刘铁男,赵少麟,周本顺……这些人除了都是落马官员,还有什么共同点?答案是,其儿子也总涉案。而今该名单上俨然又添一人: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贪腐父子档,也是蠹虫绝配。他们往往凭着"父子组合"方式实现双重影响。一层影响是在官场,另一层影响则通过荫庇儿子指向社会和市场。一些人最得意的标签不是职业身份,而是"衙内"角色。他们"子因父贵",在一个系统或一个地区有着非一般的话语权;极端者,上有父  相似文献   

13.
有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由于不善于区分自信与骄傲,往往将他人的优缺点弄颠倒,造成自己工作的被动。实际上,自信与骄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界限不能混淆。自信,是指相信自己的见解,是有胆有识的表现。把相信自己看作“骄傲”,这就错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又怎能让别人信任他呢?邓小平同志说过:“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  相似文献   

14.
要是由电工换一个烧坏的灯泡,需要几个人?答:只需一个人,可是当你找他的时候,却总是找不到。要是由评论家更换呢?答:需要两个人。一个换灯泡,另一个则在旁边指手画脚地批评他。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入夏以来,抗洪救灾的壮歌响彻长江、松花江两岸,响彻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个个英勇的战士舍身救难,义无反顾;一队队英雄的群体严防死守,与大堤同在;妻子送郎,小儿别父,弟承兄志,父填子位,抱病出征,裹创再战,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息尚存不下堤……一幕幕壮举感天动地,可歌可泣;十几亿炎黄子引、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真情相助。——抗洪救灾的胜利,谱写了共和国史册上又一个辉煌篇章,再一次生动地说明了我们党与人民血肉相连,人民军队与人民鱼水相亲,海内外炎黄子孙倩同手足;也再一次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坚…  相似文献   

16.
永增 《瞭望》2005,(19)
假日打车,聊起近日常遇见出租车司机不识路的事。"的哥"冷不丁甩出一句:老出租都改行开黑车了。北京这么大地面,没几年功夫,新手敢说认识路吗?这倒是个新闻。尽管很少打黑车,但北京的黑车日渐增多却是不争的事实。三环路以外,医院、宾馆、商场、车站,凡是有需求的地方,到处可以看到无照拉客车。黑车抢了出租车的生意,所以前几年常听到"的哥"们抱怨,抱怨管理部门打击不力,抱怨黑车司机不讲规矩,抱怨乘客不识真假,抱怨来抱怨去,最后又归到车份上:"一个月四五千份钱,每天一睁眼先欠公司二百,还不算油钱和修车的钱。实在没辙,只好改行开黑车去。"不知这句牢骚话多大程度上成为  相似文献   

17.
国学赏析     
《侨园》2013,(9):56-56
<正>【原文】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哉?人焉度哉?"【选自】《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相似文献   

18.
曹扬 《瞭望》1989,(48)
从1988年6月起,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实行领导信访值班制度,直接听取群众呼声,处理大案要案。此举受到群众拥护,提高了政府威信。 做人民公仆不是一句空话 佳木斯市市长郭云飞认为,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是一句空话,需要牢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几件实事。 郭云飞就任市长后,最感头痛的问题是:要求解决各种问题的人太多了。“家里有人找,路上有人截,办公室有人堵。”郭云飞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原因不外乎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一些工作没做好,群众有意见。郭云飞想:如何在市长和市民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怎样拓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呢?  相似文献   

19.
难忘的教训     
党中央关于农业问题的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实后,农村形势出人意料的好。但是,各地情况不同,形势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地方还存在着领导落后于群众的问题,这当然是难免的。农村工作中那么长时间的极左束缚,怎么可能在一个早上挣脱呢?过去是干部犯了急性病,现在是农民“急”了。主人翁“急”起来,事情就有了希望。本刊这一期发表的记者笔谈,只是从几个侧面反映了一些领导机关的经验教训,传递了农村的春讯。这些讯息告诉我们,虽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农村的形势却是一天天好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杂志(上海社科院编辑出版)一九八三年第七期发表了熊映梧同志题为《用发展的观点研究资本论》的文章,尖锐地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资本论》有没有历史局限性呢?换句话说,《资本论》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著作还是永恒的绝对真理体系和万古不变的信条呢?”(以后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见熊映梧同志的文章)。在该文作者看来,《资本论》不过“是特定的时代的产物,也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为了使得他的观点能以成立,作者从许多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了评述。然而其所持之点,却是难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