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依族的“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依族简史>称,布依族先民因从事水稻种植而被人称为"种人"或"仲家".布依族是我国西南众多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其祖先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越人.古代越人,分布很广,支系繁多,史称"百越".  相似文献   

2.
<正>布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的民族。它主要源于古代的"百越"民族,秦汉以前称"濮越",唐宋时期称"仲家"。1953年正式定名为"布依族"。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布依族不断地分迁、融合、发展,既保留了本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同时也吸取了相邻民族的外来文化的精华。布依族  相似文献   

3.
<正>贵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新兴现代都市,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传承和保护好贵阳独特的民族文化,发展贵阳旅游产业,必须加大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探索。本文通过对乌当布依族摩经传承和"砍牛"习俗的深入访问和挖掘,分析布依族摩经传承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总结提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永远难忘2011年5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楼纳村考察,对楼纳村开展的"六型党员"(创业带富、敬业奉献、遵纪守法、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示范服务群众等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殷切勉励我们村支两委班子再接再厉,更上层楼,把新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楼纳村是一个布依族聚居村寨,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72.4%。过去由  相似文献   

5.
<正>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87万余人)总人数在全国56个民族中排名第12位。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占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以上,是布依族人口最集中,最聚集的省份。贵州省会贵阳市,分布居住着20万布依族,花溪区是贵阳市的一个主城区,区内居住着布依族57600余人,青岩镇龙井村作为花溪区一个典型的布依族村寨,一个富美乡村,2011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4年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少数民族先进村。  相似文献   

6.
简朴之美     
西南布依族的历史,对我是个谜。近来有机会去了贵州贞丰县三岔河、双乳峰、布依古寨,一切似在梦中。布依族多居秀美山地,山野的菁华钟于一身,天人合一在此是的的确确的。布依族何时居于贵州山地,不得而知。费孝通生前对此多有留意,好像写过一些相关的文字。民国初期,国人对少数民族的认识还是个盲点,后来民俗学的传播才启动了知识界的认识。看费孝通等人的著作,就能嗅出谣俗的美学气味。其生动性比理论的阐述要有趣。华夏文明失去的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寨往往还能看到。我到布依古寨后,有两个突出感受:一是乡风的古朴,少有城里人的圆…  相似文献   

7.
正"牢记总书记嘱托,如今楼纳变化多;治理河道环境美,改造民居乐呵呵。""群众路线活动开,正衣照镜扫尘埃;为民务实清廉好,保持先进人民爱……"走进黔西南自治州义龙新区顶效镇楼纳村,婉转悠扬的布依族山歌在村里的民族文化广场上空飘荡。楼纳村村民自发编排的民族歌舞,唱出了楼纳的新发展新变化、表达了布依族群众对活动的衷心拥护和赞叹。楼纳村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东岸,全村共1339户5288人,布依族人口占76.3%,是典型的  相似文献   

8.
最近去了一次贵州省。 这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贫困县人口较多的省。历史上人称它“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现在也还有38个贫困县。 我们是为了实施扶贫行动去的。 然而,我们在贵州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 在惠水县甲烈乡,我们来到一个布依族和苗族聚居  相似文献   

9.
正册亨县狠抓政治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打造平安册亨和省级文明县城,大力弘扬布依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融合发展。册亨县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81%,其中布依族人口占76%,是全国布依族人口最多的县份,有"中华布依第一县"美誉。近年来,册亨县狠抓政治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打  相似文献   

10.
正"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八音坐弹,盛传于南盘江布依族地区,在200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声音活化石""盘江奇葩"等系列美名。据史料记载,八音早在唐宋时期就流传于南北盘江的贵州兴义、安龙、册亨、望谟等布依族聚居区一带。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平南乐》中称:"广西诸郡,多能合乐,城郭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弟子,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堪  相似文献   

11.
正大暑时节炎炎日,正是香蕉收获时。走进册亨县岩架镇,北盘江两岸茂密的香蕉林映入眼帘,香蕉的香甜味飘散在青山绿水间。岩架镇地处地热河谷地带,是一个布依族人口聚居的小镇。该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2015年通过考察、对比、试种,选择发展独具特色的"糯米蕉"为主导产业,沿北盘江-洛凡河一带的洛王、洛达、挂榜等8个村,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区域规模种植,两三年间种植3.8万亩,形成了特色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正六枝特区郎岱镇花脚村通过连片种植猕猴桃、打造温泉度假区、建布依族特色景区,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给群众带来红火的好日子。通过连片种植猕猴桃,全村除民政兜底外的53户贫困户222人全部脱贫。打造温泉度假区,建布依族特色景区,要让全村800户3364人都尝到生态的"清甜"味道。在六枝特区郎岱镇花脚村,红火的"绿"经济,  相似文献   

13.
<正>聚居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东北部的三穗寨头,素有"千里苗疆门户、千户苗寨"之称,《咸同军事史》中记叙"寨头者,苗疆之门户也"。寨头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特别是那民间  相似文献   

14.
何志 《理论与当代》2014,(10):37-38
正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布依族形成了自己的语系,但没有形成系统的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创立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国际音标音文字——布依文,并在一些布依族地区试点推行,后经1981年、1985年两次修订,终于形成了独立完善的布依族文字,并在贵州布依族地区广泛推行"双语"教学。这是现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贞丰、册亨、望谟、普安等地布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农历三月,正是农业春耕生产即将开始,春旱现象较为严重,蚊蝇害虫正在萌动,防范火灾事故的重要时节。在传统观念中,为了使全寨人达到"禳灾祈福、寨子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目的,祖祖辈辈生活在南北盘江畔的布依族人民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  相似文献   

16.
怀化地处湖南西部,自古有"湘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怀化成为驻军大市、兵源大市。由于怀化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加之经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弘扬布依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一)布依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布依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把和谐文明、公平正义、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等内在的道德观念融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文明交往和道德生活中,并细化为点点滴滴的具体行为。在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二)弘扬布依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深厚的基础作用布依族是一个性情和善、尊老爱  相似文献   

18.
侗族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湘、贵、滇一带的丛林中。侗族在我省主要聚居在怀化的通道、新晃、芷江、靖州等县,共有人口 74 9万余人。早在秦汉时期,在今侗族居住的地方就有"武陵蛮"及"百越之族"存在。大约在唐宋时期,已有"侗族"之称出现。   侗族人勤劳勇敢富有智慧,其祖先胼胝耕耘,变山野为良田,变荒坡为沃土,造就了后人休养生息的良好环境。那里碧水环绕,青山叠翠,既有林木葱郁的山岭,也有稻香四溢的平坝。我国水稻的最早栽培者就是侗族的祖先--越人。侗寨里遍布鳞次栉比的干栏式民居,巍然屹立的鼓楼,造型…  相似文献   

19.
《党员干部之友》2012,(11):46-47
孟姜女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孟"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辞海》载:"孟姜,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妻。姜姓,字孟。后人将杞梁说成秦朝人,称‘范杞梁’,并演变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俞伯牙"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家喻户晓,俞伯牙姓什么?姓伯。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高注: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少善听音,故曰以为世无足为鼓琴也。"王昕《漫说"三言""二拍"》:"‘伯’是姓,‘牙’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6,(28):2-3
正镇宁自治县高荡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高荡古寨较好地保存了特色鲜明的布依族第三土语区文化风貌,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及农耕文化保留及传承较为完整,被人们称为"千年布依古寨"。2013年,高荡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贵州省,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