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纵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次革命性的历史转变。第一次是从动物向原始人类的转变,第二次是原始社会向农牧文明社会的转变,第三次是在二百多年前开始的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而今,人类又正经历着第四次转变:即从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仅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同时也改变着社会结构与人类生活方式。自九十年代以来,以信息业和通信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知识化、全球化、网络化、数字…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在向生态文明过渡。与人类文明形态相对应,文明的主体负载者——人也经历了自然人、道德人和经济人的发展过程。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生态人也正在逐步形成。工业文明作为人类当前的文明形态,造就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把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推进到工业化时代,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绩效拨款政策在美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本文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出发,分析了美国绩效拨款政策的演进过程.研究发现,教育逻辑和市场化政府逻辑的双重制度逻辑一直贯穿绩效拨款政策的发展历史,在制度环境的影响下,两种制度逻辑的力量不断变化,并最终导致政策形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明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进化之后,开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生态文明就是在化解人类生存危机的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一种高于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5.
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伦理与政治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国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历了由"低水平的平均"到"非均等",再到"均等"的变迁过程,其所呈现出的倒U型变迁轨迹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逻辑。这一历史演进逻辑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导向,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转变传统的社会观念,以确保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6.
论法治文明     
人类历史上的 11世纪 - 2 0世纪 ,可谓是人类法治文明的建设时期。法治文明是建立在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基础上的 ,有体现科学精神的近、现代法律形式化运动的必然结果———发达、完善的法律制度竖立其上的 ,并有体现人文主义 ,保障人的尊严、自由、平等和权利为根本取向的价值观念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新型文明。其由物质层向制度层及观念层的展开是一个有着自身逻辑的历史过程。法治文明的哲学基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的统一 ,内在结构是发达的市场经济 ,完善的法律制度及特定价值观念的统一 ,评价尺度是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人类法治文明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制度创新从变迁的方式来分,可以分为诱制性的制度变迁和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以宁波市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中的案例为解读文本,运用事件——过程的分析方法,展开具体事件过程,从若干事件所构成的动态过程中,有助于揭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行为逻辑、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8.
人类文明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进化之后,开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生态文明就是在化解人类生存危机的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一种高于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9.
信任具有不同的类型,它们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的变化,社会信任也发生相应的转型。基于唯物史观的分析视角,社会信任类型受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以及该阶段的主体意识三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三者共同决定着社会信任转型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对社会信任的模式与结构作出了不同于一般的理解,认为社会信任的模式与结构是由制度形塑而成,不同的制度类型塑造了不同的社会信任的模式与结构,随着制度的变迁,社会信任的模式与结构相应地也要发生变化。我们所做的这种新理解,不仅有助于建构新的社会信任理论,而且对于建构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支撑的新型的社会信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