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农村文化境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康”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概念。它不仅包含物质生活的小康 ,同时也包含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理所当然地包括农村文化建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目前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很落后 ,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分析农村文化建设境遇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刊资料     
小康概念 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一个简单通俗的描述。 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 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对小康的内涵作了如下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童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关注精神小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康"语出西汉的《礼记·礼运》,是与"大同"比较而言的,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可以理解为安然度日的社会经济状况,它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它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种体现,这个要求是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宽余,同样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环境的改善,是物质小康与精神小康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今日浙江》2002,(22):17-20
小康是我国人民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概念,是生活水平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过上小康生活是浙江人民祖祖辈辈的梦想和追求。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把人民生活实现小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并指出了达到小康的具体要求,即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相似文献   

5.
张志  茧子 《小康》2008,(1):20-29
《小康》杂志于2006年1月和2007年1月,连续两年,向社会发布"中国休闲小康指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新华社曾经刊发连续报道,对休闲小康指数作出高度评价,认为"休闲小康指数标志着中国进入休闲元年","休闲元年标记中国变迁"。休闲已悄悄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和生活。休闲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6.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在全面发展农村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这对农村小康勾划了一个总的轮廓。同时,“决定”还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研究农村小康,是一个既紧迫又重要的课题。关于  相似文献   

7.
小康,小康社会与小康盛世,是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和基本价值追求。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实践的反思中,给予了小康和小康社会全新的诠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方略,使小康真正成为有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国家目标和我国人民富裕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王波 《小康》2006,(6):6-6
《小康》杂志2006年第1期刊登了《中国小康休闲指数:63.5》,文章一经刊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普遍关注。4月30日,新华社陈芸、宋振远、张景勇、王立彬等四位记者就“中国休闲小康指数”采访《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5月2日开始,新华网连续报道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中国第一个“休闲小康指数”昭示生活方式变迁》、《“休闲小康指数”昭示生活方式变迁》、《“休闲元年”:“休闲小康指数”标记中国变迁》。5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以《“休闲元年”:“休闲小康指数”标记中国变迁》为题进行了详细报道。一周之内,…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02,(23):22-23
小康,古代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小康,广大人民的生活梦想;小康,文明古国的千年追求。但是,中国老百姓几千年难圆的小康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为现实。20世纪末,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注重节能减排三个重点,坚持规划先行,抓点带面,重点突破,小康住宅建设工作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一是面上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共新建小康住宅15205户,占计划任务1.5万户的101.37%,累计完成小康住宅11.75万户,占总农户比重的45.7%,比上年提高了5.58个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这个全面小康,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概括地说,它包括经济小康、文化小康和政治文明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0,(19)
正小康,记录着变化;小康,承载着初心;小康,彰显着担当;小康,共享着幸福。小康,并不遥远,也不宏大,我们正一起走向的小康生活,其实就是平凡生活中的温度与感动。家住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新潦村的宋永康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从1998年开始,他在太湖水面竖起围网,走上了大闸蟹养殖之路。当地,像他这样的养殖户还有许多,东太湖水面基本上被密密麻麻的围网铺满了,中间只留下一条狭溜溜的水道。这种养殖方式产量不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13.
小康目标,已经实现了多少? 全国小康指标评价体系,包括经济总体水平、物质生活水平、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社会环境5个方面内容,具体指标和标准量值如下:(一)经济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二)物质生活:城  相似文献   

14.
“精神小康”的衡量标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康社会涵盖"物质小康"和"精神小康"两方面,探寻"精神小康"的标准必须和具体社会制度结合起来.总体而言,"精神小康"是一种广泛、确定而又持续的幸福感,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另外,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良好的政治文明、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构成了"精神小康"在当前的具体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秦俊勇 《小康》2005,(1):42-42
你衣食无忧,或许更重视生活质量;你进入了城市,因而追求发展空间;你挑战未来,是否拥有足够的技能;你面向社会,如何以资信来提升你的高度。《小康》杂志追求小康,请问——你小康了吗?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7,(9)
<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包括物质上的小康,也包括文化上的小康;而且,随着物质小康的逐步实现,文化小康的需求将日益凸显。推进文化小康要贯穿辩证思维,紧扣四个关键词,把握好"四个关系"。紧扣"导向",把握引导与满足的关系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文化权益,是文化小康的基本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辩证把握满足需求与价值引导的关系。一方面,通过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颜剑 《小康》2005,(1):38-38
你衣食无忧,或许更重视生活质量;你进入了城市,因而追求发展空间;你挑战未来,是否拥有足够的技能;你面向社会,如何以资信来提升你的高度。《小康》杂志追求小康,请问——你小康了吗?  相似文献   

18.
颜剑 《小康》2005,(1):43-43
你衣食无忧,或许更重视生活质量;你进入了城市,因而追求发展空间;你挑战未来,是否拥有足够的技能;你面向社会,如何以资信来提升你的高度。《小康》杂志追求小康,请问——你小康了吗?  相似文献   

19.
赵奕 《小康》2005,(1):36-36
你衣食无忧,或许更重视生活质量;你进入了城市,因而追求发展空间;你挑战未来,是否拥有足够的技能;你面向社会,如何以资信来提升你的高度。《小康》杂志追求小康,请问——你小康了吗?  相似文献   

20.
白红义 《小康》2005,(1):44-44
你衣食无忧,或许更重视生活质量;你进入了城市,因而追求发展空间;你挑战未来,是否拥有足够的技能;你面向社会,如何以资信来提升你的高度。《小康》杂志追求小康,请问——你小康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