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转变过程,其不仅仅是户口的转变,还存在社会保障和社会关系的重塑、思想意识的变迁等问题。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市民化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伴随着宁波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速度和广度大大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或者即将成为失地农民,被征地农民的群体扩大,转岗就业难、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土地被征用并没有让农民真正过上城市市民的生活.必须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市民化工作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宁波、平安宁波服务.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并不断壮大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失地农民问题是一个包含了经济利益、社会权益、政治权利及文化融洽、社会和谐等内容的综合性问题。失地农民无论是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还是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要真正把角色转型为"市民",必须通过外部赋能与自身增能,既获得外在资格的市民化,又获得内在素质的市民化,实现自身在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市民化转型,才可能适应城市,成为合格的新市民。笔者主要对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户口、收入来源、生活方式、社会互动等方面对宁夏银川市民乐村农民在失地前后进行了考察和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转变过程,其不仅仅是户口的转变,还存在社会保障和社会关系的重塑、思想意识的变迁等问题。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必须统筹兼顾,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5.
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推进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既要重视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正式制度的创新,又必须重视非正式制度建设.由于城郊农民的市民化改造,是在小农社会文化遗产颇为丰富的文化土壤中进行的,这样的文化"遗传基因"必然在今天仍然发挥着"复制"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根除非正式制度体系中拖曳城郊农民市民化后腿的消极因素,推进有助于城郊农民市民化的非正式制度发育发展,是城市化建设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要通过对城郊农民进行现代城市文明的教育和培训,包括文化、技术、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社区理念等重新进行强化性塑造,努力营造现代城市文化氛围,创新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6.
淳安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因土地被征用而产生的失地农民,他们在市民化角色转换过程中面临生活水平下降、就业难等现实困境,遇到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等制度政策上的约束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等障碍,应通过制度创新保障他们实现市民化角色转换;通过观念调整帮助他们实现市民化角色转换;通过政府支持引导他们实现市民化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7.
陈学彧 《共产党人》2005,(24):43-44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大步推进,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由于没能解决好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导致该问题由发达地区的局部社会问题逐渐演变成全国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涛  施国庆 《求实》2006,(9):85-88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问题已由发达地区局部社会问题扩展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理论界对此也给予了大量的关注,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失地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起来,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关注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运动的一个副产品。它的解决,受农民土地观念、城市就业能力、国家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集体经济空壳化等因素的制约。要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城郊农村优先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用"四个保障"作政策支持,重构农地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于是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13.
以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为代表的城市新市民在漫长的市民化过程中,将会实现从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整体转变。在这一进程中,他们将经历文化震惊、文化涵化、文化再适应直至文化创新的过程。为此,急需从政策层面构建一个应对体系来加以帮助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所谓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农民市民化是现代社会结构变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不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英国农民只有3%,美国是6%,日本是16%,韩国是20%。  相似文献   

15.
张国 《理论建设》2012,(4):103-107
要做好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教育工作,既需要有相应立法工作领域的突破,也需要政府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在开展教育培训之前,对农民工的分代研究是教育培训内容细化与充实的前提。农民工教育培训学校的建设应当发挥政府和社会两者的积极性,其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当走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道路。为了确保教育的成效,检查与监督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虽基本实现了户籍身份的转变,但其对城市的适应还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经济生存边缘化、社会交往困难、心理认同不适应等方面。突破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困境,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失地农民自身三方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芮黎明 《唯实》2005,(2):21-24
近年来,无锡市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随之而来的是耕地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后,如何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社会保障权益,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当前情况看,无锡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积极建立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孙文华 《唯实》2007,(12):55-58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处理得当与否事关社会稳定。透过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表象,对失地农民问题本质进行了细致分析,从制度、经济和社会历史等不同方面对失地农民问题的成因进行系统阐述,指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缺失与农民工市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进城农民工的教育状况——整体素质的高低最终决定了农民向市民转化是否能够成功。农民工教育的缺失导致其职业分化程度低,收入水平低,生活方式处于边际性状态,难以形成市民观念,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民工的市民化。所以我们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其城市适应能力,尽快转化为市民。  相似文献   

20.
马强 《理论建设》2007,(3):71-72
一、失地农民问题现状我国正在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大步迈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离不开农业的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也必须以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为前提。在这个过程中,以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