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制起着基础作用.要通过制度的保障和支撑来达到法治的和谐,就要解决好权利权力的和谐问题.文章探讨了权力权利的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分析指出了当前权力权利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提出了使两者走向和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过程同时是权利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而"权利"是指与权力相对的"正当"或"正义",从本质上看,城市化进程中的权利冲突基于正义供给的差异。一个不自由的城市归根到底会缔造一个充满压迫的社会,当城市最终成为社会权利的集合而非国家权力的单元时,城市个体的权利发展与城市的权利发展才能真正融为一体。从这样的角度看,城市化进程的权利冲突的化解不仅仅停留在私权的化解,更要着眼于权利冲突背后的公权保障;在城市与公民的双向权利发展中,逐步实现城市权利主体与内容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祥莺  何小平 《求实》2005,(9):55-5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社会公正是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经济伦理原则,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环境公正是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生态伦理原则,当前的关键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制度建设是社会和谐的坚实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制度建设,理论要求上必须注意制度产生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制度本身的互补性和适应性、制度体系的进步性和文明性。现阶段制度建设的着力点应当是,在政治领域要体现人民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在分配领域实现全体公民的共同富裕;在社会领域形成顺畅的流动机制,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制度的执行。  相似文献   

5.
对和谐社会内涵的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可是人们对什么是和谐社会的诠释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和谐社会这一概念进行深刻的解析.我们要把和谐社会看作是对社会各种要素之间关系所处状态的一种肯定性评价.这种肯定性评价是指国家政治权力单位之间的和谐关系,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我们要把和谐社会看作是对自身所具有调节和控制社会关系机制和功能的一种肯定性评价.我们还应该把和谐社会看作是对社会关系基本规则的合理性的一种肯定性评价,这主要表现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的政策和技术层面上.  相似文献   

6.
周莅春 《新长征》2007,(4):23-24
构建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实现种种和谐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以实现国家与公民关系的和谐为基础。而对于和谐,国家与公民都有着共同的要求。执政者需要保持社会和谐以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公民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空间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在现代社会里,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总是充分考虑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互动,给民众以充分的权利和地位,并建立起一种充分的互动机制,让民众充分参与国家事务。民众在实现自己的社会权利过程中得到政府最大限度的支持。因此,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廉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曙光 《求实》2006,(Z1):55-56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我们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党自身的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一、公共权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两重性公共权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公共权力的异化也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根源。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当社会出现阶级分化,经济利益相互…  相似文献   

8.
曾祥华 《求实》2007,(8):64-67
立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社会需要民主的、公正的、保障人权的和能够有效的“定分止争”的立法。我国应当加强人民代表的代表性,改革选举制度,强化立法的公众参与。立法应当平等地保障人权,将宪法权利具体化,严格控制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立法应当公正地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强者利益与弱者的利益,确立比例原则,关注弱势群体的权利,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代际公平。立法还应当建立畅通的、公正的、和平的、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人希望的人民共同富裕之路不可能按照现有制度设计的条件自然而然地到来,它需要一种再度改革的新的大设计。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是社会公平、公正程度,人民权利的实际保障程度和人民生活的幸福程度。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以民为本”的口号彰显的是在处理官民关系、富人和穷人的关系时应当着眼于民,尤其是穷人的权利和利益。一个比较合理的国家制度,应当首先保证其下层民众能够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权力与权利的平衡——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燕 《求实》2006,(8):60-62
公民权利的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然而当今中国权力与权利的严重冲突,使得公民无法充分享有权利。为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从目前权力与权利冲突的表现和原因入手,分析平衡权力与权利的途径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许多不和谐因素正是由于宪政制度的缺陷引起的。要消除我国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宪政制度建设:健全保障公民权利的机制、完善公共权力运行机制和加快非政府组织的立法,以实现公民的权利间、国家权力间、国家权力与非国家权力的平衡与和谐。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敦化的美好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好道德的社会功能,伦理道德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之间相互和谐的精神基础,当前要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创新道德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07,(7)
构建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实现种种和谐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以实现国家与公民关系的和谐为基础。而对于和谐,国家与公民都有着共同的要求。执政者需要保持社会和谐以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公民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空间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在现代社会里,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总是充分考虑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互动,给民众以充分的权利和地  相似文献   

14.
检察权既是国家法制发展的产物,也是国家权力细分的结果.其功能界定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顾及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法制发展状况,切实尊重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制度选择;又要解放思想,推陈出新,确认和拓展该制度的普遍价值.确保检察制度的科学发展,应着眼于改革完善权力制约的原则和制度,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叉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理论存在需要克服的概念限度、理论限度和实践限度。从现实和理论层面都可以考证出和谐社会的支点是政治建设。政治建设的成就体现在国家权力性质的进步状态。国家权力公共性实现的程度规定了社会和谐所能达到的高度。塑造和谐社会的路径是限制国家的权力和保障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行政程序法是现代国家规范行政权力的基本法,它的制定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有着深远影响。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重实体、轻程序法律传统的国度里,在一个民众权利意识尚薄弱的社会中,要想构建植根于西方文明中的现代行政程序制度,面临更多的困难。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行政法治发展水平、行政法学理论基础的研究状况等因素,我国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应定位于公正、效率和秩序。行政程序法具有以下功能:控制行政权力,防止行政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程序正义;促进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我国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应当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7.
马静 《理论学刊》2006,(5):40-41
一、经济增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以及社会系统内部及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它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总的说来,和谐社会就是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公共秩序稳定、人们和睦相处的社会。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构建和谐社会决定于经济增长的总体进程。只有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扩大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增加国民财…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理论存在需要克服的概念限度、理论限度和实践限度.从现实和理论层面都可以考证出和谐社会的支点是政治建设.政治建设的成就体现在国家权力性质的进步状态.国家权力公共性实现的程度规定了社会和谐所能达到的高度.塑造和谐社会的路径是限制国家的权力和保障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宪政具有内在的契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必须依赖宪政为其设计良好的制度基础,宪政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民主参与机制,通过对国家公共权力的控制机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而宪政文化能确保宪政成为调控和维护社会的有效形式,因此,加强宪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路径应当是:弘扬宪政文化,发展宪政民主,健全宪政法治,保障宪政人权。  相似文献   

20.
俞慈珍 《世纪桥》2006,(5):21-22,86
目前社会生活中失信问题较为严重,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在对法定权力和职责的正确履行程度,是政府管理部门在自身能力的限度内,实际的践约状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增进政府诚信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诚信是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政府诚信关系到国家政权稳定乃至兴衰存亡的大问题;是建设民主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和谐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和谐的社会经济秩序的保证;政府诚信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和谐社会重要的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