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试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并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一切民族文化都有它自身的价值,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受到保护.民族文化的价值很大程度上要在文化的开发中才能的到体现.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具有原生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当前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保护面临许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加强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贵州民族高校图书馆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凡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3):177-180
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承。贵州民族高校图书馆是完成这项任务的主力军。在建设民族文化资源库的过程中,民族高校图书馆自身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自西部大开发十多年以来,我国西部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由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保护能力差,所以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张,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重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生态文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通过组建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使用熵值法来计算指标权重,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模式进行评价,探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特征,能够真正意义上去贯彻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方针,从而贯彻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
贵州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贵州民族旅游的发展存在着诸如缺乏影响、缺少品牌、交通限制、开发初级等问题的制约。要破解这一难题,在贵州开发地质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是一条可行的道路。贵州的地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都为贵州开发地质旅游准备了充足条件。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能够展现贵州多彩的特色,能够促进贵州旅游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我国西部最困难的省区之一。本文回顾了贵州扶贫工作的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指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提高对贵州扶贫工作的认识,明确扶持对象,调整扶贫机制,处理好西部开发与开发扶贫的关系,是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值得认真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贵州民族旅游的优势:节日多、服饰变化多、分布广和特色鲜明等。通过研究现有的民族资源开发形式,发现我省民族旅游资源还有很大开发空间,但在开发中存在着交通条件差、旅游景点质量不高等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注重民族特色、打造旅游品牌,促进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与邻省市的旅游连线,保证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全省民族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7.
作者结合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 ,就贵州民族风情旅游的开发 ,从 10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对今后的民族调查与民族风情旅游开发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增强对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性思考,探讨民族传统文化在贵州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贵州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作用问题,8月15日,由贵州省社科联、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会在贵阳联合举办了“西部大开发与贵州民族文化”研讨会。来自有关方面的30余位专家学者,精心准备,畅所欲言,纷纷为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出谋献策。归纳起来,大家主要对如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长征文化资源,是一种独特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征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不仅是对红色文化理论的补充,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长征文化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理入手,从四个维度对长征文化资源精神、教育、社会、经济价值展开分析,在透视贵州长征文化资源开发政策性投入失衡、地理位置偏远、整合程度低、经济带动能力不足的困境基础上,提出贵州长征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理念—制度:贵州长征文化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根本;整体规划:贵州长征文化资源多维开发的引擎;活化利用:贵州长征文化资源内引外联功能增强的关键;模式优化:贵州长征文化资源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助力。  相似文献   

10.
新闻点击     
《公民导刊》2011,(12):3-3
贵州:景区禁止强行出售联票日前,贵州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贵州省旅游条例》,把推进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写进了条例。贵州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红军长征时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与遗迹,也为贵州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红军长征历史上的黎平会议、镇远战役、猴场会议、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娄山关战役、四渡赤水等一系列重要的革命历史活动,都为贵州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把红色旅游开发写进地方性法规,对贵州红色旅游有序  相似文献   

11.
核准制的颁布实施 ,为国内外企业的上市带来了平等的机会 ,也为国内证券市场成功的引入外资开辟了新渠道 ,促进了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但是 ,由于国内证券市场的特殊性 ,使得外资企业的上市给国内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如何实施相关策略化解潜在风险 ,至少应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取消国有股、法人股只能在法人之间协议转让的限制 ;二是对外资企业通过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收购 ,在政策上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2.
During a press conference at the Fourth Session of the 11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March 7, Minister of Commerce Chen Deming answered questions on issues related to China’s foreign trade, overseas investment and its future opening up. Edited excerpts of Chen’s answers follow: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一个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保持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为推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发展,必须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估,理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推动了中国加工贸易规模增长、依存度提高和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这一对外贸易结构性特征反映了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改善和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仍是一项急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蔚 《桂海论丛》2008,24(3):43-46
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及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直接引发了外汇储备激增及流动性过剩问题。而后者对我国当前的投资、物价以及房地产和股市产生不利影响。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与我国多年来实行不当的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汇率政策及直接利用外资政策等一系列国际收支政策密切相关。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政策调整应从出口退税率、汇率决定机制及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国外学者对此已有一些理论研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发展基础上产业结构变革、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互动演进等方面推动了中国产业的优化,对此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期对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With sprawling deserts and serene lakes, the natural wonders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have never failed totake the breath away from visitors. The areahas another major attraction, though: the Helan Mountain rock engravings.  相似文献   

18.
深圳等六市一贯重视投资软环境工作,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及所产生的带动效应,使这些城市 外资大项目多,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多,外资企业追加投资的多,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大 连改善投资软环境工作进行多年,但从观念和做法的创新上、从吸引外资效果看,与上述城市有很大 差距。改善投资软环境,我市应在三方面做出努力:把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利用外资的战略重点,构 建软环境制度体系,创新政府行为,不断提高产品配套能力,增强人才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郭树华 《思想战线》2004,30(2):11-15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外国资本的进入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东道国产业结构的改造与升级,出现一些值得经济学界关注的变化,尤其是外国投资与东道国"非均衡"发展的关联性。在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时期,重化工业的扩张也由于本国资源、技术、资金等限制而难以为继。为此,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要着力培育新型产业。基于日本前期产业升级的经验,中国在产业结构升级的第三阶段,应该转向低资源投入、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即新型工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发达地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牵引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审视,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总量快速增长,但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和经济效益不高,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以往依靠税收优惠和稀缺土地资源进行的招商引资,在带动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张和外贸粗放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成本上升和资源无法支撑外贸继续发展的副作用。频繁遭遇的各种贸易壁垒,则从国外市场的需求和生产技术国际标准方面,构成了对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模式的倒逼机制。增强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积极探索引资方式的创新,稳步推进“走出去”的多元化战略,建设和完善高效应对贸易摩擦的机制,才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健、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