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政策直接关乎公民切实利益,因此弄清楚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本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现阶段我国已具备较成熟的公民参与基础,且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作用日渐凸显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但由于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存在一些制度性漏洞,公民对其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能力的发挥及影响产生怀疑.唯有从制度和法律上切实地保...  相似文献   

2.
刘燕 《学习月刊》2009,(10):68-69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公平、效率、民主、秩序等,公平作为其中最为基本的原则.同时现代公共行政也越来越强调将公平作为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因此.公共政策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公平的基本原则.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所以近年来政府制定的相关教育政策.充分体现了在政策的价值取向上以注重公平为先导、兼顾效率的原则.保障基础教育公平的实现.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客观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政策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公共政策在变或不变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着效度持续、走高或走低的问题,因此政策效度是衡量现代政府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准。笔者认为的政策失效是指受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导致原设计功效的降低或缺失。  相似文献   

4.
孔令杰 《发展论坛》2003,(3):50-51,60
经济增长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质技术基础、经济实力和经济运行状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所有问题的物质基础。保持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分析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及菏泽市经济发展的特点来研究菏泽市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一、菏泽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客观评估“九五”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菏泽市经济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GDP每年以7.1%的速度增长。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249.8亿元,比1997年增长50.5%;地方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在市场化进程中,公共政策制定不仅直接涉及中央政府职责,还关系到地方政府、利益集团与普通民众等的利益。因此,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全面科学地界定各个利益相关者,探讨其角色图谱、屙陛特征与管理策略有利于完善公共政策制定,提高政策执行力。一、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图谱利益相关者原是管理学中的概念,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包括雇员、顾客、供应商、股东、银行、政府,以及能够帮助或损害公司的其他团体。  相似文献   

6.
汪霞 《学习月刊》2010,(22):13-14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影响公共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政策行为的深层结构因素。追寻政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既是实现政策功能的内在要求,也是政策自身品格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取得迅速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这个阶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又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如何趋利避害显得尤为重要。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运用公共政策价值资源,按照既定的价值取向,引领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存在的逻辑起点,而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则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问题只有首先进入决策者的政策议程中,才有得到解决的可能。在现在中国的体制下,阻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型的议程设置模式、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议程的不公平的干预、片面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因素只能导致社会问题的积蓄和扩大,不利于矛盾的解决。而作为决策形式的协商民主理论,对政策议程设定有如下启示:强调公民参与的议程设定模式、公民和团体平等的参与议程设定的能力、注重公共利益取向的公共协商能够包容公平、效率、自由和安全等公共政策所应有的价值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9.
陈永昌 《奋斗》2008,(11):46-47
我国经济经过两年多的宏观调控,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下步走势和发展前景引起国际经济学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党中央国务院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两年来,效果显著,突出体现在GDP增幅上。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10.6%,第二季度增长10.1%,上半年增幅是10.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这说明国家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入过热的调控目标已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共决策系统的经常性活动。在现代社会,由于公共政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审视,以公意为价值取向、以政治权力为基本依托、以政治秩序为最终归宿,才能建立起人民期待的合理、公正、有效的公共政策,从而进一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1.
新知     
《当代党员》2014,(3):4-4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结构。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GDP增速备受社会关注。中央强调,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尽管目前世界主要国家仍普遍习惯以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指标,但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GDP存在的各种缺陷逐渐有了深入认识,不断有学者和机构提出衡量发展状况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孙晓珍 《世纪桥》2009,(18):62-63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博弈的继续和深化,因此,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在制定阶段利益博弈中失败的群体,会继续在公共政策执行阶段施加压力,影响政策的执行。同时。政策执行者作为特定的利益群体,会对不利于自己的政策在执行中予以异化,严重影响政策目的的实现。这严重影响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宏观管理,并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异化加以分析,并寻找其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3.
孙晓珍 《世纪桥》2009,(17):62-63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博弈的继续和深化,因此,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在制定阶段利益博弈中失败的群体,会继续在公共政策执行阶段施加压力,影响政策的执行。同时,政策执行者作为特定的利益群体,会对不利于自己的政策在执行中予以异化,严重影响政策目的的实现。这严重影响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宏观管理,并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异化加以分析,并寻找其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郭骏祥  李斌华 《世纪桥》2008,(11):41-42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在特定的环境约束下为处理一定的社会公共事务,体现公共利益实施公共管理而制定的公共行为规范。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的一般意义是指人们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产出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建立起一套规范化、法制化、秩序化、公开有效的并能反映人民利益要求的政策制度与机制,才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合理有序分配,才能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整体转型时期,而这一时期,市民社会(主要标志是第三部门)的成长发育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公民通过其自治组织"第三部门"参与影响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估.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市民社会可以保证政策信息的充分性,促进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市民社会为公共政策执行提供有力保障,并为公共政策调整提供重要依据;公民社会促使公共政策实施者和执行者准确把握公共政策的自由度,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防止过犹不及;公民社会可以减少政策冲突和政策震荡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16.
王树林 《新视野》2004,(4):15-17
GDP对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又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称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由于GDP指标是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物品和服务都是以其交易的市场价值进行核算的,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自然资源被认为是“自由取用物品”,经济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般也没有相应的市场表现形式,二者都被排斥在经济核算之外。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可持续发展,必须对GDP这一有误的经济活动“指挥棒”进行调整和修正,将环境资源核算纳入其中,实行绿色GDP核算。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必定体现着公共部门的某种价值取向。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凸显是社会治理伦理价值位移与公共政策价值观嬗变的使然。公平公正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基本发展理念和永恒理想,理应成为一个民主、健康社会中公共政策的基本伦理价值准则;作为对社会中人的基本问题的回应,以人为本无疑是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核心。在公共政策的实践中,公共政策伦理向度可以通过公共政策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公共政策运作伦理机制的培育以及公共政策主体伦理自觉的养成等一套机制得以体现或实现。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依靠制定正确的政策治国理政。毛泽东曾经告诫全党:“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在现代国家中.公共政策是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具体表现、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主要手段。公共政策的这些特征.最突出的就在于它是作为行动准则和调控丁具而存在的.这其中体现的核心要求是“用”。政策只有在“用”中才能产生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这一论断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二是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三是分配的影响力具有权威性。遵循公共管理理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应在于“增进和服务公共利益”。但是,现实中,政府在充当公共利益代言人的同时,却又扮演着“经济人”的角色,常常利用公共政策谋取私利,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利益导向的偏离。因此公共政策利益导向的好坏,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执行和结果的好坏,矫正偏失的公共政策导向,对于我们利用公共政策服务民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是指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针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通过民主政治程序制定和执行的行动方针和行为准则。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实质.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这无疑是符合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目标的.这是一个价值理性的问题。然而,为实现这一根本目标,执行过程和执行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过程和手段就是一个工具理性的问题。在现实的执行过程中.这一价值追求目标的实现.往往有个曲折的过程.某些步骤某些手段甚至还会暂时与价值目标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