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3月26日上午,朗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CEO邓国顺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朗科赴美国专利维权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朗科已经与美国PNY公司签订了专利授权许可协议+但没有透露协议的详细内容。从而为曾轰动一时的朗科赴美起诉PNY公司侵犯朗科专利权一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据介绍,朗科公司自199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闪存盘以来。  相似文献   

2.
李立 《法人》2008,(4):54-57
两年前,深圳朗科公司赴美起诉PNY公司侵犯朗科专利权一案,近日以两公司签订专利授权许可协议划上句号。外界一致猜测,朗科会像IBM那样靠签发专利授权许可挣大钱  相似文献   

3.
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结合(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实中,我们对于标准的全球技术许可战略有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许多人认为许可本身仅仅就是标准的许可,也有人认为只要建标准就可以坐享技术许可的成果。殊不知技术标准许可的实质是专利的许可,现代技术标准的全球技术许可战略是高水平的知识产权管理的系统工程,这一管理工作在建立标准之前就先行介入了,沿用了“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这一思路,并且贯穿于全球技术许可战略的始终。技术标准许可的实质就是知识产权的许可,这一点必须得以明确。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建立标准的初期,知识产权战略…  相似文献   

4.
据日本《产经新闻》消息,2006年2月10日.日本日亚化学工业公司表示:放弃蓝光二极管专利权。 至于为何放弃被誉为“世纪发明”的蓝光二极管专利权。日亚公司规划部表示.因为近年来即使不使用该专利.日亚亦可生产相关的优质产品:从1997年上半年开始.日亚已停止使用该专利;2002年后,与日亚签署交叉许可合同的企业亦已不再使用:放弃该专利权后日亚年均可节省520万日元专利费。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专利转化和专利经济价值的实现,2021年6月1日实施的新《专利法》引入了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从制度理论和国外实践考察可知,该制度具有促进专利转化的优势,在盘活存量专利、优化增量专利方面发挥着较大的效能。但作为一项新的法律规定,在实施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开放许可费标准的确定,开放许可成立机制的合理性,开放许可纠纷调解机制的设定等。为促进该制度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需要构建三大配套机制,即活跃的参与机制、合理的许可费标准形成机制、有效的纠纷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拥有“JPEG专利”的美国Forgent公司11月1日宣布,有关JPEG专利的所有诉讼以800万美元的补偿金额全部达成和解。这仅是其原要求的赔偿金额的一小部分。 Forgent是一家以许可通信技术和商务会议软件为主业的知识产权公司。2002年,其以数码相机和计算机采用的JPEG标准(即图像压缩编码)侵犯了其1997年获得的美国4.698.672号专利为由,要求众多厂商支付授权费。大约有60家公司签署许可,支付了1.1亿美元的授权费。  相似文献   

7.
《司法业务文选》2012,(14):15-23
1.2012年3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令第64号公布2.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以下简称强制许可)的给予、费用裁决和终止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受理和审查强制许可请求、强制许可使用费裁决请求和终止强制许可请求并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8.
2005年6月,德国联邦专利法院以缺乏创造性为由认定飞利浦的一项DVD专利的全部权利要求在德国范围内无效。在专利实体法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大背景下,如果某一专利被某国法院判决无效,尤其是以缺乏新颖性或创造性为由判决专利无效,那么很可能该专利的同族专利也无效。如果专利权人在明知这些专利事实上已无效甚至法律上已被宣告无效的情况下仍然把它们作为许可的标的,那么广大被许可人可以要求许可费的返还或者拒绝支付许可费。如果专利权人以侵犯这些专利为由起诉拒绝交纳许可费的DVD生产商或销售商,则可能构成恶意诉讼。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暴发可能将会引起抗病毒药品专利所有权人和被许可人的忧虑.因为他们的药品专利将会面临被强制许可的可能性。据世界卫生组织今年6月7日公布的数字,全球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增至21940例,分别报自70个国家和地区。最近,国际卫生组织WHO已经将流感的警报级别提升至五级.这意味着该病毒有可能大面积暴发。  相似文献   

10.
专利运营的国际趋势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专利运营公司的产生专利制度在市场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拥有专利的多少本来是展示企业技术实力的一个指标,现在已经成为企业资本的一部分,专利领域中的创新活动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投资模式,发明投资与其他领域投资一样,已经成为了一种直接的市场盈利行为。由这样一种"新的创新目的"产生出的创新市场,必然也会影响专利效益的收获模式,许可目的也不再像早先那样为的是提升产品竞争力,而纯属像金融衍生品那样作为一种"证券"在交易,随之而来的是全球的专利许  相似文献   

11.
刘强 《时代法学》2023,(2):1-23
我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建立为技术标准专利许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路径。专利开放许可与技术标准专利许可的理念契合。专利开放许可公共性与技术标准开放性契合,专利开放许可便捷性与技术标准便利性契合,专利开放许可条件一致性与技术标准普遍适用性契合。专利权人在专利开放许可声明中应当披露该专利涉及的技术标准信息。专利开放许可能够为技术标准专利许可交易及其专利许可条款合理形成提供规则保障。技术标准专利许可与专利开放许可能够有效衔接并形成互补,在技术标准制定组织专利政策中可以规定专利开放许可要求,以充分发挥专利开放许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北方法学》2022,(3):38-52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一国法院能否在当事人未达成管辖合意的情况下裁判标准必要专利的全球FRAND许可费率存在巨大分歧。实际上,裁判全球许可费率符合行业习惯和经济效率,并未突破专利权的地域性,也不会违背司法中立原则,更不会加剧管辖权竞争和冲突问题,而且标准制定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也不排斥法院裁判全球许可费率。国际社会需要合理分配裁判全球许可费率的管辖权,加强专利领域的协调与合作,中国法院应在尊重国际礼让的基础上积极行使管辖权,探索裁判全球许可费率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确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突出难题,明确其判定原则和计算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公平、合理、非歧视"将成为我国司法、执法处理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上的核心原则,在计算方法上可借鉴"合理许可费"的基本经验,并完善专利池比较法。建议继续明确FRAND的内涵与外延;增加专利许可费率参考因素:包括标准必要专利所生产产品的行业利润和避免许可费叠加;加强构建专利池工作,发挥专利池对标准推广的促进作用及在明晰许可费率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专利池许可模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仅可以减少“专利丛林”带来的麻烦,减少专利纠纷和诉讼,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然而由于专利池内部关系的保密性,外界很少了解专利池许可过程中的具体专利许可政策,对专利池许可政策进行专门探讨无论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对于企业了解专利池的许可方式,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专利池许可政策主要包括专利许可原则、许可方式、专利费收取以及分配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
专利行政部门在开放许可制度中应有的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莉 《法学评论》2019,(2):61-71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在国外已实施百年,专利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有逐步强化的趋势。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看,我国应坚持专利许可制度的自愿性,专利行政部门的职能宜以服务为主,并可在适当范围内就争议进行裁决。专利法修改方案中应规定开放许可合同必须备案,强化专利行政部门的登记职能;限定专利行政部门的裁决内容并明确其裁决程序;要求专利行政部门发布《专利开放许可指南》,丰富和细化其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6.
假冒专利罪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刑法关于假冒专利罪的规定过于笼统,又缺乏相应司法解释,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困难。假冒专利行为应界定为未经权利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以其他产品冒充他人专利产品或用其他方法冒充他人权利方法的行为。假冒专利犯罪与冒充专利行为应作严格区别。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跨国公司依靠其专利权对我国民族企业进行封锁。最典型的事例是所谓的DVD事件:1999年,被称为6C的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六大技术开发商结成专利保护联盟,向全球发表“DVD专利联合许可”的声明“6C拥有DVD核心技术的专利所有权,世界上所有生产DVD专利产品的厂商,必须购买专利许可才能  相似文献   

18.
黄长学诉金凤凰公司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系因伪造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进行备案而引起,反映出的问题包括非典型性专利侵权的法律认定、侵权人主观恶性对案件判赔数额的影响等等。对此,现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办法》缺少相应规定,通过完善该办法,可以增强其对专利技术交易市场和专利实施许可行为的规范指引作用;同时,为避免出现以伪造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骗取"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情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工作部门应与科技管理部门加强配合,动态跟踪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独占实施状态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胡昂 《法制与社会》2013,(14):62-63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著名的商业秘密案件lear V.adkins案中给予的判决理由是值得商榷的,法院认为在专利许可合同期间,被许可人可以挑战专利权人的专利合法性。尽管专利被许可人对专利权合法性的挑战,法院很少给予支持,但本案可能导致原本可以在合同领域内进行调整的大量纠纷直接被联邦专利法所替代。另外,此案很可能导致的另一结果是中小型公司今后很有可能将专利权捏在自己手中,从此不再给予专利许可服务,以避免诉诸专利诉讼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技术标准化下,专利权极有可能借助标准的力量得以扩张,专利许可的交易样态和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专利许可制度的私法基础由于回应上的迟滞,出现了适应性困境,并使得建构其上的专利许可制度在技术标准化环境下平衡专利许可交易各方利益方面的制度功能绩效受到极大的抑制甚至是丧失。为回应技术标准化环境的新要求,重塑和升级现有专利许可制度,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在检视传统专利许可私法基础的前提下,从具体人格、利益平衡以及契约自由限制等方面对其作出新的适应性阐释,以为技术标准化下专利许可制度的完善肃清理论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