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数据分析,可见我国参与网络文化的主体是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是一种草根转型文化,具有自发趋势。因此,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要因势利导,要树立网络文化激励理念,不断完善和发展网络文化激励制度和技术,从而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民教育与网络参与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网络社会的安定、有序、健康发展,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具有公共精神与公共品格、参与能力和参与热情、世界眼光和包容意识的现代公民。由于网络信息的即时性与多元性消解了传统价值模式,网络参与的草根性与匿名性导致了网络文化与低谷化倾向,网络空间的自主性与弱规范性弱化了网络公共精神,因此,网络的健康有序发展呼唤着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3.
梁莹 《探索》2011,(1):77-83
伴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和公民民主意识的苏醒,中国的草根民主也缓慢而持续地向前发展,从乡村自治到城市的社区自治,在借鉴国外先进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草根民主发展模式。由此,产生了当前城乡社区自治中较为特殊的自治组织——草根CVO,即草根社区志愿者组织(Community volunteer organization汉译为社区志愿者组织,CVO为其缩略语)。然而在我国,居民参与草根CVO受到很多因素的阻滞,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较低,参与意识与参与精神较为孱弱。对南京市的此项实证调研,深入探索了居民参与草根CVO的真实现状,挖掘出了影响和制约草根CVO成长的深层原因及其背后的逻辑。此项调研应能为促进我国草根CVO与草根民主的成长提供数据支持和可资借鉴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4.
曹昱 《唯实》2012,(8):45-49
从晚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审视,网络政治参与不仅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政治(informationalpolitics)的一种民主政治策略,而且是信息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文化层面深入到信息生产层面看,网络政治参与打破了“主一客”二元关系,形成了主体与信息环境之间的互动。一方面,主体需要利用文化符号适应已有的信息环境,其所产生的文化反应进一步塑造了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另一方面,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在满足对信息自由和平等诉求的同时,主动建构了全新的信息环境空间。网络政治参与主体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双向建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环境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草根现象十分突出,其所承载的"草根文化"发展迅速且势头强劲。面对这种突显而又杂乱的原生态文化,有必要进行合理梳理与限定,以优化我们的文化环境。我们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草根文化"的优化路径从"四位"视阈进行完善,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草根性,增强其在"草根文化"优化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刘志刚  常璐 《唯实》2012,(5):56-60
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依托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传播环境,网络文化体现出娱乐消遣性文化与价值解构文化的双重特性。网络传播领域的各种文化乱象,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种全新文化形态对网民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取向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网民的草根精神,网络恶搞体现了常常越界的现实批判精神,网络暴力源于网民和媒体失去法律与道德底线,而网络炒作则无限放大了网民的病态狂欢。  相似文献   

7.
当前草根现象异军突起,其主体——草根群体所承载的草根文化也成为时髦的流行语。文化界、教育界出现越来越多使用"草根文化"这一术语现象。简单地说,"草根文化"是指"草根群体"在生产、生活、交往活动中直接或是间接、自发或是自为地为适应和改造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具有主体独立意识又需要话语权实践表达的文化体系。"草根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的,其对于社会主流文化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网络失范是目前值得关注的一种网络文化现象。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多向互动、信息变异和时空消解的特点,吸引了众多草根网民的加入,也催生出种种网络失范现象。网络失范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主要表现为:主流价值观弱化、网民文化结构不均衡、网站利益导向和非理性集体无意识驱动等。要最大限度地解决网络失范问题,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郝云燕 《先锋队》2013,(10):30-31
近年来,由网络牵出的腐败案例层出不穷。从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落马,到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不雅视频的曝光;从陕西的"表哥"到广州的"房叔""、房婶"。一桩桩一件件事件,都显示了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网络,已成为公众与贪腐不公较量的一个新兴战场,"草根监督"开辟了廉政建设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草根"现象十分突出,其所承载的"草根文化"发展迅速且势头强劲。重视"草根文化"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性,并对这一文化的发展加以优化引导,充分利用"草根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草根文化”是草根群体所承载的文化。近年来随着草根现象日益突出,“草根文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导“草根文化”的发展,应正确认识“草根文化”现象,尊重“草根”群体的主体地位,引导“草根文化”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并以法规范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12.
曹妍 《理论研究》2013,(5):56-58
网络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新途径,但其弊端还制约网络民意进一步发展,使得网络民意与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求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势必影响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的良性互动,因而有关网络民意影响公共决策的现实合理性争议的声音越来越大。网络民意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模式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要合理利用网络民意来保障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相似文献   

13.
梁莹 《探索》2012,(4):79-85
基层政府回应通过促进公共理性的互动和交流来推进草根民主。在草根民主的成长历程中,从乡村自治到城市的社区自治,产生了当前城乡社区自治中较为特殊的自治组织——草根社区自治组织。然而基层政府回应的现状对于草根社区自治组织的成长是否有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呢?从基层政府回应的视角对草根社区自治组织进行研究和审视,对我国草根社区自治组织陷入成长困境的状况进行深入的探析,发现基层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与回应程度与草根社区自治组织的成长与发展状况呈现出正相关的线性关系。此项研究期望为草根社区自治组织走出成长缓慢之困境提供富含价值的理论支持,其深层价值与意义还在于会对我国其他地区城乡社区的草根民主的发展、实践与基层治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6,(8)
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渠道。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面临政治文化素质不足,经济地位低,网络平台建设滞后以及网络虚假信息泛滥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导致其在政治参与上仍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从综合素质、经济发展、网络平台与法规制度四个维度提出促进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宁锐 《唯实》2012,(6):82-84
微博问政正成为草根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微博问政搭建起"政府—公民"互动沟通新渠道,培养了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现代公民精神,敦促政府不断与时俱进,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对提升社会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具有积极影响。微博问政也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管理中的不足。针对存在问题,要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管理创新与完善微博问政良性互动中扩大公众参与,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构建政府与公众的互信,引导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治国之利器,也是网络政治参与治理的良方。中国在网络政治参与法律监管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距法治化尚存在很大差距。加强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治理,需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发挥立法对网络治理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规范网络执法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网络治理工作;加强网络法治文化建设,使法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加强网络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为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治理提供组织人才支撑;注重道德治理,促进法治与德治互动共进。  相似文献   

17.
郝思睿 《党课》2020,(1):77-81
以“古法风格”形式发布原创美食视频的“90后”主播李子染在海外走红了。这个从四川绵阳走出来的女孩现在拥有着庞大的粉丝群,其微博粉丝超2100万,抖音粉丝超3000万,在海外社交平台YouTube上订阅者超700万,热门视频播放量超4000万。不少海外网友纷纷表示,感谢李子染带他们看到了清丽美的中国传统乡土图景,走近了纯净而淳朴的农家田园生活,“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很多人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7,(8):124-124
极客是美国俚语“geek”的音译,在一般的字典上解作古怪性格的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这个词被赋予了智力超群和努力的语意,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而现在,即使不是技术奇才,只要有自创的精粹内容,并通过先进的web2.0平台,草根一族也可以建立一个展现“极”自我的网络平台,参与到新生代“极”文化的娱乐热潮中。  相似文献   

19.
《探索》2017,(4)
当前中国民粹主义思潮主要以网络民粹主义的形态表现出来,它以碎片化、流变性的话语弥漫于网络空间,由少数精英和大众草根共同推动。触发网络民粹主义的议题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但又会沿着"美化草根"和"仇视精英"的基本轨迹发展,呈现出某种网络定律。网络民粹主义缺乏独立的形态,对内往往与"新左派"相融合,具有借助乡愁意识来寄托批判现实的旨趣;对外往往与"民族主义"相结合,产生民族民粹主义这一现象,在爱国的名义下宣泄情绪、宣扬仇恨。网络民粹主义的治理,从根本上来说要全面推进改革,促进社会公正;从价值整合来看,要探索民主参与对民粹冲动的整合以及社会公正对绝对平等的整合;在引导策略上,要有针对性、有策略性地做好网络民粹主义的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20.
草根文化的兴起,折射出中国的现实国情和百姓的诉求主流,是民心民意的凸显。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草根阶层的信念和自觉行动的介入。但这个独特的群体又有其先天性的缺陷,影响着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直面社会现实,穿越社会底层,正确处理草根阶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开拓个人思想意识领域的和谐局面,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