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很丰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邓小平同志关心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理论的指导思想;指出了农业发展的动力: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两个“飞跃”是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思想对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潼南县农业综合开发紧紧围绕国家农业综合“两个着力”、“两个提高”基本方针,即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新三个农业”是兴安县委、政府为了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出的“精品农业”、“礼品农业”、“工业农业”的简称。在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兴安主要加速发展葡萄、白果、柑桔、毛竹、食用菌、甜玉米种植等支柱产业,积极扶持一村一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龙头企业、协会组织、种养大户作为“精品农业、礼品农业、工业农业”主体地位的确立,走出一条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和农户共同发展的特色农业的增效增收之路。  相似文献   

4.
普宁是一个丘陵山区县,土壤环境和气侯条件比较适合部分中草药的种养,历史上普宁农户也有种植中草药材的习惯。因此,发展中药农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这对于普宁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化隆回族自治县以农业“提效增量”为目标,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大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的外贸市场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手工业市场经济,可以称为“前市场经济”或者“不发达的市场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第一阶段;近现代的大工业商品市场经济是第二个阶段;“现代化以后”的金融市场经济是第三阶段。中国真正建立起工业化体系是在1949年以后,因此经济转型有三个特点:第一个转型是20世纪初,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经济转向现代工业经济,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工业体系,而90年代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己经开始了“后现代化”——“新经济”,现在,理论界所说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概念的转换,实际上是指西方的“传统工业经济”与“新经济”的关系。因此,当我国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还没有完成,第二个转型也已开始了,要从还没有完成的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型,这是两个转型的重叠,也是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这就是中国社会经济的特殊性。第三个转型是在上述两个转型中还包含着改革开放以来从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向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7.
李大庆 《奋斗》2009,(9):41-42
木兰是农业县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强县之本,立县之基。因此,强县首先要强农.增收主要靠农业。在实现县域经济赶超跨越新目标的进程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的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农业这个根本,以实现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农业合作化、投入多元化等现代农业“四化”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农农民年龄已接近60岁。“老人农业”现象已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难题。中国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字在重庆举行的“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上如此表示。  相似文献   

9.
顾名思义,楼顶农业就是在楼顶上种东西,而且必须有经济价值。美国纽约楼顶农业的产品主要是水果和蔬菜,比如草莓、西红柿、生菜等,这是近年来纽约民间提倡“绿色革命”的产物。所谓“绿色革命”就是要以节能的原则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06,(10):78-78
2000年黔江新区成立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6年来,黔江区农业局按照“强能力、调结构、兴产业、富农民”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农业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圆满实现了“十五”期间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工作目标。2005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7.8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9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9元,比2000年增加724元、年均增长8%,粮食产量稳定在25.5万吨。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破解“三农”问题成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其根本在于农业生产是否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了影响福建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提出了促进福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姚堃 《新长征》2012,(3):20-21
我省是农业大省,素有“祖国粮仓”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负有重要责任。粮食增产更是“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3,(7):53-54
胡必亮在《中国财经报》(2003年5月8日)上撰文指出:基于国际农业发展经验及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我国在农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所应建立和创新的农业经营制度,应该是一种将家庭制的小农经济与专业化规模化的大农经济紧密结合、并行发展的农业“双轨并行”制度。保护、完善现行的家庭  相似文献   

14.
李嵘 《奋斗》2004,(4):30-31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全省大力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25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自1998年农业进入新阶段以来的最好时期。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制定了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使长春市农业的未来发展被置于WTO的整体框架之中。在新的条件下我们要审时度势,按照WTO的基本规则,积极凋整长春市农业发展政策,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保护的重点;把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充分利用WTO规则的国内支持空间;充分利用WTO规则内的“绿盒”政策措施;利用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系列措施是长春市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指出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庄河市把抓好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推动县域经济跃上新台阶”部署要求的贯彻落实,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紧紧围绕北黄海开发,加快“一城两带”规划建设,加速推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预计财政收入可望达到3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有望超过600亿元。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农业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导我国农民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它对于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社发展路径。当前应“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先运 《发展论坛》2001,(10):54-54,64
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各地实践看,关键是要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以此来推动企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一、农业龙头企业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这是因为,它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可以告诉农民应该种什么,使他们比较放心地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它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它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龙头企业要保持和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就要不断引进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尉氏县洧川镇的实际情况看,我认为要加快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抓好镇域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形成镇域经济的先导区和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并全面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