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旗文稿》2015,(5):40
捍卫我们自己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天职。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捍卫中华之文明。一部真史、信史是大事,是命运,是前途!170多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阶段性的演进。从新中国成立到目前,已经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两次社会转型。三大历史发展阶段就是:新民主主义、中国传统模式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社会转型是指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质上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社会转型是指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从中国传统模式社会主义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从人治转向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3.
张维青 《湘潮》2008,(12):4-7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抉择。30年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壮丽的史诗,最华彩的篇章。30年改革开放后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本刊特发《胡耀邦与中国农村改革》、《陈云在历史转折关键时期》,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改革过程中,社会公平问题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经济增量改革阶段,社会公平被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之中;在经济整体改革阶段,提出了兼顾公平的时代要求,但在优先次序的安排上,把效率放在了首位;在全面改革阶段,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目前,我国已将公平原则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中,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王全有 《党史纵横》2002,(10):39-41
小平同志说:"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回顾历史,从1949年建国以来至今,中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其中大的调整共有七次.七次重大的"革命",新中国的政府机构一直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循环往复.这是为什么?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来自哪里?历史经验值得深思.总结回顾这七次"革命",将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重要的线索和经验教训,是一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国总统顾问、著名美国学者、中国研究专家李侃如的著作《治理中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国社会变革、政府管理体系、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在北京对李侃如作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正>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积累了复杂的社会矛盾,矛盾尖锐就会转化为社会危机,社会危机得不到有效处理,就会转化为治理危机。中国领导层不缺乏进行重大变革的勇气,但在这么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进行政治改革,容不得出现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不提出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观的基本观点。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9.
《北京支部生活》2009,(2):20-20
运动发展观:是毛泽东发展思想的鲜明特点,主要是指通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但与旧社会不同的是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对抗性转变为非对抗性矛盾。因此基本矛盾主导方面是相适应的,但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解决了基本矛盾不相适应的问题,社会主义就前进了。那么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不相适应”的矛盾?毛泽东认为,用阶级斗争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解决。比如,1958年进行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运动,  相似文献   

10.
《学习导报》2013,(9):23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键一招"的提法,令人深思,催人奋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打出了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才孕育和催生了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齐卫平 《党史博览》2009,(10):29-31,37
五四运动在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百年抗争中具有历史转折的重大意义。鸦片战争以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经五四运动洗礼而显现出新的生机。这样的生机,表现在一些先进人士对中国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的思考。他们的思想动向,印证了中国发展道路改向,代表着中国革命前进方向的抉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直接联系的两个特点 ,是我们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思考的基本点。正是亚细亚方式的影响 ,使中国形成了一个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以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分散的经济为基础、以专制集权政治为特点的缓慢发展的宗法等级社会。从中国曾经存在并至今仍深受亚细亚方式影响这个国情出发可以看到 ,不能因为公有制与中国较深的渊源以及未来社会将是公有制在更高程度上的复现而在现阶段从形式上固守公有制 ,市场经济是不可跨越的峡谷。但亚细亚方式的特点使中国不必完全重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 ,迅速私有化不能解决中国问题。在这个意义上 ,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存在着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马晓玲  张永华  王慧  张小丽 《实践》2006,(10):38-39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做到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具体地说有以  相似文献   

14.
今天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天是昨天的继续,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续。要懂得中国与世界的今天,就要懂得中国与世界的昨天;要知道中国与世界的明天,就要知道中国与世界的昨天与今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不可能深刻了解现在和正确走向未来。数典忘祖,是不肖之徒;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漠视历史,就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割断历史,就会失去希望和未来。学习历史,不忘昨天,发展今天,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15.
社团在中国自古有之。在古代历史发展长河中,各种各样的文学艺术社团、教育社团曾大量出现。如唐宋时期的“诗社”、“吟社”、“文会”。但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这些社团还具有较强的原始性和封建性。直到近现代社会,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社科类社团才真正出现,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19世纪末开始传人中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有力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可以说.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9本书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背景,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历史的事实中揭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全书按照思想史的脉络,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形成发展过程分为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梅宁华 《共产党人》2010,(14):50-55
本文核心观点如何看待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百年历史,不但是身历其中的全体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探索的世界性历史现象,更是中国思想理论界应做出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有一个优秀传统,那就是高度重视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持编写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的最新认识,内容丰富、资料准确、通俗易懂,为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增强执政能力,提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的国家制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只是简单地认为,市场之无形之手加政府之有形之手可以解决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难题,现在看来是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